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宋诗话和书画题跋看江西诗人徐俯的诗法.doc_第1页
从南宋诗话和书画题跋看江西诗人徐俯的诗法.doc_第2页
从南宋诗话和书画题跋看江西诗人徐俯的诗法.doc_第3页
从南宋诗话和书画题跋看江西诗人徐俯的诗法.doc_第4页
从南宋诗话和书画题跋看江西诗人徐俯的诗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南宋诗话和书画题跋看江西诗人徐俯的诗法 贺小敏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谢琼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图书馆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xx年东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南宋诗学与书画艺术的融合研究”(项目编号:N130323017)和xx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NBxx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徐俯是两宋之际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看到了江西诗作的流弊,主张诗歌讲究法度之外注重情韵,在诗法改革的理论指导下尝试诗歌创作的创新,写出了一些清雅流丽的诗句,取得了较高的诗歌成就。 关键词:诗话书画题跋江西诗派诗法 宋高宗在南渡以后崇尚并提倡元祐学术,特别推崇黄庭坚的诗歌,并因此爱屋及乌地重用黄庭坚的外甥徐俯,南宋士人作诗无不宗学江西诗派。更兼吕本中、韩驹等人寓居江西,学人风从,江南西路的诗歌创作声势浩大,于是江西诗风盛行,然而江西诗派的流弊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因此,以徐俯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诗人开始在诗法上对江西诗法加以改革和创新,写出了清雅流丽的诗歌。 一、徐俯以舅而贵,因诗而彰 徐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母亲是黄庭坚从姊,其父徐禧是黄庭坚的表兄。他七岁能诗,十三岁时曾以红梅诗受到苏轼的赞赏,少以修养与志节自期,曾对乃舅黄庭坚说:“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徐俯备受黄庭坚的看重,受到山谷先生很高的期许:“自东坡、秦少游、陈履常之死,常恐斯文之将坠,不意复得吾甥,真颓波之砥柱也。”他也因此幸运地得到了爱好黄庭坚诗文和书法的宋高宗赵构的特别提拔。绍兴二年(1132)春除右谏议大夫,次年拜翰林学士,旋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仕位显达。 在苏轼、黄庭坚等诗坛健将相继逝世之后,徐俯与洪炎、洪刍、潘淳在南昌,谢逸、谢兄弟与饶节、汪革等在临川,李彭、李彤兄弟在建昌(今江西永修)各自唱酬,这三个地方的江西诗人作诗声气相通,保持着密切联系和交流,俨然以徐俯为诗坛领袖。据张元干素养直诗帖跋尾记载:“(徐俯)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问句法于东湖先生徐师川,是时洪刍驹父,弟炎玉父,苏坚伯固子庠养直,潘淳子真,吕本中居仁,汪藻彦帐,向子諲伯恭为同社诗酒之乐。予既冠矣,亦获攘臂其间,大观庚寅、辛卯岁也。”这些人虽然并非都是江西人士,但都服膺山谷诗法,故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图,列举黄庭坚以下二十五人为其法嗣,而推举徐俯为诗坛首领。吕本中在作诗中曾赞曰:“江西人物胜,初未减前贤。公独为举首,人谁敢比肩。”可见徐俯是备受诗社众人所推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离不开其舅舅黄庭坚先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徐俯本人的改革努力和创新实践分不开的。 二、徐俯的诗法改革 青年时的徐俯受舅氏黄庭坚的诗风影响,但又不同于“三洪”(宋洪刍、洪朋、洪炎三位江西诗人)在学习山谷诗风时亦步亦趋,徐俯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吕本中在童蒙特训中的记载: 山谷尝谓诸洪,言“作诗不必多,如三百篇足矣。某平生诗甚多,意欲止留三百篇,余者不能认得”。诸洪皆以为然。徐师川独笑曰:“诗岂论多少,只要道尽眼前景致耳。”山谷回顾曰:“某所说止谓诸洪作诗太多,不能精致耳。” 在甥舅之间亲切的交谈中,徐俯的率性回答与三洪的“皆以为然”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们性格的差异,更见出徐俯的独具思力。徐俯作诗善学黄庭坚,虽然身列江西诗派之中,但是不满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名次。晚年更以山谷为外家,欲高自标立,曾经对身边的人说:“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我独知之濠上。”徐俯这种自成一家的想法,正是黄庭坚对后学“自成一家始逼真”的要求。 曾季狸艇斋诗话云:“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以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中的”即恰到好处,这就是徐俯所悟出的“作诗法门”: (汪彦章)问师川曰:“作诗法门当如何入。”师川答曰:“即此席间杯柈果蔬,使令以至,目力所及,皆诗也。君但以意剪裁之,驰骤约束,触类而长,皆当如人意,切不可闭门合目,作镌空妄实之想也。” 徐俯在这里所说的“即此席间杯柈果蔬,使令以至,目力所及,皆诗也”,即强调诗歌创作可以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借助身边的事物来触发诗思。之后,则应当“以意剪裁之,驰骤约束,触类而长,皆当如人意”,在诗歌的行文时接受诗人之“意”的统辖。徐俯又说:“为诗文常患意不属,或只得一句,语意便尽,欲足成一章,又恶其不相称。”“但知意不属,则学可进矣。凡注意诗文,或得一两句而止。若未有其次句,则不若且休养锐,以待新意。若尽力,须要相属。譬如力不敌而苦战,一败之后,意气沮矣。”这里的“意”,就是诗歌的新意,是诗人受到身边事物触发的意趣。诗人对景能赋,得意中的,以意剪裁,此乃徐俯的作诗法门。 徐俯论诗讲究法度,亦注重情韵。他曾答人问句法说:“人言春事已,我言未遽央。试向后湖去,菰叶如许长。”徐俯告诉学人,诗歌的句法不在诗句本身,而在能看见春事未遽央的诗人之眼,是诗思的触发和诗情的荡漾,如同春事在人们的眼中已经过去了,但是春天还没有结束,后湖的菰叶如许之长。这在江西诗派重法度的诗论中,显然是一种自省与反拨,无论章法如何稳妥、句法如何新奇,若没有诗心的发见和诗情的荡漾,也不过是押韵的散文。 三、徐俯的诗歌创新 徐俯在诗歌创作中非常注重情韵,如其题画诗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 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 可见,徐俯不仅欣赏王安石清丽工雅的诗歌,而且喜欢释祖可情韵悠长的诗歌。他还很推崇晚唐诗,尝说:“荆公诗多学唐人,然百首不如晚唐人一首。”又说:“韦苏州诗,人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他能够在别人称赞古淡的韦应物诗歌中看到其流丽,这是徐俯不同寻常之处。他认识到了师法杜甫和黄庭坚的江西诗派之流弊,反对学诗只师法一两位诗人,告诫后学:“近世人学诗,止于苏黄,又其上则有及老杜者,至六朝诗人,皆无人窥见。若学诗而不知有选诗,是大车无輗,小车无杌。”他将诗学取法的对象上溯到了文选,在意态自然的古诗中,拾取诗歌法度成型之前的情韵芬芳。 徐俯正是在这种诗学思想之道下,写出清雅流丽的诗歌,如戊午山间对雪: 雪中出去雪边行,屋上吹来屋下平。积得重重那许重,飞来片片又何轻。 檐间日暖重为雨,林下风吹再落晴。表里江山应更好,溪山已复不胜清。 其中“积得重重那许重,飞来片片又何轻”一联明显化用了黄庭坚诗歌中的咏雪之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然而,徐俯的诗句更贴近雪之神理,较之黄庭坚的诗句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体物微细、描摹新巧,字句清新、情韵流转,与江西诗体重、拙、硬、涩之风迥然不同。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字字推敲,有模仿黄庭坚的痕迹,但由于诗歌情感的丰满而又有余韵,因此虽出于锻炼,仍轻倩可喜。 徐俯善作清空自然、婉转流丽的绝句,如名作春日游湖上:“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风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描写春日在湖上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设色明丽,可谓对景能赋,颇具情韵。此诗在构图、遣词、用韵上都借鉴了黄庭坚的春近四绝句,但意境和语言显然要丰润自然一些。这些就是典型的既讲究法度又注重情韵的徐俯诗歌,然而徐俯晚年的诗作追求平易而流于粗率,诗律疏阔,有失思致,难怪宋高宗赵构称其“晚年学李白,稍放肆矣。” 综上所述,从南宋诗话和书画题跋等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两宋之际的徐俯看到了江西诗派的流弊,主张诗歌讲究法度之外,还应注重情韵,创作了许多清雅流丽的诗歌,尝试了诗法改革和诗作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诗歌成就。 参考文献 1(宋)周煇:清波杂志校注卷五,刘永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 2(宋)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xx 3(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王水照、熊海英:南宋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xx 6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6 7黄宝华:的写定与总集的刊行,文学遗产,1999(6) 8伍晓蔓:写作年代刍议,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xx(2) 9周裕锴:黄庭坚姻亲考,九江师专学报,1988(2) 10(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宋)黄庭坚:与徐甥师川,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xx 12(宋)黄庭坚:与徐师川书四首之二,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 13吕本中:徐师川挽诗三首之一,见东莱先生诗集卷一九,四部丛刊本 14(宋)吕本中:童蒙诗训,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四库全书第1039册 16(宋)吴聿:观林诗话,参见(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下册,卷二百四十二经籍六十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