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手法 把握情感——高考古诗鉴赏题指津_第1页
找准手法 把握情感——高考古诗鉴赏题指津_第2页
找准手法 把握情感——高考古诗鉴赏题指津_第3页
找准手法 把握情感——高考古诗鉴赏题指津_第4页
找准手法 把握情感——高考古诗鉴赏题指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找准手法 把握情感 高考古诗鉴赏题指津 找准手法 把握情感 高考古诗鉴赏题指津 作者 /段香转 陈伟伟 近年高考中的古诗鉴赏题,“分析表现手法”和“分析情感”两类题型呈上升趋势。 2016 年全国各地的 40 道古诗评析题中,“分析手法”试题 12 道(修辞手法 5 题,其他手法 7 题),“分析情感”试题 19 道,这两类试题共占试题总数的 78%。这表明在“考纲”规定的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方面统称“思想情感”)五个古诗鉴赏考查点中,“手法”与“ 情感”已成为命题的核心点。 总的来说,“手法”和“情感”这两个考查点在古诗中主要有三种关系链: 一是“手法 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 情感”链。即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衬托、对比、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2 / 5 来描摹形象,在所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中寄寓自己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 如: a.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b.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二是“手法 情感”链。即指各种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缘景抒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如: a.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b.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三是“题材 手法 情感”链。古诗按题材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爱国诗等,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这几类古诗在运用手法和抒3 / 5 发情感 上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咏物诗。采用的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常用的情感术语如“高洁超逸、坚贞孤傲”等。 2.咏史诗。此类诗采用的主要手法是“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常用的情感术语为“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孤独惆怅、骄奢淫逸、功业无成、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等。 3.思乡诗。常用的手法是虚实结合。常用的情感术语如“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孤寂落寞”等。 4.送别诗。常用的手法是借景抒情。 ()常用的情感术语如“依依不舍、怅然若失、诚挚关怀、情深意笃”等。 5.边塞诗。主要手法是对比衬托。常用的情感术语如“思念亲人、从军报国、视死如归、苦闷彷徨”等。 6.田园诗。主要手法是借景抒情。常用的情感术语如“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超然物外”等。 4 / 5 7.爱国诗。主要手法为直抒胸臆和用典。常用的情感术语如“赞美山河、抗敌复国、收复失地、壮志未酬、洗雪国耻”等。 因此,古诗鉴赏题的复习备考,首要任务就是把上文关涉表现手法和情感三个知识链中的“手法”和 “情感”术语整理出来,并做到清晰理解和准确记忆。“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准确理解和积累记忆手法术语与情感术语是古诗复习备考的关键。另外,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前提。做此类题目时,运用“两看一定”法可以保证古诗鉴赏审题的准确性。“两看”,是看清题干中规定的“角度语”和“范围语”;“一定”,是判定试题是分析手法和分析情感中的哪一子类型。如 2016 年福建卷第 6 题的第小题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由题干中的范围语“三四两联”,可知这是分析“借景抒情”手法题,而且是分析“虚 写之景”。综合上述“两看”,可以准确判定这是一道分析诗歌局部的“借景抒情”手法的题目。 当准确定位好试题子类型后,就可以按照分析手法和情感各自不同子类型的答题步骤作答了。古诗鉴赏题重在考查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筛选整合信息能力。结合诗句写分析语时,既可简洁解释诗句意思,也可在自己的分析语中使用5 / 5 原诗关键词语。比如 2016 年四川卷第 13 题的第小题,要求分析诗中“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在参考答案的分析语中,对前两组对比运用了简释句意法分析,而对第三组时间上的对比则 运用了原诗关键词。由此可见,综合运用简释句意法和选用原诗关键词语来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