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对课堂教学中几对关系的再认识 判断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以前的评价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教师讲得如何。现在的评价多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得怎样 . 正确理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判断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以前的评价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教师讲得如何。现在的评价多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得怎样。当前,有种讲法,认为课堂上老师讲得越少,就越能体现其主导作用,学生活动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其主体地位。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双方的,谁是主体,谁是客体, 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来判断。如果是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况且,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有人把学生的作用说成是主动作用倒比较切合实际。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作用发挥得好,就是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的成功。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体现,绝对不是以活动量的多少来衡量。现在提倡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讲授不是矛盾的,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不要把讲授和探究对立起来。课堂教学应摈弃灌输和填鸭式的老办法,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2 / 6 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确重要,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方法指导、技能训练的作用也不能低估。教法对学法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生学习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要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反馈。教法得当,不仅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教法领悟到学法,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生,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效果差别很大,这就体现出“导”的功夫。叶圣陶先生的著名观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强调的是“教”字。 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关键。一部交响乐,演奏者的技艺再高,如果没有指挥家的指挥、协调,不能成为一曲和谐完美的乐章。 正确对待传统教学与改革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要扬弃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如何看待传统教学,又如何去构建新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首先,要真正搞清楚哪些过时的东西该废除,哪些合理的东西该继承,不要一提改革就言必废除传统。好的传统不仅不能废除,还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两 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和“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是够传统了,但这方法和原则3 / 6 不仅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还是适用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启发式不等于提问式,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不能把废除注入式理解为老师不讲,也不能把师生的互动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不等于发挥了学生主动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于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勉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让学生乐学,效果肯定事半功倍。教学工作的 现代化,不应当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只能是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教改工作中,我们应辩证地思考,不要走向极端。 授之以渔不能替代授之以鱼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正经历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根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和主动的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要达此目的,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要“授之以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的话在今天新课程的理念看来当然不是太全面,4 / 6 但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做人、解答疑惑的责任还是应该尽到的。在课堂上必须讲授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不讲那是失职。教师是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民族文化薪火的传递 者。这种传播和传递的作用不是光靠教给方法和技能就能全部体现的。光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完美无缺,学生的活动热热闹闹,而缺少对教材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分析;过于强调“怎样教”,而忽视了“教什么”,重形式而轻内容,这是一种花哨的浮躁教风。我们认为,教给学生知识和教给方法、技能同等重要。一个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关系,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教师当然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但也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怎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者 和促进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将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探究创新能力统一起来。学生最想得到的是智慧的帮助,而不是单纯技巧的指点。 运用模式不能模式化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诚然,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有作用的。但是,如何对待模式,又如何去操作和运用好教学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被称为“南钱北魏”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和5 / 6 魏书生,他们各有各的教学模式,各有各的风格, 但殊途同归,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前一阵子,某校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点成绩。后来,经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各地取经者、学习者纷至沓来,致使该校门庭若市,接待不暇,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竟下发文件号召各地进行学习模仿。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该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摸索出提高教学效果的路子,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这种模式在他们那儿是有效果的,也可能是成功的,但是不等于他们的这种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特别是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怎么能用统一模式来框着呢?如果不分学科,不看内容,不 看教学对象去刻意模仿,亦步亦趋,一成不变地全面盘照搬,那就失去了教学模式应有的价值。当然,教学不能没有规矩、没有章法,要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但不能是固定的模式。什么叫模式,现代汉语词曲是这样解释的: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所谓标准,是本身合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我们要是都把人家的所谓模式照搬套用,那就成为模式化教学了。俄国十月革命是以城市暴动获得成功,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取得革命的胜利,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结果一致,方式不同。中国为什么要借鉴苏联模式,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现 状与沙俄统治的社会有相似之处,但借鉴他们经验的同时又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6 / 6 这就告诉我们,借鉴、运用模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上的这个“实际”,就是指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生。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科教学都有它特定的内容、方法和活动的方式,即使同一门学科,因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能一模一样。教师千万不能成为教学的机械重复者,不能把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变成简单的模仿。只有不断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籍测量员技能鉴定高级面试重点题
- 2025年环保安全生态保护题集答案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预测题
- 2025年美容美发技能大师挑战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学家专业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处理
- 2025年建筑师注册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钢结构工程安全监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治理工程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财务分析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海鲜活动促销活动方案
- 管线施工协调管理方案及措施
-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模型-洞察阐释
- 10万吨年硫铁矿烧渣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至2030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报告
- 认证认可 培训 课件
- 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
- 设备开停机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水利信息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数字证据取证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