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oc_第1页
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oc_第2页
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oc_第3页
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oc_第4页
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常州213147) 摘要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对江苏省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进行分类,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常州市 TU982.29A1674-7909(xx)25-24-2 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工作,将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1常州市传统村落概况 江苏省常州市传统村落众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据不完全统计,常州市现存20余个传统村落,其中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焦溪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杨桥村、沙涨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焦溪村、杨桥村。 武进区拥有焦溪村、杨桥村、魏村、寨桥村、余巷村、塘桥村、鸣凰村、小河村、万绥村、夏溪村、马杭上店村、漕桥村、芙蓉双庙村、戴溪村和马鞍村等,金坛区拥有东浦村、儒林鲁墅八卦村,溧阳市拥有浪圩古村、沙涨村、深溪岕村、鸡鸣村等。 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要素包含广泛,既指传统村落的自然风光、民居建筑、山川河流、村庄布局等,还包含人文环境要素,如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常州市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较好,因为地处江南水乡,所以,大多数传统村落都位于河流附近,如焦溪村的舜河,杨桥村三面环水,东接太湖、西连滆湖,与宜兴一河之隔。人文环境方面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杨桥庙会、东浦村指前鱼灯与丝弦锣鼓、万绥猴灯、焦溪扣肉等。 2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 常州市于xx年出台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把杨桥村、魏村、焦溪村、夏溪村、寨桥村、余巷村、塘桥村和鸣凰村等列入保护性规划中。xx年1月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明确保护名录包括焦溪等历史文化名村、杨桥等中国传统村落。对于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也有一些被列入了文保单位或者历史建筑,如市级文保单位有焦溪村的青龙桥、咸安桥、中市桥和三元桥,杨桥村的丁家塘丁宅、百岁庄、牧斋院、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南杨桥和太平桥等。 尽管一些传统村落因为成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而得到了有效保护,但是,其他尚未成为各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传统村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有的传统村落只是文保单位得到了保护,对于传统村落整体环境保护却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甚至出现了破坏传统村落的现象。 针对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笔者在一些传统村落进行了调研,通过对一些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这些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共性和个性,探寻影响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及发展的因素。 魏村地处长江沿岸,村落紧邻德胜河,已有500多年历史,市级文保单位1处魏村渡江桥,市级历史建筑7处魏村中药店、魏村邮局、魏村照相馆、魏村理发店、福兴园饭店、魏村书场和张宅。魏村整体村落布局保存完好,街巷空间以十字形为主,建筑风格以清朝、民国时期为主,民居建筑以一两层建筑为主,多是前店后坊、上宅下铺的面貌,大部分建筑保存原有的风貌,装饰风格采用砖雕、木雕手法,独具地方特色。魏村老街以青石铺路,但由于岁月久远,道路上的石板磨损严重,有的路段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亟需修理。 武进区马杭上店村老街以上店桥为中心,由南、北两部分组成,上店老街包括上店桥、恽南田故居、恽逸安故居等一些清式建筑。老街东侧有市级文保单位胥城遗址,街巷空间是沿着兴隆河两侧分布。尽管一些古建筑被列入文保单位,但处于无人看护状态,因此很容易被破坏,如恽南田故居大门两侧原来立有2块牌坊柱,柱高4.8m,底座成正方形,其边长为0.6m,与大门墙面连在一起,起到加固房屋的作用。但是,由于看护不力,石牌坊柱于xx年6月被盗,至今尚未找回。 3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发展模式 3.1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原则 3.1.1保护优先原则。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应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坚持传统村落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去破坏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不对村落进行大拆大建,对一些文物建筑要实行重点保护,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原貌,将村民留住,让村落民俗文化得到保护,从而保护村落的人文环境1。 3.1.2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将村落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性规划,建立传统村落档案,通过各种措施激发传统村落的发展活力,加大传统村落自然资源环境和人文资源环境的保护,以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发展。 3.1.3生态保护原则。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是当前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包含文化生态环境。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村落形态、街巷空间、文物古迹、民居建筑等以及文化生态环境的乡村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土民俗等,促进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2。 3.2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发展模式 3.2.1强化监督,加强领导,切实加强常州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加强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扎实有效推进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一是成立常州市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提高对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促进传统村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整体推进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维护居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坚决打击破坏传统村落环境的行为,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保护传统村落环境,发挥民众的参与作用,加强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监督工作,营造全员参与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3.2.2加大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并开发手机APP和常州市传统村落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常州市传统村落,在市政府网站开辟常州市传统村落宣传版块,定期举办一些公益性讲座或专题报告会,组织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大力宣传传统村落文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举行传统村落民俗文化节,将一些民间文化如杨桥庙会、东浦村指前鱼灯与丝弦锣鼓、万绥猴灯、焦溪扣肉等向公众进行展示,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让公众参与进来,让其认识到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增强民众的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生态文化保护的自信心,延续传统村落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 3.2.3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保护传统村落的人文环境。加大对传统村落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护传统村落的村落布局、自然景观,对一些已成为文保单位的建筑要重点予以保护,定期进行检查修缮,在修缮过程中不破坏原有的形状,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对一些尚未成为文保单位的建筑,要采取分类保护原则,对一些价值高的要进行修缮管理,恢复其原貌;对一些影响村落原始风貌的现代建筑,要予以拆除,不让其影响传统村落原始风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要素,如古桥、古井、古树等,应保持原汁原味3。 人文环境方面,要保护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民间歌舞、民俗文化、传说轶事等,延续传统村落文脉,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结合各村传统民俗、人文典故,保护性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凸显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色。 3.2.4加大传统村落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争取中央的财政支持,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