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 2016年春期温州十校联考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有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 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基础题( 32 分,共 16 题,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星宿乳臭搭讪赡养粗犷旷日持久 舟楫编辑砾石沥青鞭挞纷至沓来 呜咽奖掖忏悔阡陌诘难殚精竭虑 畜养体恤蹒跚珊瑚迸发屏气凝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寒暄技俩饿殍恪尽职守搭讪辍学喋血安份守己 .暮霭沉湎松驰怨天尤人寥落静谧坐落铩羽而归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被媒体不绝如缕爆炒的演员吸毒、为虚假广告代言等新闻,严重影响了演艺界的声誉。 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2 / 25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受金融危机影响,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情况。 不知怎么了,最近这孩子的脾气越来越让人不可了。 最近我们重新调整了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震荡琢磨从而 .振荡捉摸进而 .震荡捉摸从而振荡琢磨进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由于时代久远,论语中的文言字词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它们像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鲜活的生命。 .我国自主研制的反恐 “ 千里眼 ” ,已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事侦查、消防、环保、交通等众多领域。 .他公司有很多名 牌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平均年龄在 20 到 30 岁之间。 全市 3000 多名消防官兵和 210 辆消防车,决定放弃十一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家长们常用 “” 来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老师们常用 “” 来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朋友们常用 3 / 25 “” 来互相勉励,而我们常用 “” 来表达到达理想彼岸的决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 7.下列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彭教授,请你抛砖引玉,为大家说几句吧。 .“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你的意见对我们肯定会有帮助的。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您在家等候。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 “ 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9.下列文言句子的 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4 / 25 应秦国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到你这里了。 .固执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荒诞无稽,不真实的。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如果不是属于我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让人取用。 10.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上片对孙权和刘裕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赞扬,也隐含着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 .下片引南朝刘义隆之史实,忠告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出兵。 .结尾借廉颇自比,表现词人报效朝廷的强烈愿望和不能被重用的慨叹。 全词放射着词人一贯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但感情基5 / 25 调与一贯的豪壮悲凉相比显得低沉消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3 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 何为其然也? ”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 “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 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 “ 缭 ” ,连结,盘绕 .举匏樽以相属举:全,都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6 / 25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食:享用 12.下 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郁乎苍苍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寄蜉蝣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其实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第一段写曹操攻破荆州和江陵的壮举,体现了作者希望像曹操一样建功立业的豪情。 .两段文章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作 者把生命放到宇宙的永恒中加以考察,终于积郁释然,旷达超然。 14.下列对欧 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 ,小东西。 ” 她说 ,“ 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 ,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 ,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 ,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 ,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 ,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 ,一把7 / 25 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 ,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 ,一块调色板 ,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末了看看 窗外 ,亲爱的 ,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 ,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 ,亲爱的 ,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 ,他画在墙上的。 ” .面对贝尔曼的死去,苏艾的话,没有惊人之语,不见感恩之言,足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片段借苏艾之口解开悬念,使得结局出人意料,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也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说 “ 杰作 ” 是因为这片叶子给病人生的希望,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悲哀的结尾却给了一抹亮色,叶子治愈了琼珊的肺炎,也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16 题。 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 清明节,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和以往不同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谈到清明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幅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从扫墓的习俗看,清明无疑是令人伤感的节日。又因为,寂静的春8 / 25 天,万物吐旧纳新,满地都是生命的芬芳,都是刚刚苏醒的泥土的气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人们怎能不去怀念那些不能与之分享良辰美景的逝者 ?而且,于国于家,总有一些生离死别的人和事,值得铭记。 然而,清明带给中国人的意象与价值,远不应止于此。虽然今天,它在名义上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 从时间上看,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只是到了唐玄宗年间才与寒食合并,渐渐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暗合了 “ 天地清明 ”“ 人心清明 ” 与 “ 政治清明 ” 等三重境界。 其一是来自天地自然的 “ 清明 ” 。按 “ 岁时百问 ” 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人是社会存在,同时又是自然存在。回想人世间的万般美景,还有什么比得上那树底清风、明月万里,更让人心旷神怡? 其二是来自心灵境界的 “ 清明 ” 。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纷扰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扫墓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9 / 25 逝者碑上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人重归内心世界的宁静与 “ 清明 ” 。 其三则是 “ 政治清明 ” ,这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 种 “ 清明 ” 。 “ 清 ” 就是法制与规章的明晰,就是清廉无贪腐;“ 明 ” 则是光明正大,是阳光政治。君不见,在古代中国,为官者的大堂之内都会以 “ 明镜高悬 ” 标榜。虽然腐败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从自然、人心到制度,由 “ 清明 ” 勾勒出的三重境界,同样是三重理想。其包括的意义,既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包括寻回人心的价值与内在的安宁,以及为此必须寻求的制度上的保障。 清明时节,哀思寂寂。面对那些已然逝去的生命,或淡或浓,伤感总难免。然而,如上所述,哀伤不是 我们生活的目的,清明更是可以省思的日子,清明还有更广阔的自然诉求、精神理想与政治内涵。清明连接生者与死者,连接生态、生命和生活。在此意义上,以营造和谐、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的名义,有必要重申 “ 清明 ” 所负载的三重理想。 (选自新京报) 15以下各项中,不能表现清明 “ 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 ” 的一项是() 清明时节,万物的生长,都清洁而明净。 10 / 25 清明让人们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 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 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清明能让人从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而扫墓能使生者实现与死者对话的愿望,内心变得宁静而 “ 清明 ” 。 作者认为,清明节虽然到今天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但是,它应该带给中国人以更加丰富的意象和价值。 “ 政治清明 ” 可以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寻回人心的价值和内在安宁提供政治制度的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清明节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已很普遍。 二语言运用题( 6 分 ) 17.结合漫画内容与评论,发表看法。( 3 分) 最近上海查出一批假奶粉,有记者认为上海万假冒品牌奶粉案 “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次的产品是 假冒伪 但非 劣 质 ” 。你怎么看? _11 / 25 _ 18.“ 互联网 +” 正向我们大步走来。请从下面对 “ 互联网+” 生活的描绘中,提取实现 “ 互联网 +” 生活的基本条件。(至少写出 3 个)( 3 分) 打完卡往工位一坐,你想起家里的电灯没关,你打开手机,通过智能插座 APP 在办公室就把家里的灯给关了。同时启动家里的智能路由器的电影下载功能,看看有什么新电影可以下载。你家的网速嗖嗖的,几分钟一部高清电影就能搞定。 想你家小宝宝了?打开手机里的小蚁摄像机 APP,你可以通过手机远程观看家里小朋友的一举一动。 在互联网 +的世界里,看病、打车、吃午餐、洗 衣服、放热水 一切都在轻松中完成。 三现代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 22 题。 红梅 川端康成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父亲说: “ 这颗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12 / 25 改变过。 ” “ 我没有这种感觉。 ” 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 “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 “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 “ 言过其实了吧。 ” “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 “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 “ 唉,真讨厌。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 ” “ 咦?难道是我 ” 女儿在厨房里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全听见了。她是了解真13 / 25 情的。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 的确带回来了吗? ” 母亲好不容易只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准备予以承认似的,可她又说: “ 不过,我没有看见过呀。 ” “ 我是拿回来了嘛 会不会忘在了车厢里? ” 父亲的记忆也发生了动摇。 “ 怎么会呢 要是忘在车厢里,司机一定会送来的。他绝不会悄悄拿走,是公司的车子嘛。 ” “ 这也是啊。 ” 女儿忐忑不安。 母亲似乎全然忘却了,这够奇怪的。父亲被母亲这么一说,似 乎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这就更加奇怪了。 正月初二那天,父亲乘车兜风,是去过风月堂买了许多糕点回来的。母亲也品尝过了。 沉默持续了一阵子,母亲骤然想起来似的,直截了当地说“ 哦,哦!是糯米面小饼!你是买过糯米面小饼。 ” “ 对嘛! ” “ 有绿豆馅点心,铜锣形馅点心,还有许多糕点,真叫人不好办吶。 ” “ 对嘛。我是买回来了嘛。 ” “ 不过,那种粗点心是在风月堂买的?那种东西。 ” “ 是啊。 ” 14 / 25 “ 哦,对了,对了。的确,我把它给谁了。用纸包好,是给人家了。啊,是给谁了呢? ” “ 对啊,是给人家了。 ” 父亲如释重负,接着他又说: “ 是不是送给了房枝呢? ” “ 啊,对,是送给了房枝。对,我还说让孩子看见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 ”“ 是啊,是房枝? ” “ 唉,确实是那样。是送给房枝了。 ” 父母的对话暂告一段落。他们感到彼此的谈话一致了,各自都得到了满足。 然而,这与事实也不尽相符。点心并非送给原来的女佣房枝,而是送给了邻居的男孩子。 女儿正在等待着:母亲会不会又像方才那样想起点心到底给谁了呢?饭厅里鸦雀无声,只传来了铁壶的响声。 女儿端上做好的午饭,摆放在被炉板上。 “ 好了,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 ” 父 亲说。 “ 听见了。 ” “ 你妈糊里糊涂,真让人头疼。而且还越来越固执了。好了,平时帮着你妈记着点,好吗? ” “ 究竟谁糊涂?你爸爸也 今天的风月堂话题,我认输了。不过 ” 关于房枝的事,女儿欲言又止。 这是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父亲患轻度脑溢血症后,基15 / 25 本上不去公司上班了。 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女儿经常回忆起父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然而,她不曾跟母亲言及。因为她觉得母亲早已把这件事忘却了。 19.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家庭氛围的特点。 (3 分 ) _ 20.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女儿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 分) _ 21.文中 “ 红梅 ” 先后两次出现,有哪些作用。( 6 分) _ 22.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16 / 25 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6 分 ) _ 四、文言文阅读( 17 分) 隋论 苏辙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 而天下始去之矣。 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17 / 25 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彼见天下之久不定也, 是以既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而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 ,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 者也。 2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韩、魏压其冲冲:要塞 B其弊果安在哉果:到底 c寸攘尺取攘:通 “ 壤 ” ,土壤 D诛灭略尽略:全,皆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剑阁峥嵘而崔嵬 B.以绝天下之望微以自文于君亲 c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项王因留沛公于饮 18 / 25 D.独死于杨素之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首段通过对人与物的关系的剖析,得 出如果过于在乎外在事物,反而容易失去的道理。 B自从周朝政治衰败,诸侯之间相互争霸,而秦国却凭借不过千里山西之地艰难地夺得天下,统一了六国。 c隋朝举得天下后,制定了很严酷的法律来防止天下变乱。那些谋臣、猛将基本上死在杨素手中,以至于发生了大变故。 D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让天下人归附,他们心态平稳,实行的政策宽松。过于紧张、害怕失去天下,最后往往适得其反。 2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 (1)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 (4 分 ) _ (2)涂地而莫之救 ,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4分 ) _ 五、古诗文默写。( 6 分)(只选 3 小题) 19 / 25 27.( 1)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 2) ,乃 赋离骚;左丘失明, 。(司马迁报任安书) ( 3)小楼昨夜又东风,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 4)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六 .作文( 40 分) 2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只写论述文。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 三毛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 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蒙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XX 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答案 20 / 25 (每题 2 分,共 32 分) 17.( 3 分)媒体对此不该心怀侥幸,假冒伪奶粉与劣质奶粉都是出于对金钱的极度渴求而严重坑害消费者的利益。这类违反商家的职业道德,对社会危害巨大的行为必须杜绝。(言之有理即可)(写出一点得 1 分,两点得 3 分) 18.( 3 分)( 1)移动网络;( 2)发送有关指令的互联网移动设备;( 3)能接收网络指令的智能设备;( 4) APP 软件。写出三点满分。 19.生活平凡琐碎、互相关心、对于生命老去的淡淡的忧伤(3 分 ) 20.第一处写女儿微笑着听着父母的争吵,表达了她对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家庭氛围的喜爱;第二处的 “ 欲言又止 ” 写出了女儿对父母身体状况的担忧。( 4 分) 21. 第一次,由红梅哪支先开花的争论,引发父亲对人生命短暂的感慨,并为下文买点心争论作铺垫。 第二次,写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是为了证实父亲的感慨,并写出女儿对红梅依旧,父亲不在的感伤。 两处内容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6 分) 22.有助于刻画小说中女儿的形象特征: 经历平常,性格平和;也有助于表现家庭惯常的生活状态,平凡而琐碎;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表达对这种美好的生活点滴的追忆。( 6 分) 21 / 25 ( 3 分) ( 3 分)【解析】 A 连词 ,表并列 B 连词,表目的 /介词,用来;c 连词,趁着 /于是; D 介词,在 /对于 ( 3 分)是隋文帝死在杨素的手中 26.( 1)他们想到用来坚固地守护天下的办法是这么的周密、严谨。但是百姓没有依靠,不堪忍受怀有离秦而去的念头。( 4 分) “ 所以 ”“ 甚密如此 ”“ 无聊 ” 各 1 分,句子通顺1 分。 ( 2)(天下)一败涂地而没有办法挽救。这样看来,隋 朝灭亡 的 原 因 , 和 秦 朝 没 有 什 么 两 样 。( 4 分) “ 莫之救 ”“ 则 ”“ 无以 ” 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27.略( 6 分) 【参考译文】 人对于事物,任凭它来依附自己,任凭它自由离去,如果能够做到那样就是人重而物轻。人重物轻,物依附人就牢固。物之所以离开人,分裂四散却没有办法聚拢起来,是因为物重而人轻。所以那些聪明的人或许可以和他一起打天下,但是,不能够和他们一起来守天下。守护天下必须要有大度的胸怀。为什么呢?那些没有宽广胸怀的人,时常担心天下会离自己而去,所以就玩弄权术来留住天下。用权术来留守天下,那天下就开始离去 了。 秦朝、隋朝的灭亡,他们的弊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自从周22 / 25 朝政治衰败,诸侯之间相互争霸,但是,秦国单独拥有山西之地,不过千里。却有韩国、魏国扼住它的要塞,楚国威胁它的肩头,燕国、赵国窥视它的北面,齐国牵制它的东面。秦国的人披甲胄、拿着兵器,七代都不能够解除,一寸一寸地夺取土地,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秦国看到夺取天下是如此的困难,于是认为如果不迅速地守护天下,天下就会重新陷入混乱的境地,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英雄豪杰,熔铸兵器,来消灭分裂天下的念头。他们想到守护天下的办法是这么的周密、严谨。但是,四海之内的人民 ,却不堪忍受这种政策,都怀有离秦而去的念头。因此,陈胜、项羽他们这些人能够借助百姓的这种不满,高呼起义。这不是秦国因为害怕失去天下,防备过分的弊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更新共享空间与社交设施设计方案
- 合同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与答案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实务(初级)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 2025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职业道德》等级考核题库与参考答案
- 看守所所长接待日记录内容范文大全
- 班主任技能大赛题目及答案
-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隧道工程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及关键保证措施
- 房地产项目安全管理岗位职责
- 第4章“免疫调节”单元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动物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基本技术(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三章 14-16世纪文学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用法课件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