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的体验设计研究.doc_第1页
基于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的体验设计研究.doc_第2页
基于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的体验设计研究.doc_第3页
基于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的体验设计研究.doc_第4页
基于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的体验设计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的体验设计研究 李卓LIZhuo;姚湘YAOXiang;肖志高XIAOZhi-gao (湘潭大学,湘潭411005) 摘要:xx年1月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正式开通,它加强了长株潭城市群的交通纽带,对市民的生产、商贸、文化交流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为研究对象,探讨构建合理宜人、使用愉悦的公交设施,期望从一个侧面提升长株潭一体化公交的吸引力,缓解城市化的压力,减轻城市发展对环境的负荷,给市民一种全新的出行体验。 关键词:长株潭;公交一体化;设施;体验 :TU248.3:A:1006-4311(xx)03-0103-02 基金项目:xx年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基于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公交设施的体验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xGK3166。 作者简介:李卓(1981-),女,湖南湘潭人,硕士,湘潭大学工业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施设计。 0引言 实施公交一体化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强化公共交通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快速和低成本流动,提高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水平。同时,也是解决三市居民出行困难的一条根本途径。公交站台作为公交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公交站台的设计不仅要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还应该将出行者的体验考虑其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吻合公交设施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交站点。 1长株潭一体化公交设施设计分析 1.1公交设施使用者分析长株潭城际公交主要承担着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任务,也服务于城市内部的居民出行需求。通过对长株潭城际公交乘客调研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特征数据:乘客构成。49%的乘客是上班族、37%的乘客是学生、8%的乘客为老人与孕妇、其他乘客约占6%;乘客的活动模式。乘客的活动模式如图1所示;乘客的需求。通过调查问卷,乘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希望加大站点字体、希望有更方便的车次查询,更简易的候车设施、希望满足候车过程中自发活动的需要,如休息、娱乐等。 1.2公交设施分析近年来,长株潭一体化公交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基础、休憩、娱乐三大类。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服务、卫生、安全等方面,长株潭一体化公交站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开敞式的,极少采用港湾式与岛式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遮雨棚、候车座椅、车次站牌、垃圾回收装置等,虽然简约,但已基本满足候车需要;休憩设施。休憩设施主要指供乘客候车用的座椅、靠栏等;娱乐设施。目前长株潭一体公交站点尚未采用娱乐设施,尽管不少年轻乘客希望公交站点开通的无线网络信号,但是还尚未实现。 1.3空间环境分析长株潭地区拥有众多自然保护区、绿色生态公园,三座城市交汇的衔接区域被称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这些区域主要为绿地和生态保育区,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地方。长株潭一体化公交线路就贯穿这一区域,这就要求公交设施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长株潭的自然环境,彰显出山水相宜的生态特点。调查问卷显示,有74%的乘客认为现有的公交站点没有将长株潭的特色体现出来,更没有将荆楚大地的文化展示出来;有20%的乘客表示从来没有留意过公交站台,因为它没有给乘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长株潭一体化公交设施体验设计的原则 公交设施体验设计是以乘客为主体,充分考虑乘客在候车过程中的感知,并将影响乘客感知的各个因素充分考虑到设计之中。体验设计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对自我的关注,对情感感受的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公交设施设计的功能原则主要包括:感知体验、空间体验、互动体验、服务体验,四大功能原则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2.1感知体验在候车环境中,公交设施的形状、颜色、气味、软硬、声音、温度等属性都会作用于出行乘客的感官,感官通过将信息采集并传送到大脑,大脑获知的是一个信息综合体,是一个完整的事物,如一个完整的信息设施、一个完整的候车亭。所以,乘客在感知候车设施时是通过多种感觉同时入手,形成对设施的整体综合反映,并进一步转变为带有思维性质的知觉体验。因此,在对公交候车设施展开设计时,需要将乘客的感知作为设计的重点研究开发要素。许多乘客每天乘坐公交车,对公交设施的感知几乎已经麻木了,不再有任何新鲜感,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在候车公用设施的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激发、重新训练那些易被忽略的感官,通过改变公交设施的造型、色彩、质感、体感、光感、量感,以刺激乘客的感官,尽可能在每天出行这样普通简单的生活中,带给候车人群多样的知觉体验。 2.2空间体验每个公交站点都是由候车设施和站台铺装所共同围合而成的区域,它构成了一个候车空间。出行的乘客在这个空间能通过知觉感受到空间的虚实与流动等特性:多维空间是“虚”,乘客对它具有间接感知性;公交设施与站台的铺装为“实”,人们对它具有直接感知性;乘客在候车时,周围的行人、光影、空气、风、云、雨、气味、声音等都处在一个似虚非虚,似动非动的模糊状态之中,出行乘客可以时刻体验这微妙的空间变化,即感受着候车空间的流动特性。以上这些特性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空间体验。空间体验是公交设施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对候车人的情感和心理感知带来直接影响,还体现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城市风格。 2.3互动体验公交设施的互动体验一方面于候车人的参与使用,另一方面于信息的交互。对于公共交通配套环境设施来说,它是缺乏“生机”的,候车人在参与使用的过程中,人与设施之间互为主体,人们可以将自我感情等因素投射、外移到对象物体上,于是设施就给予了人们丰富体验,设施也就成了具有生命情趣的个体。另一方面,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公交设施是公交信息的载体,人们通过公交设施接受了外界的信息,包括设施本身的信息,还蕴涵着一定的时代、地域、经济文化等综合信息以及大量各种形式的资讯信息。当人们主动参与到信息的传达中后,他们就与作为传达者的设施形成了一定的互动。只有考虑到公交设施的互动体验,才能通过这一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4服务体验公交设施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服务的,它是一个服务于人、满足于人、取悦于人的空间环境。公交设施的服务品质主要体现在:体现人文关怀,不仅具有迎合人们需求的功能、尺寸、形态,还蕴含着人情味和地域风情,关注着人们的使用体验;在不同区域中,不断整合改善原有公交设施,形成完整系统化的设施体系,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城市形象,使身处环境中的人们保持心理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发现,公交设施的服务体验将得到不断加强,许多城市公交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不再是简单形态上的变换,而是从细节上体现更多的人性化,朝着能够真正达到人与设施与环境的互动,体现协调和谐氛围的方向发展。 3设计实践 笔者团队通过对长株潭一体化公交设施和候车人群的调研,结合长株潭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充分考虑候车体验的基础上设计出如图3所示模型。 该公交设施主体材料由玻璃材料加工而成,环保简约,迎合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城市建设理念;遮雨棚采用太阳能电池板,长株潭地区白天长时间的日照,可以用来给站台晚上照明,右侧安设风力发电皮肤,汽车往来的风力和地区的季风可以为站台提供足够的电力照明,既节约又环保;站台右立柱用来显示车次信息,并配上公交线路地图,以方便乘客查询信息;增加座椅的宽度和长度,增加乘客使用的舒适感;左下地面为琴键式设计的地面互动体验屏幕,不仅供乘客查询服务,还可以提供娱乐游戏项目,增加互动体验。此外,它还具有播报新闻,显示日期、天气、车辆预计到站时间等信息。总的来说,该站点不仅节约环保,还为乘客提供候车时间,让人们等得踏实,还能在候车时间里体验娱乐,收听新闻和音乐,增加了候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达.长株潭公交一体化站点设置方案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xx(02):1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