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2016 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周教案分析 m 2016 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四周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一节 “ 祖国心脏 ” 北京市 第三节 “ 燕赵沃野 ” 河北省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本周第一课时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 “ 祖国心脏 ” 北京市 课型: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 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能力目标: 2 / 10 1.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2.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 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 重点: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突破: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北京市地形、政区图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3 / 10 一、处理作业。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 P17,复习沿海 15 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 ” 北京市(板书) 二、新课学 习: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北京的位置、地形: 教师指导 :读图 P30 图 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 P30“ 活动 ”No1 、 2 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 “ 北京之夏 ”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师生互动:阅读 P31“ 天安门广场 ” ,要求根据课本内容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简图。(略) 4 / 10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天安门广场的象征意义。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学生活动:( 1)阅读 P31 教材内容和 P32“ 阅读 “ 内容 ( 2)查阅地图册 P19北京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多所高等院校及有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 3.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 活动: ( 1)查阅地图册 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 交通枢纽。 ( 2)阅读教材 P32“ 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 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 师生互动:阅读教材 P32-33 正文内容,明确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 1.阅读 P32“ 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 内容。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己方面? 师生互动:结合教材 P33“ 活动 ”No1 内容,探究出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技术措施、行 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5 / 10 1.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后作业( 1)配套练习。 3.随堂练习(详见附题) 板书设计: “ 祖国的心脏 ” -北京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的地形特征 3.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人文环境) 1.全国的政治中心 2.全国的交通中心 3.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全国的经济中心 5.国际化大都市( 1)历史文化名( 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 ( 1)自然环境问题 ( 2)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附:练习题 随堂练习设计 6 / 10 一、填空题 1.北京市是我国的 _、 _、 _、 _、对外交往等中心。 2.北京市位于 -平原的西北部边缘, _山以南,_山以东地区。 3.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 _线、_线、 _线和京包线等。 二、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 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A.明代长城、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绿化减少 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三、个性练习设计 1.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北京的主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新闻出版社机构名称(不少于 10 个)。 7 / 10 3.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 资料,课余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周第二课时 第三节 “ 燕赵沃野 ” 河北省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及其区位优势。 2.知道 “ 燕赵大地 ” 的由来。 3.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4.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 进行 “ 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 ” 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8 / 10 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2.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用具:地图册 教学过程: 处理作业、导入新课: (引入)大家都学过历史上的 “ 战国七侯 ” ;即齐、燕、韩、赵、魏、秦。你们知道 当时赵国和燕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沿海万里行的第三站: “ 燕赵大地 ” 河北省。 (板书)第三节 “ 燕赵沃野 ” 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 18 页:说出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小结)环抱北京、天津,东临渤海,四周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为邻;河北省地形特点是:西北多山地,东南以平原为主。 9 / 10 (讲)建国以来,在河北省发生了次大的自然灾害。 (阅读)课本 37 页 “ 唐山大地震 ” (板)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问)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如何?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河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南部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多,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是我国的小麦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华北平原也存在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劣势: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由于是季风气候,春旱夏涝,农业生产不稳定。 (讲)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河北农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工程制图课件
- 手抄报清明节插画设计
- 藤编材料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教育热点阅读课件
- 湖南高速安全运维部
- 2019-2025年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毕业生设计书吧方案规划
- 文明德育建设实施路径与创新实践
-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 小学生暑期交通安全教育
- 保安证考试新手必看试题及2025年答案
- 教师省骨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思政考试试题及答案职高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思维共享的组织与实施》
- 2025年中考英语时文阅读:6篇有关电影哪吒2的英语阅读及相关题目(无答案)
- 《饲料添加剂》课件
- 中央2024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公开课】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梅毒、乙肝、艾滋病介绍与防治
- 2025年保密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 2024年考研英语(一)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