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综合考点五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综合考点五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综合考点五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时间:90分钟)班级:_ 姓名:_一、基础练习。(共30分)1. 查字典,填空。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字的页码读音丽_光_及_民_2. 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词。一张张(纸条) 一只只_ 一块块_ 一把把_一(杆)秤 一_笔一_树一_鸟一_鱼塘 一_石桥高兴地(说) 满意地_ 轻轻地_ 仔细地_(雪白)的小花_的头发 _的地毯 _的风筝(弹)钢琴 _图画 _纸船_围棋 _二胡 _铁环(冷)得直发抖_得直打转 _得直冒汗_得直咬牙3. 将下面的生字分成三类。(写序号)眨 鲨 啃 鲫 瞅 鲤 叫 瞄 喊 瞰1._2._3._4.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哀号_(ho ho) 当_(dng dng)作铺_(p p)路 盛_(shng chng)饭纳闷_(mn mn) 难_(nn nn)忘弄_(nnglng)错 光泽_(zh z)星辰_(chn chng) 羚_(lng ln)羊5. 拼一拼,写一写。chun dinng shzhn xinsng bixing modu wu_6. 看拼音,写词语。chun ditng zhnghung ygu zpi liyu pio_shng fnf ziji mngzhn biqing byn c_7. 看拼音写词语。 阅读就是倾听文字的声音。在倾听中我们看到草原儿女jnpio di w_地飞奔而来,看到ch zyn hng_中的wn r _一笑,在倾听中我们j ju_童年的纯真和美好,感受人与人之间深厚的qngyi _。8. 写同音字组词。chn _光 _旧 _底 灰_w _术 _个 _蹈 队_yng _表 _树 牛_海_9. 补充词语。一_无边 生_勃勃 笨_笨脚眉开眼_ 视而不_ 碧_如洗10. 一般来说,我们把_、_、_、_这四部古典长篇小说叫做“四大名著”。二、综合练习题。(共30分)1. 抄写词语 壁画 引人注目 精美2. 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面的生字。孤 旅 察 绒 荒3. 写出屋子上写的词语。4. 抄写词语。 翻阅 如饥似渴 允诺5. 用钢笔描红。 额 赴 裕 贡6. 用钢笔描红。诠 释 坍 塌 攸 撼7. 用正楷字书写语句。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8. 抄写词语 躲过 大怒 恋战9. 书法展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0. 抄写词语。 深渊 凝视 履行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他们不但是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1)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复杂_ 痛苦_ 矮小_ 战争_(2)用“简单”写一句话。(3)找出画的内容。(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岔路失羊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 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 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西一棒槌(chu)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1)结合句子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老:A陈旧的 B年岁大 C经历长,有经验 D跟“嫩”相反E长久 F经常,总是 G极,很 H加在称呼上又不是老师您的。_老是东一?头,西一棒槌的。_革命老干部是国家的财富。_这是一座老房子了。_他老远就和熟人打招呼。_(2)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3)读句子,回答问题。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闷闷不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闷闷不乐”?)(4)“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头,西一棒槌(chu)的,不也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写作题。(共20分)1.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节日、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等都各不相同。本次习作,我们就来对独具特点的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