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 2016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莲 山课件 m 2016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8.广玉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 12 个生字,其中 4 个只识不写,理解 “ 孕育 ” 、 “ 渗透 ” 、 “ 衬托 ” 、 “ 生生不息 ” 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 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 2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 12 个生字,其中 4 个只识不写,理解 “ 孕育 ” 、 “ 渗透 ” 、 “ 衬托 ” 、 “ 生生不息 ” 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 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板书 10 广玉兰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自学情况。( 1)生字词。( 2)读书,纠错。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 起什么3 / 28 作用。 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观察路边的广玉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 1)学习第二小节。 (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4 / 28 (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 ( 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 2)你觉得 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 4)指导感情朗读。 (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 4、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5 / 28 说吗? 四:作业。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背诵课文。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 堂课,我们学习了第 10 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6 / 28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19.夹竹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 “ 奇妙有趣 ” 和花期之长 “ 韧性可贵 ” 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 (ji)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 “ 夹竹桃 ” 。请注意这里的 “ 夹 ” 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 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7 / 28 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 17 课。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 昨天,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 花 ” 。(板书:花)( “ 花 ” 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 “ 花 ” 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 2、 4、 5 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 8 / 28 6、过渡:咱们六( 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 ,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 2 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 “ ” 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 火;白色 雪;不相容 融洽。(俗话说 “ 水火不相容 ” 。)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 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 “ 诸葛亮 ” 出主意)。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 3、 4 自然段: 1、过渡:第 2 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 4 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 4 自然段。 9 / 28 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 “ ” 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 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 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 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 ( 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 “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 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 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 3 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百 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 “ 离题 ” 的内容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10 / 28 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 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板书设计: 17、夹竹桃 花色 奇妙有趣 花期 韧性可贵 花影 ? 20.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 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11 / 28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习惯养成: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自学古诗、背诵古诗文的的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作者,自学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 正确感知诗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 12 / 28 1、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古诗?(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 2、简介作者。 于谦 (1398-1457),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字廷益 ,号节庵。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抗清英雄张苍水、抗金英雄岳飞并称西湖三杰。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王冕( -),字元章,一字元肃,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经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经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职,晚年还以梅花显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说: “ 野梅开花尚古色。 ” (归来)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 “ 竹斋 ” ,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他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 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 指名读,指导节奏。 石灰吟 墨梅 于谦 王冕 13 / 28 千锤 /万击 /出深山, 吾家 /洗砚 /池头树, 烈火 /焚烧 /若等闲。 朵朵 /花开 /淡墨痕。 粉骨 /碎身 /全不怕, 不要 /人夸 /颜色好, 要留 /清白 /在人间。 只要 /清气 /满乾坤。 正音:焚,墨,乾。 三、精读感知石灰吟 1、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逐字逐句理解。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 锤:敲打。击:撞击。 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大山上采下来。烈火焚烧自己,却也只把它当作平常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 畏惧,还是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4、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这里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 5、指导朗读。 14 / 28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志向,应用赞美、高亢的语调朗读。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理解字词。 说说诗意。 看图想像。 朗读体会。 2、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帮助,老师可以以合作比较好的一组为模范,渗透性地进行全班指导。 3、师生讨论。 理解字词: 吾:我。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 指名说说诗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让人来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看图想像: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 朗读体会。 用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 15 / 28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五、作业超市: 1指导学生写字 锤焚这两个字要结合偏傍进行指导。 乾坤这两个字较为难写,注意左右的配合。 2试着选一首诗有感情地背给同桌听。 3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总结课文,了解写法。 教学重点:能较好的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式引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首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让学生谈点滴收获即可。) 2由上引入感知诗的意境。 二、深化感知、品味诗境 16 / 28 1同学们在我们的脑中有没有具有像石灰品质的这样人呢? 让学生充分谈出,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人是: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2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中再次感知石灰的这种高贵品质。 3那么你们感觉王冕手中的梅花又有什么好 的品质呢? 学生说优美纯洁也行,说美丽贞洁也可以。 三、指导背诵课文 1看图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2自由练读,练背诵。 四、总结课文 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A: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B:寄寓了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咏物诗,托物明志,借物为喻,寄托作者高洁、坚贞的情怀) 五、作业指导: 指导完成练 习册有关题目。 17 / 28 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 1)指名读。(读后评读) (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 (1398 1457)钱塘 (今浙江省杭州市 )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 12 岁时的作品。 ( 2)抓字眼,明诗意。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 烈火焚烧 ” 与 “ 若等闲 ” ,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8 / 28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 ,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 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 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19 / 28 (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 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石灰所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由 “ 千锤万击 ” 出深山,经历了 “ 烈火焚烧 ” ,已至 “ 粉骨碎身 ” 出毫无怨言,也无悲观之态,历经千般苦、万般难,终得 “ 正果 ” 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作者笔下的 “ 石灰 ” 有着不怕苦、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此时诗中已不单单是石灰的形象写照, 更是作者的人生追求 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让其高洁的情操永留世间。 “ 墨梅须具梅花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 现实中的王冕与其笔下梅花一样,傲立于严寒。作者借墨梅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状物而言情,托物而言志。作者们正是借石灰、墨梅寄20 / 28 托高洁、坚贞的情操。 习作 6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 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21 / 28 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 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 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22 / 28 第二课时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适时评点后,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同学们的调查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调查早餐情况的,有调查阅读情况的,有调查上网情况的等等。但其中一些同学的调查过于简单,或者直接出示了 百分比,或者所作调查与感受不相干,当然大部分学生还是真正进行了调查,起到了调查的实际意义。 练习 6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 “ 拟人化描写 ” 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23 / 28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 学第一部分 ( 1)自读诗歌,引导发现诗中所写的四季的特点。 ( 2)思考、讨论: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为什么能写得充满生机? ( 3)学生交流 ( 4)小结:抓住了四季各自最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 5)说说四季还有哪些特征。 ( 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 2)根据上一部分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学生仿写夏、秋、冬的句 子。 ( 3)学生交流、评议。 ( 4)鼓励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24 / 28 ( 1)导入: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同样,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 2)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 ( 3)鼓励学生说出并汇总这些成语。 ( 4)对上述成语进行分类。 ( 5)小结: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审题。 2、指导 ( 1)学生自由读诗歌,扫除文字障碍。 ( 2)教师范读。 ( 3)同桌讨论 :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 4)指名交流。 ( 5)归纳: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龙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这是诗人对热切期望为国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报告
- AI智能行业应用策划
- 纳米级表面形貌测量技术-洞察及研究
- 劳务公司临时用工合同范本4篇
- 防偷拍专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超疏水材料开发-洞察及研究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第3篇-洞察及研究
- 部门聚餐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赤魟病害防控-洞察及研究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电工技能训练(第6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泛光夜景照明亮化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输血科三基培训课件
- 小区监控维修方案
- 塑料成型工艺课件
- 《西餐烹调基础》 课件 第六章 基础汤、基础少司和配菜制作
- 孕产妇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 传奇类手游运营计划书
- 2024年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