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二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三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四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五篇:有余数的除法55页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和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得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22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谈话: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彩球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你告诉我彩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生说号码师回答。指3人。) 激趣: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也能像老师那样,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 【设计意图:用猜彩球颜色的情境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照应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一、通过猜谜游戏引入新课 二、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51.自主探索算法。 谈话:在上次的数学活动中,我们二2班的同学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听说咱们二3班的同学特别聪明,就拜托我来请教大家,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啊? 好。看,春雪小组的问题来了。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盘。提问: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每2个摆一盘是什么意思?用手里的学具摆一摆,指名说是怎么样摆的。 生自主列式,指名口答,师板书算式。 623(盘) 提问:6、2、3在这里分别代表什么呢? 预设:6是6个草莓,2表示每盘放2个,3表示3个盘子。小结6里面有3个2,就可以摆3盘。 【设计意图:此环节复习表内除法,除法的意义,为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索、交流、展示算法,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2.这个问题她们自己后来也是这样解决的。看,这是他们遇到的困难,出示情境图: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盘。提问:(1)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现在你还会摆吗?生自主摆。 (3)你发现了什么?(剩下了1个草莓)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如果没有人能写出,师边讲解题意边写算式。 723(盘)1(个)板书教读法。指名几人读再齐读。 3.小结: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这道除法算式里的“1”就是余数(在1下面板书余数)。 4.7、2、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余数表示什么? 预设:余数表示剩下的,多余的。多指几位学生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进行德育渗透:春雪小组的同学让我代替他们向你们表示感谢。 35.巩固练习:60页做一做的第1题。 10三、发挥想象,探究规律 1.欣悦小组和莺嫚小组的同学也来请教大家了。 他们的任务是要摆这样的正方形。 用4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师:真棒!下面同学们就来用小棒摆一摆这样的正方形,来帮助欣悦小组和莺嫚小组完成任务吧。 要求: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数量的小棒,请你们用手里的小棒一个一个地摆出这样的独立的正方形,并完成研学卡。 3.小组活动,师巡视以指导。 4.组织交流。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随着学生汇报幻灯出示 算式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 5.通过对比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从中发现余数可以是1、2、3,不能是4,不能比4大。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6.拓展,摆五边形和三边形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 7.当除数是6时,余数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认知差异和思维惯性,艺术地处理学生认识和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教学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5完成教材64页练习十四第1题。 五、总结收获,梳理知识 5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解决开始情境中的问题。(预留课下活动) 现在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吗?这就是与余数的应用有关系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七校 潘仁雪 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镇第七小学校潘仁雪 【摘要】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用竖式表达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关键词】 除法、平均分、除数、余数 【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选取了每个学生都熟悉的具体生动的情景主题图,力求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达到掌握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因而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要用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体写法学生较难理解。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算式的读法。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学会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要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1、通过大量实例,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只有“平均分”了,当数不够分时才会出现余数。)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在试商后,通过竖式计算,出现余数比除数小的情况,说明商是对的,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说明商肯定小了,就应再试商,直到计算后余数比除数小才对。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这种情况,说明商小了一倍,应在商的那个数上加1再除。 3、计算后在横式上要写上商,有余数的还要写上余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1)、复习表内乘法口诀。(2)、表内除法口算。 357=459=273=819=637=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在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内容?想到了什么?(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 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竖式的读法和写法。(列竖式:)155=3(组)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0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还剩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7)学生汇报。(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三、观察比较,探究概念1、探究关系,教学例3 师:如果只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 师:“剩下的1盆还够再分吗?为什么?那么“1”就是什么数呢?列出除法算式: 165=3(组)?1(盆) 师:添加一盆花后问:“现在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如果花的盆数是18盆、19盆、20盆、21盆、22盆、23盆24盆、25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列出算式: 155=3(组)165=3(组)?1(盆)175=3(组)?2(盆)185=3(组)?3(盆)195=3(组)?4(盆)205=4(组) 215=4(组)?1(盆)225=4(组)?2(盆)235=4(组)?3(盆)245=4(组)?4(盆)255=5(组)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算式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汇报 归纳出: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基本练习 聪明小博士:直接写出下题中的商和余数2、发展性练习粗心“马大哈”3、应用性练习4、思考性练习 五、全课小结 1、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注意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七校 潘仁雪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长乐市文岭中心小学吴玉明 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进行教学: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课堂时间上考虑,我决定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单独一课时进行教学,到第二课时再着力除法的竖式计算,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第三课时进行练习,第四课时再安排解决问题。在本课时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中,我一要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产生问题,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操作,从而明白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原因。二要注重让学生结合具体操作(画圈或摆学具)中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结合操作让学生体会试商的方法。 教学目的:1、在分盆花的情境中理解余数产生的原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初步学会试商的方法。 2、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余数的意义,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试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同学们,过几天就是红星小学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了,这不,三1班同学接到了摆盆花布置会场的任务,来,咱们也来出谋划策帮忙吧! 1、课件(二生对话形式)出示例1:我们先搬来了15盆花,摆花时按每5盆一组摆比较好看,请问可以摆几组? 问:(1)会解决吗?怎样列式计算? (2)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3)师用课件画圈演示,并小结:谢谢*同学帮我们做了下复习。是的,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就用除法来计算。 2、课件出示例题:我们又搬来了23盆花,还是每组5盆地摆,这下能摆几组?问:(1)你会列算式吗?能计算出结果吗? 预设:生如果不会,师佯装不信:刚才15盆花,大家很快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商是3,现在变成了23盆花,怎么就不会列式,不会计算了?我不信,你分给我看。 (让生图上圈分或用小棒圆片摆分) (2)师揭示:同学们,“有23盆花,每组摆5盆,能分几组?”和“有15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几组?”一样,都是用除法计算,不同在于:15盆花,每组摆5盆,正好分完,商是3;而“23盆花,每组摆5盆,摆4组后还剩余3盆,不够分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认识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除法算式来表示: 2354(组)?3(盆) (3)你能看懂这个除法算式吗?来说说它的每个数表示的意义。(你能懂得哪几个数的意义就说几个,不懂的让其他同学帮忙)再互相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 二、理解余数的意义,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红星小学的三1班同学聪明又能干,很快又搬来了16盆花,这下,小东自告奋勇由他来分组摆,他是这么分的,我们来看看他分得对不对:(课件出示算式) 1652(组)?6(盆) 问:你对他的分法有什么看法吗?请生上台画圈解释,引导学生明白:余6盆就还可以再分一组,可见商2是不对的。 改正算式:1653(组)?1(盆) 2、那如果是17盆花、18、19、20、21盆花,还是每组5盆地摆,能摆几组,余几盆?你会算吗?看谁算得快(举手回答形式)。课件列出以下算式: 1553(组) 1653(组)?1(盆) 1753(组)?2(盆) 1853(组)?3(盆) 1953(组)?4(盆) 2054(组) 2154(组)?1(盆) 2254(组)?2(盆) 2354(组)?3(盆) 2454(组)?4(盆) 2555(组) ? 师佯装奇怪问:这些余数真有意思,有1、2、3、4,怎么就没有5,没有6、7、8等等呢? 引导学生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不做余数就还可以再分。 3、如果我是每组摆7盆花,猜猜余数不可能是几,可能是几。 4、交流:要怎么想才能快速定出这个商,而让余数一定会小于除数呢?(引导学生在用画圈、摆学具的方法中提升到用口诀试商的方法,在对话交流中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三、练一练。 1、课本练习十二第1、2题,分分填填后交流反馈。 2、它们算得对吗? 1734?52445?42564?1 3、到主题图中找数学信息,列出用除法计算的式子,集体讲评。 四、联系生活:生活中你见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事例吗? 五、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玩“猜一猜”的游戏,出示“正方形”模型问:这样的正方形是由几根同样长的小棒围成的?如果有5根小棒,围正方形,会出现什么情况?8根呢?依次用课件展示,考考同学们:如果有一堆这样的小棒呢?大胆猜想:板书学生猜想的结果。上课 一、创设情境 学校马上要举行广播体操比赛了,准备用鲜花布置赛场,想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 二、新授 1、请同学上台分小圆片,再问他分对了吗?分成了几组?3组,板书“正好分完”请同学们根据他分的结果,列出算式表示:623(组)请同学说明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数?像这样的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叫平均分。再请同学上台分7个小圆片,讨论剩余的1个能不能分?怎样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像这样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部分,就不是正好分完,板书“有剩余”。 列出:723(组)?1(盆)引出课题有余数的除数 同学们,我们把赛场布置好了,能不能帮老师分一分比赛的小奖品呢? 2、分一分的练习汇报展示结果 同学们真了起,不仅帮助了老师,还学会了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余数和除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3、动手摆小棒并列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汇报,并用课件展示结果:842(个) 942(个)?1(根)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请学生类推出13根小棒摆的结果, 并说出为什么?1343(个)?1(根)接着问14根,15根的情况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4、观察分析除法算式中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得出:余数除数除数余数 师问:余数能不能等于除数呢?能不能大于除数呢? 是不是只有在摆正方形,除数是4的情况下,余数才比除数小呢?我们要不要验证一下?下面是老师摆了五连形的记录结果。 5、出示摆五边形的记录结果,请同学们观察算式。进一步明确 余数除数再让同学想摆三角形的时候,余数可能是几?再出示除数是3的除法算式,加以验证。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无论除数是几的情况下,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填一填2、选一选 ?8 a: 7b:6c: 9d: 3、终极挑战 分让学生发散性思维。 四、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正好分完有剩余 62=372=3?1 余数 教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思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请了28位同学来这里上课,请大家仔细观察,我是怎样给你们安排座位的呢?(教师将学生安排6人一组坐4组,还有一组坐4人) 生1:老师把我们28位同学每6人分为一组。 师:每个组都是6位同学吗? 生2:不是,是6人一组的有4组,还有一组坐4人。 师:说的非常好,那么谁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列出一道算式呢? 生3:286=4(组)?4(人)(教师板书) 师:对,我就是把28位同学每6人分为一组,28里有4个6,所以6人一组的坐4组,最后多余的4人坐第7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一些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出示例题。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喜欢)说说体育课上老师组织我们开展过哪些精彩的体育活动?(跳绳,丢沙包,打篮球。)三(一)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解答,我们一起来看是什么问题,看谁愿意帮助老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请学生观察主题图,说出在图中了解的数学信息) 生: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师:说的很完整。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想好了再举手。(独立思考)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生:用除法来计算。 师:为什么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三(一)班有32位同学,每6人为1组,就用32除以6,就可以得到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三(一)班有32位同学,每6人分为1组,要求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6. 师:对,32里面有几个6,就有几组,算出多余的数就是还多几人。现在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解决问题? 生4:三(一)班有32位同学,每6人分为1组,要求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6.32里面有几个6,就有几组,多余的就是还多几人。 师:你说的可真棒。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迅速地在作业本上做出解答,我们比一比,谁的书写最漂亮。(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请3位学生到黑板上做,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326=5(组)?2(人)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师:同学们看,他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你们看,他在商和余数的后面都带上了什么?(单位)对,那他带的单位对吗?说一说理由。 生5:他带的单位是对的。因为把32位同学,每6人分为1组,32里面有5个6,就是5组,所以5的后面就带单位“组”,多余的2就是多的人,应该带单位“人”。 师:你说的可真好,老师和你的想法也是一样的。下面就来看看我的解答吧!(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 例题延伸:现在体育老师临时想改一改分组的情况,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平均每组几人?还剩几人?)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2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比较这道题跟刚才的例题有什么异同? (!)相同:算式相同,结果相同。 (2)不同:单位不同,答话不同,意义不同。 (二)联系实际,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师:同学们真棒,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片(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赶快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吧! (学生互相说图中的信息后,再汇报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