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理性思考.doc_第1页
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理性思考.doc_第2页
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理性思考.doc_第3页
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理性思考.doc_第4页
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理性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理性思考 苏祖庆,杨剑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对流动人口统计的指标项目较少,造成地方城镇化的人口预测存在较大的误差。目前,规划人口预测中又被植入了土地财政等因素,造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的规划人口严重脱离实际。剥离财政因素,用建设用地指标协调人口进行预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使城市建设能够理性的落实,转移人口能够有效的融入城镇。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口预测;建设用地指标 RationalThinkingonthePopulationPredictionofUrbanPlanning SuZu-qing,YangJian (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10) 【Abstract】Lackingindexprojectsofthefloatingpopulationstatisticsinthenationalcensusdatacausedgreaterrorsinthepopulationpredictionoflocalurbanization.Atpresent,populationpredictionwasimplantedtheLandFinanceintheperiodofurbanplanning,andthencausedaproblemin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NewDistrictpopulationdatawasdivorcedfromrealityseriously.Strippingfiscalfactors,onemethodthatcoordinatingpopulationpredictionwiththelandindexforconstructionhaspracticalguidanceintheperiodofurbanplanning.Itcanalsomaketheconstructionbeimplementedrationally,theimmigrantsintegrateintourbaneffectively. 【Keywords】PopulationPrediction;UrbanPlanning;LandIndexforConstruction 1.引言 (1)xx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总人口约13.6亿(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口)。xx年4月河北日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证实,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到34亿(规划年限为2020年)。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还能容得下1倍的人口。根据相关研究,我国总人口在2020年将增长到13.76亿,2050年将增长到14.2亿。由此可见,规划严重脱离实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孟庆轩认为,仅靠人为意志,城市难以建成,新城扩张规划盲目。 (2)根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45亿,人户分离人口达到2.89亿,跨市迁徙人口比例达到84.8%。从我国农村土地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来看,这些迁徙人口必然流向城镇。做大人口“容器”城镇是每个地方政府应当落实的工作,如何平衡人口规模的“度”需要一个动态的制度设计。 2.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1)全国各个地区在进行人口预测时,采用的均为地方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因此,有必要对其准确性进行分析。 (2)中国统计年鉴(xx)的人口统计方法为:逢“0”年份进行全国人口普查,逢“5”的年份进行1%人口抽样调查,其余年份进行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量约占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这种分层级、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方法具有宏观的严谨性。但在调查流动人口时,制度方法亟待完善。 表1人口规模预测的主要方法统计表 名称预测方法适用地区备注 综合增长率法以预测基准年上溯多年的历史平均增长率为基础,预测目标年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地区。对于新建或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的城镇则不适用。 时间序列法对历史人口数据的发展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直接预测规划期人口规模。有长时间的统计,人口数据起伏不大,发展趋势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地区。 增长曲线法用模型来描述人口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从以往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再进行预测。适合于较为成熟的地区,不适用于新建城市或者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地区。有多项式增长曲线、指数型增长曲线、逻辑(Logistic)增长曲线和龚珀兹增长曲线等。 职工带眷系数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预测城市人口。适用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成后的城镇人口。 劳动平衡法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目前实际很少使用。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 (3)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实施方案和我国现有的人口统计指标体系中,关于流动人口统计的指标较少。其中仅涉及到“居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和“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普查项目,这些均属于对外来人口的统计,对“本户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人数”的外出人口的普查项目较少。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初步数据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数据差距较大,在第五次人口普查进入登记阶段后,又追加了人口流动统计指标,但从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统计指标解释模糊、指标之间关联性较差、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表格设计繁琐,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对流动人口资料的实际需要。1%的人口抽样调查更没有关于人口流动方面的项目。 3.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1)地方具有自身特点,其城乡人口发展特征也有一定规律,人口规模预测时,均需实事求是,避开盲目扩张的路线。对规划人口预测的方法进行归纳,可以理性判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的适用情况(见表1)。 (2)从上表可以看出,适宜我国新城新区建设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空缺(除了职工带眷系数法可预测工矿城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部分人口数量还需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决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国新城新区的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和基础数据令人深思。这其中包含一种与传统方法不同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实际是一条解决政府财政难题的思路,即以卖地收入平衡财政支出,以用地规模推算人口规模,以产业、劳动就业等再平衡。这是一种市场与计划相互并存下产生的以建设用地规模折算人口的方法,其科学性值得思考。 4.对规划人口预测的思考 (1)人口膨胀、粮食安全带来了18亿亩耕地红线,生态文明建设、林地保护等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建设用地严重稀缺。因此,我国总建设用地规模有一个上限。从人口流动方面思考,各个地方城镇的发展是有较大弹性的。每个城镇根据自身的土地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划定建设用地规模红线后,人口规模则变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城乡建设转向为有刚性的弹性发展。 (2)城乡人口的发展受到资源禀赋、生育政策与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发展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资源禀赋是一个地区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有其特定的限制条件,土地承载力就属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城乡规划中对人口规模的预测可根据土地使用计划进行计算。预测过程中宜将老城区与新区的人口规模分开预测,以建设用地指标挂钩规划人口规模,使土地财政换算的用地规模、人口规模预测理性化。 (3)“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城乡发展的效果还依靠有力的法律、法律执行力,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需要根据人口来定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外来人口的指标,使流动人口挂钩流动指标,对于人的发展较为有利。 5.结语 “推力”与“拉力”的组合拳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可以看作是就业供需的表现。农村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其教育水平、技术水平是城市化过程中消化这些人口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人口流动将形成全国人口大洗牌的局势,“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处理好人口、土地、财富的关系,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举足轻重。在规划人口预测时,需要协调土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xx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xx,10. 2参见:zuoye.baidu./question/31970ef4aab8afe0739a7846e56c0962.html. 3同济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