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1认识空气的组成成分,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2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会区分常见的混合物与纯净物。,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到, 无孔不入变化多, 我们生命离不了。,猜谜语,打一自然现象,空气,你答对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 空气,同学们屏住呼吸,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小比拼,为什么坚持不到一两分钟就坚持不住了呢?,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小实验,怎样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空气的存在,1. 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2. 保鲜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3. 扇扇子有风。,新课导入,【想一想】,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1、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图2-2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拉瓦锡,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图2-2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与原理,消耗氧气,但不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是固体。消耗氧气,密闭容器气压减小,能随气压改变的装置 确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3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2)实验装置,事先加入的少量水有什么作用?,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容积的1/5。,(3)实验现象,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中?,足量的红磷燃烧后,耗尽了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燃烧停止后,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当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填补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4)实验原理,(5)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点燃,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点燃,(6)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1.在实验操作中,集气瓶中水面上升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为什么?,(1)红磷的量不足 (2)装置漏气 (3)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思考】,【思考】,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改进装置?,本实验成功的关键:,1装置的气密性要好,2红磷要足量,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的温度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特殊装置,【思考讨论】,通过这次实验和探究,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或结论? 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的体积组成,3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我总结,空气成分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百分体积要记清,切莫当成质量比; 还要注意防污染,环保意识要树立。,【例1】实验室里可用如下图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注射器内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实验时,用热水对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热水,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 )。 A向左移动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D,【典型例题】,【思考】,1.比较空气及其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它们都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它们是混合的物质还是纯净的物质?,2.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如何表示纯净物?,3.如何判定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4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空气、泥沙、矿泉水,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例如:O2、N2、CO2 、P、 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