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 华东师大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希腊罗马上古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希腊文明的渊源,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2.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及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评价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认识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投影仪,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有关图片、文字材料、录像片)学生:搜集整理材料,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奴隶制状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温故知新:说出大河流域的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2.总结学生回答的情况后,教师承上启下,讲授: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引入新课互动1:1.教师首先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上古文明,而古希腊文明被看成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分为爱琴文明时期和奴隶制城邦时期。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位置3.学生结合地图,阅读教材思考:与今天的希腊国家版图的不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地在哪?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4.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答出: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中心是克里特岛、迈锡尼5.及时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后,教师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爱琴文明衰落后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6.教师首先解释一下城邦的含义: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不同。设问: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7.要求学生在古希腊地图上找到斯巴达和雅典两个重点城邦,结合古代希腊社会生活图感受雅典城邦的繁荣,并阅读教材,归纳二者的特点,发表自己的观点8.教师强调:斯巴达崇尚武力,社会俨如大军营,而雅典经历多次改革,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彪炳于史册,特别是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互动2:1.播放多媒体课件,讲明:伯里克利他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展示伯里克利图片,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有何影响?、有何局限性?、如何评价伯里克利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2.充分利用教材P1516页,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后,畅所欲言,阐明观点3.教师点拨: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它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激发了公民自由开拓的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4.向学生展示课本中的材料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加深印象,活跃气氛,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5.教师将中外史结合,结合中国历史上专制制度同雅典的公民参政进行比较,简单指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互动3: 实践链接,各抒己见: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思路引导: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教给学生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只要论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要尽力地去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互动4:1.翻译英文谚语: Rome masnt built in A day. 转意为: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结合本课,即“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那罗马城是怎样建成的?引入第二个文明古国:古罗马2.启发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讲述罗马建成的故事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指出古罗马分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509年(中国的春秋末期),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那么,罗马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呢?4.指导学生结合提纲,阅读教材P16-19,整理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5.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成果6.教师及时评价,归纳,出示投影,引导学生对照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修改完善: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30年)地跨欧亚非三洲(2世纪初)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7.教师重点点拨:(1)引导学生介绍布匿战争经过,并点出“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的含义。(2)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3)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内因是经济衰退、人民起义、外因是蛮族的进攻,其中内因是主要的,它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4)教师适当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指出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千年。互动5:1.教师讲解:现在有许多西方的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与哪一宗教有关呢?引入基督教2.出示导纲,学生自主探究:A.早期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地点、经典B、基督教早期教义的转变及原因 C、罗马帝国宗教政策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D、基督教何时定为国教3.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点拨:1.罗马帝国于392年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对宗教政策由镇压转为扶植利用,原因是教义的转变。2.早期教义倡导人人平等.患难相恤.正义必胜,后来转变为逆来顺受.精神忏悔. 希冀来世,原因就是有产者和上层人物相继入教3.说明宗教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课堂小结】 1.启发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分知识与能力方面)2.教师归纳: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知道了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学习了古罗马奴隶制产生、发展和走向衰弱的过程,这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的序幕正徐徐拉开。【板书设计】 时间:前21世纪前12世纪 起始:爱琴文明 中心:克里特岛迈锡尼西 方 文 明 古希腊 斯巴达:崇尚武力城邦时期 雅 典:民主政治(核心、全盛、影响、局限性) 建立: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 性质: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强盛: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古罗马 建立:前30年、屋大维 强盛:地跨欧亚非三洲 罗马帝国 分裂:(395年) 东罗马帝国1453年 西罗马帝国476年【课堂作业】1.希腊的早期文明爱琴文明以_为中心,后来又发展到_2.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罗马同_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_。3.20xx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中,奥运火种是来自被誉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 )A埃及 B巴比伦 C希腊 D印度4.下列对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5.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的说“假入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6.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参照范例的西方古国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雅典 D罗马帝国 7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 ) A. 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凯撒 D.屋大维8.史料分析: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同北欧、印度与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回答:1.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哪一国家?2.这一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何时灭亡?9.识图说史:1.该图是古希腊_(填城邦名)的著名政治家_2.他当政期间该城邦民主政治状况如何?参考答案:1.克里特岛、迈锡尼2.迦太基、布匿战争3.C 4.D 5.B 6.C 7.D8.罗马帝国、内因是经济衰退、人民起义、外因是蛮族的进攻,其中内因是主要的,东罗马帝国灭亡于1453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于476年。9.雅典、伯里克利、雅典的民主政治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 影响: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局限性: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教学反思】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本课的设计思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把“教材”转换为“学材”,想方设法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将传授“教材”改为引导学生对“学材”的学习,大胆拓展教材,引入活水,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提供的材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