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微作文”的写与评.doc_第1页
也说“微作文”的写与评.doc_第2页
也说“微作文”的写与评.doc_第3页
也说“微作文”的写与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说“微作文”的写与评 金超文 (江苏省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224700) 谈起写作文,十个学生九个怕。其实,写作只是表达的一种方式。但为何学生如此惧怕写作?也许,是教师把简单的作文教复杂了。教师要做的,应当是要让学生对写作不感到枯燥,并能乐在其中。自微博盛行以来,我便尝试在习作教学中引入“微作文”的概念,让学生练写“微作文”,实施评价。 一、“微作文”怎么写 具体而言,“微作文”应该怎么写?写作中要注意它的哪些特点呢? (一)短小精悍 “微作文”,顾名思义,突出一个“微”字,那就是字数少、花时少,强调多练、多写。我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微作文”,字数不作具体要求,100字到300字不等,让学生随意发挥。 (二)真实及时 很多时候,学生心情激动时,往往有一吐为快之感;可当他们正儿八经写时,却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学生想到什么就立即记下来。比如,在家里与父母的交往、在学校里参加的各种活动、在班级里和同学的小“争吵”,还有一些其他生活趣事、真实想法等,都可以写。也许,这些“微作文”的记载有点琐碎,却是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流淌出的文字也是最为鲜活、原汁原味的。 (三)形式灵活 与微博一样,“微作文”也不拘泥于形式。我就曾在班上开设微博,每天选一些写得较好的“微作文”发布其中。与此同时,还鼓励学生开设自己的微博,在家长的指导与配合下,将内容发到网上。当然,更多的学生选择用便签发布,一天一张,有的用彩笔书写,有的配以卡通图,还有一个学生甚至写起了连载。 二、“微作文”如何评 对于学生习作来说,评价往往比指导更重要。而“微作文”起源于“草根”,也就是让学生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相对而言,更加随意。因而,教师对于“微作文”的评价,也不必过于正式。 (一)构建互动平台 “微作文”评价应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此,我积极尝试,为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互动平台:一是“班级大事记”,每天一个学生轮流记载班级大事,并适当点评;二是“课前3分钟”,每天安排两个学生走上讲台,读一读自己写的“微作文”;三是“微作文展览栏”,每天各小组推选一两篇“微作文”张贴到展览栏里,各组课后点评、贴星形式可以多样,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交流互动的空间。在这个交流空间里,学生可以“七嘴八舌”,和老师、同学分享所见所思;同伴可以“评头论足”,相互点评;教师更可以“指手画脚”,当然以鼓励为主,多挖掘闪光点,重点是让学生坚持写、有兴趣写。 曾有学生在“微作文”中这样写道:“今天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说我文笔流畅、感情真挚,但我自己却感觉不到,只是顺着想法写,写着写着笔就停不下来”话虽简单、朴实,道理却不俗。作文也是表达的一种需要,教师要给学生的首先不是方法的指导,而是一个“发表”的平台,一个交流的空间。这些举措也给班级的习作氛围带来了改变:班上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态势,学生都想“发表”,都想被鼓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习作热情的高涨和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探索评价方法 虽然“微作文”是非正式习作,但教师也要进行评价指导,否则会适得其反。我探索了这样几种评价方法: 第一,明确诊断。同一学段学生的习作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如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等,“微作文”也不例外。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罗列,对学生的“微作文”进行整体“手术”。记得学生的“微作文”中曾有这样的例句:“桃花是那么的香,那么的漂亮”;“我心中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高兴”。我就向学生明确指出:这其实是一种“病”,并把“的”去掉,让学生多次品读。他们自然会发现:这几句话中,有“的”画蛇添足,没有“的”则显得语言更加简洁、更加干净。 第二,表扬激励。很多教师点评学生习作时,都不会表扬,一味找“茬”找错别字、找病句,甚至找不符合教师表达习惯的地方。如果这些方法沿用到“微作文”评价中,也一定会压抑学生写的兴趣。当然,表扬要注意方法。一是先贬后褒。如“你这篇习作叙事真实、情感细腻,但是一些语句还欠推敲”的评价语,虽中规中矩,也符合常理,但如果前后语序颠倒一下“你这篇习作虽一些语句欠推敲,但是叙事真实、情感细腻”。内容虽然一样,但后一种表达显然更加委婉,带给学生们感受也很不相同。二是留心细节。表扬具体到语句,比如“开头不错,直接抒情”或者“眼镜女一说很形象有趣”等等,重在让学生明白作文好在哪里。三是展示佳作。搜集质量较高的“微作文”,发到班级论坛、班级博客或班级QQ群。这种“发表”,就是一种肯定、一种表扬。当然,表扬的方式还有很多,原则是激趣为主、鼓励为主,尽量呵护学生对“微作文”写作的热情。 第三,凝聚合力。很多时候,对于学生来说,写一两篇“微作文”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写下去。这不仅需要依靠教师的鼓励,更需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家校形成合力。为此,我尝试了几种做法:一是给家长发喜报,告诉他们自己的孩子最近在写“微作文”方面有哪些进步,希望家长能进一步监督并促进孩子写日记写作文。二是建立班级QQ群,把家长邀请进来,与家长及时沟通,保持密切联系。三是引导家长支持孩子开博客,并教会学生使用手机拍照、配以文字说明等。家长往往都会积极配合教师的要求,对孩子的“微作文”写作提供便利。如一些家长一有时间就会陪孩子出去走走,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间,让他们有话要说;还有一些家长为了激发孩子的写作积极性,甚至给孩子开“稿费”。 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