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引种与生物入侵探讨.doc_第1页
园林植物引种与生物入侵探讨.doc_第2页
园林植物引种与生物入侵探讨.doc_第3页
园林植物引种与生物入侵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植物引种与生物入侵探讨 摘要:目前,在园林植物引种过程中,由于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植物材料交流相当频繁,城市绿化植物引种已经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之一。绿化植物引种所带来的入侵生物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植物材料可能携带的危险性昆虫和微生物等。 关键词:园林植物;引种;生物入侵 由于生物入侵种通常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遗传多样性高、抗逆性强、生态位广等生物学特征。在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超过一半的种类是由于人为引种造成的。本文从研究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入手,并对生物入侵如何防治进行了探讨。 1园林植物引种的原则 1.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生长良好。城镇绿化中要合理引进一些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木品种,是扩大树源增加树木品种的重要途径。在树木品种的选择中,以乡土树种为主,大量引入外地树木品种,才能更好地筛选出优良的园林树木品种来。 1.2植物引种配置的多样性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使用的植物种类只有300400种,有的甚至更少。植物种类的单一,造成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我国选用的植物材料色彩十分单一,几乎清一色是绿色,缺乏色彩的多样性,使人视觉感到十分乏味。植物的功能是园林绿化中必须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方面。园林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因此,绿化也应该立体、多层次。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乔、灌、草的综合利用,并同时结合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利用。 1.3注重植物配置中树种的选择 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在园林树种的选择中,应以落叶乔木作为主体,占有优势。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适量地选择落叶灌木和常绿灌木十分重要,因为灌木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起到增加绿化层次和美化、彩化作用。以速生树种为主,实行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在不同的园林绿地中,有必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 2关于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的渠道包括以下3种:第一,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第二,无意引进。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美国白蛾的入侵就属于此类。第三,有意引进。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但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 3如何防止在园林植物引种时的生物入侵 3.1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应成立包括检疫、环保、海洋、农业、林业、贸易、科研机构等各部门在内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全面综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在外来物种引进之前,应由农业或林业或海洋管理部门会同科研机构进行引进风险评估,由环保部门作出环境评价,再由检疫部门进行严格的口岸把关,多方协调行动,共同高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3.2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工作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 3.3建立跟踪监测制度 首先应建立引进物种的档案分类制度,对其进入我国的时间、地点都作详细登记;其次应定期对其生长繁殖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其生存发展动态,建立对外来物种的跟踪监测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 3.4建立综合治理制度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4結语 总之,在园林植物引种中,不同生态系统不同物种的引进给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