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10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案例 莲山课 件 k 10 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见本章教学建议第 3 节) 教学思想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大气压的知识感到抽象难懂。本案例设计了一系列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惊讶之余,引起思考,通过分析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在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启迪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见本章教学建议第 3 节) 教学器材 学生活动器材:玻璃管、滴管、两支试管(一大一小)、两个强力钩(橡皮碗)、集气瓶和硬纸片以及烧杯、毛巾等。 教师演示器材:马德堡半球、抽气机、托里拆利演示器、洗耳球、长玻璃管、烧杯(内盛红墨水)、移液管、滴管、两支试管(一大一小)、两个强力钩(橡皮碗)、抽气筒、集气瓶和硬纸片以及烧杯、毛巾等。 教学过程 2 / 15 一、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个饮料瓶,用手将饮料瓶捏扁。 教师: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饮料瓶变扁? 学生用抽气筒将饮料瓶中 的空气抽出,伴随着 “ 咔咔 ” 的响声,瓶子扁了。 教师:是 “ 谁 ” 把瓶子压扁的? 学生:外面的空气。 学生:大气。 教师:说得好!是瓶子外面的空气把瓶子压扁了。大气对物体的压强简称大气压。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关于大气压,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大气压是怎样产生的?大气压有多大?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 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介绍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地球周围有一层大气,就是我 们通常所说的空气,大气有质量和重力,大气有密度,大气可流动,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我们就生活在大气 “ 海洋 ” 的最底部。因为大气也受重力作用,所以浸在大气中的物体同样会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强,我们把浸在大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 大气压 ” 。 3 / 15 1.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介绍学生桌面上摆放的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滴管、两支试管(一大一小)、两个强力钩(橡皮碗)、集气瓶和硬纸片以及烧杯、毛巾等。 让学生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一起观察讨论, 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再完成实验。 小组边做边摸索,找出多种方案后,相互交流和帮助,教师及时辅导点拨。 教师对课堂调控时要注意: 倾听各组讨论情况, 及时对各组的配合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矫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 小组汇报:学生边演示,边观察描述现象;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小组甲:把集气瓶倒满水,然后盖上硬纸片,倒过来,硬纸片不会掉下来。 教师:谁托住了水和纸片? 学生:大气压。 学生:水和纸片受重力作用,本该掉下来,但没有掉落,说明硬纸 片还受到向上托的力。因为纸片下方接触的只有空气,所以我认为是大气压托住了它。 教师:改变杯口方向,大气压依然能托住纸片,这说明什么? 学生: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小组乙:把两个橡皮碗紧压在一起(或把橡皮碗紧压在墙壁4 / 15 瓷砖上),很难拉开。 教师:为什么要 “ 压紧 ” ,即为什么要将橡皮碗内的空气尽量排出? 学生:残留空气过多,吸不住。 学生:两面都有空气,两面都有压强,内外的压力 “ 抵消 ” 。 学生:清除一侧空气, “ 去掉 ” 一侧气压,另一侧大气压才能 显示出作用效果。 小组丙:将玻璃管下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指按住玻璃管上端,将玻璃管移出水面后,水不掉下来。 小组丁:把试管灌满水后倒插入水中,水不落下来。把试管往上提,只要试管口不离开水面,试管中的水总是满的。 教师:同学们做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把两个铁制的半球对合在一起,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来,先请两位力气大一些的男同学来拉,再把阀门打开,请两位力气小的女同学来拉。 结果这两位男同学用尽力气,也没有把两个半 球拉开,而打开阀门后,两位女同学很轻松地就将两个半球拉开。 教师:这样的实验很早就有人做了(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 马德堡半球实验 ” 的内容)。 教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怎样才能知道大气压的大小? 5 / 15 学生: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大气压很大;如果知道拉力的大小,就能算出大气压的大小 2.怎样测量大气压 教师:我们通过实验已经感受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知道大气压是非常大的,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大气压有多大呢? 让学生利用吸盘式衣 钩、注射器、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器材,类比马德堡半球实验,设计实验估测大气压,并动手做一做。 教师巡视时可参与学生的交流,视学生讨论的情况适时点拨,使学生设计出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方案,例如: 教师:要计算大气对注射器活塞的压强 p,需要测出什么? 学生:需要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和活塞的面积。 教师:怎样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和活塞的面积? 学生:把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排出管中的空气,用橡皮套封住针口。在活塞上系根绳,用弹簧测力计拉,记下活塞刚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就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学生:这样测不准。你发现活塞被拉开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经变了。可以在活塞上挂钩码,活塞掉下来时,钩码重多少,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就是多少。 学生:活塞的受力面是圆形,测出周长,就能算出面积。 学生:测出直径也可以算出圆底的面积。 学生:注射器上有刻度,读出它的容积,测出有刻度部分的6 / 15 长度,就可以算出活塞的面积。 学生利用利用注射器、钩码;或吸盘式衣钩、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估测出大气压的值。 教师:同学们很聪 明,利用简易的器材就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呢? 演示实验:出示一个长滴管,将长滴管下端放进红墨水中,先轻轻挤压滴管的胶囊,再用力挤压,让学生观察液柱上升的情况。 教师:液柱为什么会上升呢?假如玻璃管是足够长的,液柱会一直上升吗?由此你能想到一种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吗? 学生:当用力把玻璃管里面的空气挤出来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使液柱上升;若把玻璃管内的空气全部排除,当玻璃管内水柱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水就不再上升了,而且保持一定高度。测算出这段水柱的压 强,其大小就等于大气压强。 教师:这个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由于水的密度过小,要求玻璃管的长度很大,所以,科学家们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 水银来做实验。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用多媒体播放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如何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呢? 7 / 15 学生:测量出水银柱的高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就能算出大气压的大小。 让学生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大气压。 教师:通常人们把 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称作一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 1atm。 1atm=105Pa 。 教师:大气压作用在一个人手掌上的压力约为 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为 50kg 的人站在你手掌上产生的压力。这么大的压力,我们为何感觉不到呢?这是因为人体内也存在压强,内外压力相互平衡;另外,人长期生活在大气中,已经适应这种环境了。 教师出示金属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让学生读出教室里的气压值,并与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对比。 教师: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吗?大气压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断 红军爬雪 山的情景:茫茫雪山上,狂风卷着雪花。山高路远,气压又低,战士们呼吸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着,相互搀扶着前进 炊事员支起铁锅,用那少得可怜的粮食和雪水做出 “ 煮不熟 ” 的饭 恶劣的天气,饥寒交迫,一些战士牺牲了 教师:看了影片,你想到什么?影片中哪些情景与大气压有关? 8 / 15 学生: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学生:我们要学习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难好好学习。 学生: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高山上做饭为什么 “ 煮 不熟 ” ?怎样才能把饭煮熟? 让学生阅读自学课本内容 “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 ,举例说明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多媒体展示下列内容: 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稀薄,气压减小。 大气压的大小与天气有关:气压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在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在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高山反应 初次进入高原,空气稀薄,吸进来的空气 中含氧量减少,造成缺氧,加之气压较低,使人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生活用品和大气压:吸尘器等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食品、物品的真空包装,既可节省空间,还可防霉、9 / 15 防蛀、防菌、防潮等。 宇航服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为什么高山上用普通的锅很难将饭烧熟?这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演示实验:用烧瓶、注射器、酒精灯等进行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结论:液体沸点与气压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 三、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我们做了哪些实验?请你用图形勾画出、或者用语言概括出这节课的所学所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触?你还有什么疑惑?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布置作业 1.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2.阅读材料:离心式水泵和活塞式抽水机。 3.请你想像一下: “ 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会发生哪些情况? ”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短文,并与同学交流。 大气压本来是看不见的,这里变形的瓶子和 “ 咔咔 ” 的声10 / 15 音,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受,并激发学生思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来。 借助多媒体介绍大气层,并类比液体压强说明大气压形成的原因,学生易于理解。 教师事先把实验器材全部摆在学生的实验桌上,学生不是按老师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而是自主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喜欢展现自己聪明才智的心理特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发思维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边11 / 15 演示边讲解,大家既学会了知识,又加强了印象,学生还能获得一种 “ 成功感 ” 。 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或亲身体验,感知 “ 大气压是很大的 ”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提示学生类比马德堡半球实验设计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路,以避免学生茫然无措。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点拨者,是参谋和助手。 12 / 15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硬性 “ 给出 ” 托里拆利实验,学生难以理解。这里通过 “ 长滴管吸水 ” 这样一个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循序渐进得出托里拆利测大气压的方法,学生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能体验到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 出师表课件笔记
- 企业安全培训课程内容课件
- 2025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合同专用条件模板样本
- 2025公寓房屋买卖合同范文
- 2025年三维打印设备购销合同
- 2025医院临时工劳动合同书
- 2025【合同范本】简易个人房屋转售合同
- 冰的秘密课件
- 版权溯源技术优化-洞察及研究
- 邮储银行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集及参考答案
- 投标部奖罚管理办法
- 补充耕地后期管护方案(3篇)
- 设备设施运行台账教学幻灯片
- 健康四大基石科普讲座
- 护士培训班自我介绍
- 2025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测试题和答案
- 音乐人工智能应用-洞察阐释
- 2026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1600个必背词汇 话题记忆+默写本
- 2025年华电煤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小流域治理工程监理工作报告小流域治理监理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