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7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第七单元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较全面的整理和复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复习是学习之母。 ”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教学的知识,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从课本第 102 页 第 106 页。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通过相关题目,将本期所学知识分类梳理为 20 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认识图形三个方面;二是安排这三方面的相关练习题。 练习二十二第 1 8 题主要安排了数的认识的复习;第 92 / 37 11 题是复习计算;第 12 题是将简单分类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整合在一起复习;第 13 20 题则安排了数的大小比较,解决简单问题等较为综合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整理与复习的方法,感受整理复习的必要性。 2.能熟练地认、读、写 20 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3.能按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 4.能熟练地口算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不退位减法、 20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5.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经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解决涉及加或减关系的简单数学问题 。 6.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复习过程中,逐步积累对数的认识和 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难点: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建议 1.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3 / 37 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增强复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提倡对学生进行 “ 分层导学 ” ,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辅导,并共同提高。 2.复习认数 、认识图形时,先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相关的练习,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 3.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取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式,培养运算能力。 4.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 3 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 1 课时。 课题课时 20以内的数及 20以内的加减 法 1 认识图形及解决问题 1 总计 2 总复习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 102页 “ 总复习 ” ,练习二十二的第 111题,整理和复习 020 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4 / 37 教学提示 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复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及进一步巩固 “ 基数 ” 与 “ 序数 ” 的含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 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20以内的加法和 20以内的加减法。 3.让继续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感受 “ 学生文化 ” 。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20 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20以内的加法和 2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计算 20以内加减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 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等。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5 / 37 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讲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谁再讲一遍? 学生回答。 师: xxx同学的把这个故事讲得准确又完整,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法承上启下,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游戏导入法: 师:我们做个口算接龙的游戏好吗?从第一行开始,第一个算 1+1,第二个算前一个算式得数 +1,算到到 20后。游戏开始。 改变第二个加数计算。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烘托出热闹、有竞争性的学习气氛,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 谈话导入法: 师: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想一想在这个学期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师:我们这学期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 206 / 37 以内的数,第二个内容是 20 以内的加减法,第三个内容是认识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前两个内容:(板书) 20 以内的数和加减法。 复习 20以内的数 1.我们先来将 20以内的数数一遍。谁能倒数一遍? 一 起顺数,指名倒数。教师注意调控课堂,注意走神的学生。 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这些 20以内数的意义。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问: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指名说。 预设: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捆数、盒数、瓶数等。 3、复习数位。 教师:在这个数位表中,左边第一位是?第二位是?学生接答。 4、复习 10以内的数的组成。 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说数的组成。 5、复习基数和序数。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 102页第 2 题。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师生评议。 师:在这里出现的 1 和 12,是表示第 1 和第 12,是表示这一串 数的一个数的某一个位置。 7 / 37 小结: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唱个 “xx 歌吧 ” (或者讲个小故事也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只有十几分钟,所以适时的休息可以缓解他们的疲劳。这样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6、复习数的大小。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 103页第 1、 2、 5、 6 题。 第 1 题练习时,可通过第 2 幅图让学生说说 1 个十是多少,通过第 4 幅图让学生说说 14 的个位上的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是几等。 第二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比较多少。 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可让学生说说每 组数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 20以内的加减法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师出示课件,师生试做第一题。 先老师抽出卡片,让学生说出 4 到算式,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再进行组间交流,引导学生互评。 2、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口算第 2 题。 8 / 37 指名算的快又准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复习加法表和减法表。 课件出示加法表和减法表。 教师引导思考:表里面有哪些规律?小组议论,教师参与,并小结。 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 103 页的第 4 题,第 103 页第 9 题、第 10 题、第 11题。 第 4 题是一道较开放的题,可以选 3, 5, 8 这 3 个数写出 4个算式;也可以选 3, 8, 11这 3 个数写出 4 个算式。 第 9 题第 10题练习时,要提醒学生尽可能把每道题算正确,在正确的基础上可以对计算速度提出适当要求,但不宜过高。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告一段落,结束前让学生回忆复习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用 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复习成果。这样学生不但将学到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储入到 “ 知识库 ” ,而且培养了探究精9 / 37 神,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加了合作精神,促进反思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加强。 布置作业 课本第 104页第 7、 8、 11题。 答案: 第 7 题: 1415161718 第 8 题: 1963157 第 11 题:15-5=1015-6=915-7=815-8=715-9=68+3=118+4=128+5=138+6=148+7=158+8=168+9=178+10=18 板书设计 整 理与复习( 1) 几个第几个 51 计算时,要看清数字,写清数字,看清符号,算清得数。 教学反思 有人说,数学新课教学是 “ 画龙 ” ,而复习则是 “ 点睛 ” 。要真正上好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要想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 “ 炒冷饭 ” 、 “ 煮夹生饭 ” ,在分析反思中总结,从而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10 / 37 教学资料包(机动栏目,每个单元至少一个即可) 精彩教学片断 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 102 页的第 2 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 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 (2)我比 9 少 1,我是几 ? (3)我是 12和 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 (4)我是 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 (5)我比 18少 1,我是几 ? (6)我是由 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 (7)我是由 2 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地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提高复习效果。 教学资源 啤酒中的罗马数字 不论是在中 国啤酒标或是在外国啤酒标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组罗马数目字,它们一般印刷在啤酒标的边缘部位,用来注明啤酒的生产月份 罗马数字是距今 2500 多年前,从罗马共和到罗马帝国时代用来记数的符号,是由 26 个罗马字母,即拉丁字母中选出11 / 37 10个字母,每个字母表示一个数目如 表示 1、 表示 2、 表示 3、 表示 5、 X 表示 10、 L 表示 50、 c 表示 100、 D表示 500、 m 表示 1000这些都是整数,奇、零数就采用两个字母拼在一起,向左是减,向右是加如 4 写成 , 6 写成 , 9 写成 , 11 写成 ,只要记住 10 个常用整数和左减右加的拼 写方法,就能轻易识别这些数目,从而也就不难断明啤酒的保质期 由于罗马数目字比较繁琐,远不如阿拉伯数目字简明易记,所以罗马数目字的使用越来越少,从近年来的啤酒商标上就可以反映出罗马数目字的出现频率正在逐年下降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啤酒标上,这种古老的文字就看不到了,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们而去 古代中国数学 数学博士 -郑伟安 郑伟安,教授。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198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学位。 1981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进修。 1984年获法国国家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专于概率论,从事鞅论、随机微分几何、随机力学、对称马称科夫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12 / 37 生于 1952 年的郑伟安同千千万万同时代的人一样,初一刚上完,那段长达十年的特殊时期便开始了,于是早早地出了校门。如果不是身患哮喘,郑伟安将会投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那么他的命运也将截然不同。 赋闲在家,太多的时间不知该如何打发,郑伟安找到了最为经济的消磨时光的方式 读书。彼时,由于滞销,上海书店里的书籍都是以斤论价。尽管生性好玩,但在那样的特殊年代下,郑伟 安读书效率还不错,在几年时间里,不仅相继学完了初中、高中、大学的各种课程,还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等好几门外语。 1973 年,郑伟安被分配到上海市卢湾区瑞金街道房修队,成了一名木工。那时,他已经自学了大学工科前三年的全部课程。热衷于捣鼓无线电的郑伟安本想在这方面继续深造,但每月只有 18 元钱的工资,继续学习无线电对于他来说过于奢侈。几经权衡之后,他一头扎进了数学。 房修队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凭着一股韧劲儿,郑伟安在工作之余学完了大学数学系要求的全部科目。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他还有模有样地撰写了 “ 毕业论文 ” ,并将其通过堂哥交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程其襄手中,又无意间被当时师大数学系的教育革命组副组长郑启明看到。辗转之后,郑伟安终被华东师大数学系破格录取,成为该系文革后的第一个研究生。 13 / 37 一时间,大量媒体登门采访。顺理成章地,郑伟安出名了。 与此同时,他还被选为上海市科学大会代表,并于 1978 年受邀在上海科学大会上做大会发言。 “ 在会上,我说,我这样一个 小木匠 ,却想攀登科学高峰,于是 小木匠 成了要跟我一辈子的绰号。 ” 郑伟安回忆道。 媒体以极大的热情将小木匠成长为数学家的故事传播至千家万户,郑伟安成了当时 家喻户晓的励志典型, “ 一双双拿着煤铲、握着锄头的手因为他重新伸向了课本 ” ,一家媒体如此形容这个励志故事带来的效应。直到这些年,还不时有同行看到郑伟安便激动不已,说自己正是受其鼓舞才踏入数学之门。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 复习课最难上 ” 。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感觉,的确,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 “ 新鲜感 ” ,又不像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复习兴趣。 平时授新课,新鲜有趣;复习时,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单 调、枯燥无味,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 “ 新 ” 提高复习的积极性。不仅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14 / 37 让学生掌握、巩固、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更大的空间应该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的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 二、重视综合,融会贯通。 数学复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和解题技能两部分。在复习中,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比较和运用,力求对所学的基础知识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融会贯通,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定义、定理、公式的复习,应弄清来龙去脉,沟通相互关系,掌握推证过程,注意表达形式,归纳记忆方法,明确主要用途,使每一章节中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注意做到: 1、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中各类知识的纽带。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不易理解的知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等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进而突破重、难点。 2、综合复习,理解掌握。 所谓 综合 ,是指将不同学科、不同单元、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15 / 37 由浅入深的提炼加工,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便于记忆,便于应用。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后,在解题过程中还应注意根据学过的知识去发现和挖掘书本上没有的和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如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具有共性的问题总结解题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 三、查漏补缺,讲练结合 。 复习时,对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要 “ 全 ” ,、习题要 “ 精 ” ,、方法要 “ 活 ” ,、时间要 “ 足 ” ,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时要注意控制难题,把练习的重点放在重要和关键的知识点上。 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做到 “ 有讲有练,精讲多练 ”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讲出新水平,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 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促进复习课走向实效。 总复习第 2 课时 16 / 37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 102 页 “ 总复习 ” 中的“ 认识图形 ” ,练习二十二的第 12题、 16、 17、 18、 19题,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分类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提示 认识图形时,先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相关的练习,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学目标 4.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使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继续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感受 “ 学生文化 ” 。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 难点:用准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积木玩具(各种立体图形的积木)、球、坚固的圆筒。 学具准备:收集各种积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17 / 37 讲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马戏表演(踩圆柱体)视频导入等。 讲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 游戏导入法: 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游戏踩球(踩圆筒)站立。 课件示范。 指名学习大象尝试。 游戏开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刚才这些同学踩的物体是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为什么同学们在上面是站不住的呢?这节课我们开始来复习几种图形。(板书:复习: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烘托出热闹、有趣的学习气氛,提高 复习课的学习效率。 马戏表演(踩圆柱体)视频导入: 师出示马戏表演(大象踩球)的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引导观察:大象踩着的是什么立体图形?球是静止不动的吗?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立体图形有关的知识,好吗?。 18 / 37 以下教学设计承接游戏导入法。 复习立体图形 1.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谁说说?指名说。 教师: “ 谁来说一说上面这些图形各自有什么特点? ” 指名说,师生评议补充。 师:我想把这些特点写在黑板上,我都写些什么? 师生协商。 2、出示课本第 102 页图。 这个问题容易做吗?你们能自己独立完成吗?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师生订正。 3、复习分类。 如果我们班要分成 3 组,怎么分呢?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师小结。 4、休息: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学做几个常见的手势可以吗?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只有十几分钟,所以适时的休息游戏可以缓解他们的疲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巩固反馈 刚才我们复习认识图形,下面做一些题目,看自己能不能很19 / 37 快完成好吗?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 12题。 师介绍题意后,生独立填写。师生订正。 第 12 题可先让学生说说机器人的头、手、脚等分别是什么图形,再数出 各有几个,最后分别填入()内。 复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教师课件出示课本第 105页第 14题。 师问,怎么判断谁先到家?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师生评议。 预设:因为跑得一样快,所以路程少的小狗先到家。那个小狗的路程少呢?我们可以数一数格子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小结:这个小问题,只要数一数,比一比就知道了。同学们真聪明。 2、师出示第 105页第 16题。 师指着 “ 大括号 ”“ ? ” 分别问: “ 这 些符号要是不懂什么意思? 能解决 这些问 题吗? 谁来说 说这是 什么意思? ”“ 谁能把这图的意思说一说? ” 再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做完后师生订正。 20 / 37 练习反馈 完成第 105页第 17题、第 108页第 18题、 19题、 20题。 第 19 题,教师可先设问:只根据 “ 教室里原来有学生 12人 ” ,能算出 “ 现在有多少人 ” 吗?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呈现的条件。对图中呈现的条件,学生可能有 2 种不同的表述方法,一种是 “ 从教室里出来了 5 个同学 ” ;另一种是 “ 从一扇门出来了 3 个同学,另一扇门出来 2 个同学 ”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的情况 ,展示教科书中相应的算式,并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第 20题的( 1)小题重点应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上。( 2)小题要求口头提出问题,写出与所提问题相应的算式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告一段落,结束前让学生回忆复习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复习成果。这样学生不但将学到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储入到 “ 知识库 ” ,而且培养了探究精神,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加了合作精神,促进反思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加强。 布置作业 21 / 37 1、 2、 答案:第 1 题略。 第 2 题: 16-6=10 板书设计 复习( 2)认识图形和解决问题 长方体:四周是平的,扁扁的。 正方体:四周是平的,方方的。 球:圆滚滚的,只有一个曲面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的,侧边的面是曲的。 数一数,比一比 弄清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反思 1、课上我安排主题图,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 验,进一步学会看图、分析图,并会通过题意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进一步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课中我是用 “ 师生协商策略 ” 旨在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沟通、协作、商量而做出决定 -应该复习什么 ?怎样复习 ?力求复习内容、复习目标、复习方法的统一,协商的结果达到师生思想情感的沟通、复习意愿的连结、复习手段和复习结果的共识,带来复习者最佳的学习可能性,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帮助。因为22 / 37 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意愿和经验,如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并给 予适当的帮助与鼓励,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会针对复习内容说出已经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希望 (想 )知道什么 ;他们也能坦然接受教师的一些 “ 强制性 ” 要求,即把 “ 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 (复习 )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法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 ”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1、看图写数。 2、 3、 10+5=7+=16+=13 15-=1016 -=713 -= 4、 5、 答案: 1、 381120 2、 12152 3、 1591035976 4、 126159148144129 5、小鹅一共有多少只? 6+5=11(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23 / 37 6+8=14 资料链接 动物识数 国外科学家曾在鸽子面前放了 4 个相同的盒子,盒子上分别画上 1 个点、 2 个点、 3 个点、 4 个点 鸽子知道有 4 个点的盒子里有食物,因此它总是先打开 4 个点的盒子 由此可见,鸽子能 “ 数 ” 到 4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形式和特点 尽管复习课按不同的教学时期、教学阶 段和教学对象而有着不同的复习形式,但复习课都有其共同的特征 :即,它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过去学过的或曾经学过的知识。因此,复习课与新授课、练习课、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课型有着根本的区别。复习课应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 “ 内化学习 ” 为主要特征的,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自我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是 :查缺补漏、矫正偏差、防止误解 ;归纳梳理、知识架构、形成网格 ;概括提高、综合拓展、灵活运用,最终落实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形式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按不同教学阶段分,有章节复习课、单元复习课、期中复习24 / 37 课、期末复习课、毕业总复习课 ;按复习内容分,有概念复习课、计算复习课、空间与几何复习课、解决问题复习课、综合应用复习课等 ;按教学方式分,有题组引导复习课、专题讲座复习课、质疑解难复习课、自主学习复习课、试卷评讲复习课等。 无论什么样的复习形式,小学数学复习课都必须做到具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有三层意思,一是针对所要复习内容的特点,设计复习的方式方法。二是针对 “ 学情 ” ,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及遗忘缺漏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 和难点。三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精心编选富有启发性、典型性的训练题目。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特点 : 复习课更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学习活动,达到复习的目标,使知识得以 “ 升华 ” 。 复习课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 :复习目标制订的针对性,复习设问的启发性,复习中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深刻性,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归纳知识的系统性,小结概括的准确性,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及板书的清晰与和谐的数学美感 复习课的成功与否,直接 反映出执教者的专业功底和教学艺术的造诣。 不同阶段的复习课,由于复习内容的多寡,在组织形式及25 / 37 安排上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单元复习,由于内容较少,而且学生刚刚学完,则大都突出 “ 以复习提纲作引导,自学梳理归纳作前提,通过复习巩固提高,在较短课时内完成 ” 的特点。而期末复习或毕业总复习,由于单元和各领域内容较多,学生对旧知识的遗忘也大,这类复习课则多有这样的特点 :唤起记忆,归纳梳理,沟通知识,综合运用,模拟测评,专题辅导等。简单地讲,就是要关注和落实好四个字-“ 理 ”“ 练 ”“ 评 ”“ 测 ” ,这是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最 基本的要求。 期末评估检测卷( A 卷) (时间: 60分钟总分: 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 1 分,共 23 分) 3、 4、填一填。 1 个十和 4 个一组成()。 9 里面有()个一。 17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 个 8 是()。 5、一个加数是 12,另一个加数是 3,和是()。被减数是15,减数是 6,差是()。 6、 7、( 1) 26 / 37 ( 2) 二、( 8 分) 三、( 4 分) 四、 五、计算。(共 23分) 1、连一连,鸽子找家。(每个算式写在鸽子上,把小花换成房子。房子上写 1 13的数字)(每小题分) 3 910 46 29 89 5 7 45 88 412 413 7 2、() 7 1312() 36() 14 17() 5() 7 14()() 6 3、 4 7 2 3 8 5 9 9 8 18 5 4 4、夺红旗。 六、我会看图写算式。( 12 分)(第 2 题第 2 附图增加 2 只兔子) 1、 2、 七、把表格填写完整。( 6 分) 27 / 37 (气球图片) 原有 12个 17 个 13条 借出 10个 7 个 8 条 还剩()个()个()条 八、解 决问题。(共 20分)(第 4 小题绘图换成 6 只猫) 5、 6、 答案及解析: 一、 1、 141218 2、 41912 3、 710111213151718 4、 1491716 5、 99 6、略 7、略 二、 = = 三、 2433 四、 8+9=179+8=1717-9=817-8=9 五、略 28 / 37 六、 1、 6+2=82+6=88-2=68-6=2 2、 10-1=96+6=123+4+2=914-6-4=412-5=7 七、 275 八、 1、 8+4=12 2、 8+8=16 3、 6+5=11 4、 14-6=8 5、 13-6=7 6、( 1) 6+9=15( 2) 15-4=11 试卷分析 期末评估检测题( A 卷) 本试卷在 4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全完成。题量在中等。 题型有看图写数、填空题、比较大小、少量的计算的开放题、选择题、连线题、看图列式计算题、应用题等。试卷的重点考查基础知识以外、还增加了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性(第六题的第 1 小题)、思维的灵活性(如第五题)、数学语言的理解(如第二题判断题)。 本试卷试题地编排本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知识考察点穿插与 综合相结合。 本试卷的难度指数在,即人评分在 75 分左右;区分度在分左右,即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平均分差别不大;试卷的信度在左右,即同一个学生在前后两次考试的得分相差不大;试卷29 / 37 的效度为,即试卷中没有超纲题、怪题、超难题等题目出现,评分标准合理,题型丰富运用合理,考查的内容从 20 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分类到立体图形的认识非常全面、规范;采用了多个角度来出题考查同一知识点,提高了试卷的效度和信度。 讲评稿 本试卷讲评应该着眼在消除、补正大部分学生的错误上,而无需逐题讲解。 讲解的重点题目: 第一题的第 4 小题 ,由于有些学生对汉子不熟、题意了解不透、或者疏于读题,会造成答案错误。 师介绍题意后,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然后投影典型错误答案,让学生分析讨论错在哪里,便于学生反思,补正。 第二题的第 4、 5、 6 小题,马虎的学生容易审题错误。其错误的根源在于把当做来做。讲评方法是教师讲解正确思路:应把题目完整的看,把 两边的得数相比较。 第五题的第 4 小题,由于计算的长度比较大,所以一旦前面计算错误,就可能造成后面的答案错误。讲评时让学生体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细心计算、仔细检查。 第八题的第 2 题,有些学生可能由于对同样 多理解不清晰,会造成不能列式。评讲时,教师强调同样多的意义,并举例说明:两个同学有同样多的钱,他有 3 元,她呢?也是有 330 / 37 元钱,这就叫同样多。 第 3 题有少数学生错误列式。常见错误列式为 6-5=1.讲评时教师可以通过摆教具、画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算式是 6+5=11。 期末评估检测题( B 卷) (时间: 60分钟总分: 100分) 九、我会填。(每空 1 分,共 28 分) 1、看图写数。 2、 3、 10个一是 1 个(), 2 个十是()。 4、个位上是 2,十位上是 1,这个数是()。 5、按要求写数。 ( 1)从 16写到 20:()。 ( 2)写出 10前面的三个数:()。 6、找准 “ ”“ ” 或 “ ” 的房子。 4+5103+91310-26 15-4117+71318-710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4=44-() =4() +6=13 10() 8+() 1316-() 10 十、我会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 “” )( 5 分) 31 / 37 1、是圆柱。() 2、数学课本是长方体,算术本是长方体。() 3、比 4 大比 10小的数有: 5、 6、 7、 8、 9、 10六个数。() 4、一个两位数,第一 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5、两个加数都是 10,和是 20。() 十一、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 分) 1、计算正确的算式是()。 3 -3=3=6=0 2、下面()号图形搭得稳。 3、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个。 468 4、在 15-4=11中, 15是()。 加数 减数 差 被减数 5、妈妈给红红和东东同样多的糖果。 ()剩下的糖果多。 红红 东东 无法判断 十二、我会看图写算式。( 9 分) 1、 2、 十三、把表格填写 完整。( 6 分) 32 / 37 原有 19个 10个()条 借出 10个 7 个 8 条 还剩()个()个 10条 十四、我会算,也会填。( 21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 分) 2、计算。( 12分) 12+7=10-6=17-4 5=15-5-10= 13-3=19-10=5+9+3=7+10-3= 8+10=6+7=4+6-2=11+5-9= 3、在 里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 12。( 3 分) 十五、解决问题。(共 24分) 1、这一天一共摘了多少箱? (下 图改为上午摘了 5 箱。 ) 2、我采了几个? 33 / 37 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6、要来 14个客人,每人 1 套餐具。还需要多少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甜品考试题及答案
- 天津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
- 角膜再生微环境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压电工复审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健康管理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化工仪表维修工业务理论知识题库与答案
- 远程实时指导-洞察及研究
- 西藏养护工程管理办法
- bt项目公司管理办法
- 电气师属地管理办法
- CRD法、CD法、三台阶法、台阶法工程施工程序示意图
- 医院信息安全与保密承诺书2篇
- 物料分类账详解
-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 泰来2井三级井喷事故分解析
- 船舶常用英语名称
- 超市标准商品分类表
- 《导游业务》教案资料.docx
- 最全的食物相克表(打印版)
- 河南省科技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