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实施意见.doc_第1页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实施意见.doc_第2页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实施意见.doc_第3页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实施意见.doc_第4页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实施意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实施意见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我县的少数民族工作,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根据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意见。第二条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禁止民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损害民族关系的行为。第三条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全县少数民族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少数民族工作。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应当依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做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工作。禁止在出版物、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制品、文艺演出中,以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第五条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聘用工作人员,厂矿、企业招工,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聘用少数民族公民,不得以生活习俗等理由拒绝录用、聘用少数民族公民。第六条依法保护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婚姻。对符合结婚条件、自愿结婚的,婚姻登记机关应方便他们结婚登记。公安部门对以介绍婚姻为名,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坚决予以打击。第七条对已登记结婚的无户籍人员,有关乡镇政府和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与少数民族公民原居住地的户籍管理机关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落户问题。第八条对婚嫁、经商、工作调动等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少数民族公民,有关部门、单位应按规定及时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并在生活、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第九条对夫妇双方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家庭,其子女有随父、随母姓和民族成份的自由选择权。(一)新生子女申报户口的,由夫妇双方决定民族成份;(二)对要求更改民族成份的,在未满18周岁前,由父母双方商定;满18周岁的,由子女本人决定。其办理程序为:先由父母双方或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报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审核同意,再到公安部门更改。年满20周岁后不再更改民族成份。第十条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小学、初中学生免交课本、作业本费和住校费,高中学生减半收取学杂费,减用由县教育局在县财政安排的助学金中解决。学校在每年8月底前将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名册、清单报县教育局审核后,由县教育局将所需经费按实划拨给各有关学校。对初中升高中的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加5分优惠。第十一条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家庭发展经济,鼓励少数民族家庭勤劳致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一)少数民族家庭从边远山村下山脱贫,符合下山移民条件的应优先安排,属于“三不通”(不通路、不通电、不通广播电视)之一村的,可以享受整村移民每人5000元的下山移民补助。(二)少数民族公民创办个体工商户的,减免登记费,有关部门在办证、贷款、税收、用地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三)对少数民族家庭发展效益农业、规模养殖的按照有关产业政策优先扶持。第十二条关心少数民族公民的身心健康。对少数民族公民到县内公立医院就医的免交挂号费,住院治疗给家庭造成经济困难的,给予一定的住院费用补助,具体补助标准按县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执行。第十三条关心少数民族公民疾苦,保障少数民族公民的基本生活。对少数民族贫困户,各乡镇政府、各部门在安排低保、救灾、救济、扶贫结对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第十四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和民族感情。对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公民,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尊重,并做好殡葬服务和管理工作。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第十五条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参加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活动,有关单位要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假期,并照发工资。第十六条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和本实施意见有关规定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依法作出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七条本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我县的少数民族工作,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根据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意见。第二条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禁止民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损害民族关系的行为。第三条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全县少数民族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少数民族工作。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应当依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做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工作。禁止在出版物、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制品、文艺演出中,以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第五条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聘用工作人员,厂矿、企业招工,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聘用少数民族公民,不得以生活习俗等理由拒绝录用、聘用少数民族公民。第六条依法保护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婚姻。对符合结婚条件、自愿结婚的,婚姻登记机关应方便他们结婚登记。公安部门对以介绍婚姻为名,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坚决予以打击。第七条对已登记结婚的无户籍人员,有关乡镇政府和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与少数民族公民原居住地的户籍管理机关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落户问题。第八条对婚嫁、经商、工作调动等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少数民族公民,有关部门、单位应按规定及时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并在生活、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第九条对夫妇双方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家庭,其子女有随父、随母姓和民族成份的自由选择权。(一)新生子女申报户口的,由夫妇双方决定民族成份;(二)对要求更改民族成份的,在未满18周岁前,由父母双方商定;满18周岁的,由子女本人决定。其办理程序为:先由父母双方或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报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审核同意,再到公安部门更改。年满20周岁后不再更改民族成份。第十条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小学、初中学生免交课本、作业本费和住校费,高中学生减半收取学杂费,减用由县教育局在县财政安排的助学金中解决。学校在每年8月底前将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名册、清单报县教育局审核后,由县教育局将所需经费按实划拨给各有关学校。对初中升高中的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加5分优惠。第十一条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家庭发展经济,鼓励少数民族家庭勤劳致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一)少数民族家庭从边远山村下山脱贫,符合下山移民条件的应优先安排,属于“三不通”(不通路、不通电、不通广播电视)之一村的,可以享受整村移民每人5000元的下山移民补助。(二)少数民族公民创办个体工商户的,减免登记费,有关部门在办证、贷款、税收、用地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三)对少数民族家庭发展效益农业、规模养殖的按照有关产业政策优先扶持。第十二条关心少数民族公民的身心健康。对少数民族公民到县内公立医院就医的免交挂号费,住院治疗给家庭造成经济困难的,给予一定的住院费用补助,具体补助标准按县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执行。第十三条关心少数民族公民疾苦,保障少数民族公民的基本生活。对少数民族贫困户,各乡镇政府、各部门在安排低保、救灾、救济、扶贫结对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第十四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和民族感情。对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公民,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尊重,并做好殡葬服务和管理工作。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第十五条少数民族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