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科学中心自身资源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doc_第1页
整合科学中心自身资源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doc_第2页
整合科学中心自身资源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doc_第3页
整合科学中心自身资源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doc_第4页
整合科学中心自身资源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合科学中心自身资源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 朱明 (浙江省科技馆,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科学中心作为青少年的非正规科普教育场所,其非正规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利用科技场馆的科普资源,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向公众宣传科普知识。通过整合科学场馆内的展教、实验、培训以及活动等,科学中心依托“科技馆进校园”、“进社会”活动,以自我探索发现科学为主要形式,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 关键词非正规教育;科普模式 IntegratedScienceCentersOwnResourcesCarryutthe“oingut”odelofciencectivities ZMing (Zhe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HangzhouZhejiang310012,China) 【Abstract】Asayouthnon-formalscienceeducationestablishments,ScienceCenterscorephilosophyofnon-formaleducationistopromotescienceandculture,theuseofresourcesi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ofscience,theuseofinquiry-basedlearningasawaytopublicizescientificknowledge.Byintegratingtheexhibitionvenuetoteachscience,experiments,trainingandactivities,educationalresources,sciencecentersrelyingo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intothecampus,intothemunity”activitiestoself-discoveryscienceasthemainformtocarryoutscienceactivities“goingout”Mode. 【Keywords】Informaleducation;Educationalresources;Popularizationofsciencemode 未来国家五年规划战略中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需要各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学校教育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前提下,又不能摒弃基础教育模式,科学中心非正规教育形式成为现代科技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1科学中心在现代科技教育中的作用 xx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xxxx2020)中提出:公民的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可见,科技教育终极目标是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能力。而科学中心是公众认识理解科学的有效纽带,是开展科普活动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重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在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智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科学中心开展非正规教育的活动资源 2.1展览 传统科技馆固有资源就是展览教育,它分为常设展览、临时展览。而现代科学中心也同样拥有这些专属资源,同时又创新出一种科普表演剧形式,丰富了展教方式。 常设展品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科技场馆主要的。科学中心的展品在形式上强调展项的游戏性与互动性,在观众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训练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在内容上揭示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知识,藉由富有挑战和启发的展品,引发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科学中心可围绕现有的展品资源优势,设计组织“挑战讲解员”、“科学讲堂”等教育活动。科学中心里的展项覆盖的学科领域广,有体现科学原理及其应用的,有展现科技发展走向的,这些展项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现今的中小学生课改要求相符,可以利用这种优势,邀请中小学老师组织学生到科技场馆上科技课。 科学中心的临时展览作为常设展览的必要补充,对科学中心开展非正规教育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临时展览展示方式、展示内容、展示场地、展示方式是非常开放性的。展示方式可以某个知识点丰富的大型展项为载体,将其展示的科学内容延伸开来,以临时展览为其补充,也可以将临时展览与科普讲堂、科学小实验等其他科普活动相结合;展示内容可根据当今的社会热点设计,抓住公众关心的话题,激发公众兴趣;展示场地可以在场馆内,也可以与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活动进社区、科普大篷车下乡等活动相结合;展示方式可以以互动模型和图文展板相结合,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科学中心的科学表演剧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全新独特的科普形式。它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公众在观看表演,跟随剧中故事情节发展,接受科学知识、参与科学实验。科学表演剧在主题上,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焦点,也可就某一展项所表达的科学知识为切入点,让观众观看后能产生强烈共鸣。 2.2实验和培训 现代科学中心在建设中,都注重了其实验培训教育功能,因而都拥有相应的。科学中心“开放式”实验是公众在科技场馆特定的情境中,自主地探究体验科学。开放式实验遵循sts教育理念,该理念注重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运用的一种模式。其核心在于开放性,首先,选择的实验选题是以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热点为切入点,随时更换实验内容,做到了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其次,实验选题的开放性决定实验内容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综合实验。再次,开放式实验强调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受到教育,引导参与者选择多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甚至由参与者自己提出实验方案1。有别于学校的验证式实验,增强了参与者动手能力,做到趣味性、启发性和互动性三者的统一。此外,开放性实验根据实际公众需要,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发新的实验项目,针对涉及社会热点的突发性事件的需要,临时设定实验活动。例如近期日本大地震引发了堪比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辐射事故,我们就可紧抓这一社会热点,策划关于核辐射污染的临时展览,重新审视这被学术界公认为最安全的环保能源。 科学中心主要职能是“展览教育”,即通过互动参与式的科学展品让观众知晓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但随着人们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原有展览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培训教育形式是拓展科学中心的教育职能。以科学中心为依托,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是对原有的展览教育职能的创新和拓展。中小学明确的课改要求,培训教育活动可与科学课标要求紧密结合。如小学六年级的科学教育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了解简单科学原理2,针对此项要求,我馆培训部开设“乐高”机器人实验室、哈奋科技营、无线电培训等系列活动。培训教育不仅要面向中小学生,还需要面向中小学校长、一线老师,开展通过场馆教育有效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研究,与师范教育心理专业的专家探讨科学教育方法。这样学校老师们就能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教育水平,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2.3活动 定期开展科普大讲堂是现代科学中心的一项重要功能。目前大多数科技场馆都配有多功能报告厅、科学交流厅,这些可以被用来开展科普讲座特有场地。我馆在这方面做得卓有成效,最大化地利用这些设施,邀请院士专家定期来我馆作客,会对公众讲述其专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这不仅给公众提供面对面向专家探讨科学的机会,还给各省、市科技馆更好地宣传科普,提供一种新思路。 流动科技馆是在传统展览上的新形式。自2000年以来,中国科协每年向地方科协配发可以装载科普展品、科普资源、科普展览等活动的多功能流动科普宣传设施科普大篷车。科普大篷车是科普活动“下沉”的有效载体,可以将参与、互动式的科普展品带到社区、偏远山区学校进行巡回科普展览,同时开展符合当地民情所需的科普活动,比如可以就农民关切的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常识问题,进行指导宣传。 3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 科学中心在拥有这些先天优势同时,必须整合这些资源,最大化利用这些资源。那么如何有效使用这些科普资源呢,这就要摸索出适合科学中心非正规教育的模式。 xx年,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下发关于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学中心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化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好地服务于未成年人校外活动教育。 浙江省科技馆经过20年的发展,功能已经从原来单一的展览教育增加了实验教育、培训教育、活动教育。我馆在实践中摸索出:依托“科技馆进校园、进社会”,整合利用馆内丰富的,以自我探索发现科学为主要形式,开展科普“走出去”的活动模式。比如为青少年开设机械小机器人、趣味电子、无线电探测等为主的活动内容;为在校学生提供科技展品;通过本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利用科普大篷车将科普展品带到学校、社区,受到孩子们的热捧;还不定期邀请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到我馆上科技课,拓展了教学形式。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科学中心创新发展必将集自身场馆的、社会综合资源于一体,策划和开发适应中国公众的和活动,与学校正规教育机构形成优势互补机制,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优质的校外教育场所,做好其“科普堡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