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25例分析.doc_第1页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25例分析.doc_第2页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25例分析.doc_第3页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25例分析.doc_第4页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25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125例分析 王永新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影像一科,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摘要目的探究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儿科xx年1月xx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125例,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其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所有患儿整复成功率、不同套叠部位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5例患儿中,术后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三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分别为:80.80%、7.20%、5.60%、93.60%;术后穿孔、肠管坏死、脱水、休克并发症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分别为:2.40%、1.60%、0.80%、0.00%、4.80%;横结肠、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盲肠及肝区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横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3个部位的成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套叠的治疗,空气灌肠法具有经济、方便、设备要求低、成功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临床效价较高。 关键词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分析 R574A1674-074(5)01(c)056-02 作者简介王永新(1975.10-),男,云南版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诊断胸部,乳腺癌等。 小儿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3个月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1。有关资料显示,新生儿发生肠套叠的现象十分罕见,大部分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12岁期间,有研究认为其发病率有性别之差,一般男孩多于女孩,肥胖者多见,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且常伴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2。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原发性较为常见,依其套入部位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和多发型3。该研究主要通过对xx年1月xx年2月期间125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观察其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探究讨论空气灌肠术在肠套叠治疗中的临床效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125例,男79例,女46例,平均年龄(2.170.54)岁,病程均48h,平均病程(16.324.95)h。其中表现为腹痛的患儿97例,呕吐87例,血便76例,腹部包块54例,哭闹109例,发热31例。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检查显示不同套叠部位例数分别为:盲肠84例、肝曲结肠21例、横结肠8例、脾曲结肠6例、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2例。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WHO最新制定的小儿肠套叠诊断标准,且不合并其他任何急慢性疾病。 1.2方法 1.2.1操作前准备治疗前行常规胸腹部透视/摄片,以排除肺疾及膈下游离气体,观察患儿有否肠梗阻征象,排除穿孔以及肠梗阻,结肠内软组织包块等肠套叠特有影像,再次确诊肠套叠4。 1.2.2操作仪器JS818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意大利VDR2000型数字化X线机。 1.2.3操作方法肠套叠诊断成立后,将患儿取侧卧位,家长或工作人员固定其肩部和大腿根部,FOIey氏双腔气囊管,末端涂抹石蜡油,经肛门插入,深度为46cm,用50mL注射后,将其与灌肠机连接。作为小儿肠套叠整复术来讲,注气得压力大小及是否恒压较为关键,使用压力一般为715kPa,从低到高,持续向结肠内注入空气,同时在X线透视下观察气柱前端运动情况和气柱前端突向充气结肠的软组织块影特征(图),以防止急性肠套叠复位中出现穿孔整复。逐渐提高灌肠压力并稳定在9.313.3kPa(70100mmHg)。在X线机透视下观察上述肿块由远端向近端的移动情况,肿块是否消失,大量空气是否经回盲瓣进入回肠,以判断肠套叠整复与否5。 1.3观察及评价 行空气灌肠整复术后,观察手术一次性成功率、二次手术成功率、三次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包括嵌顿肠管坏死、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脱水、电解质失衡和中毒性休克)发生率。同时观察不同套叠部位的失败率。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2检验,检验标准=0.05。 2结果 2.1术后成功率评价 术后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三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分别为:80.80%、7.20%、5.60%、93.60%,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评价 术后穿孔、肠管坏死、脱水、休克并发症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分别为:2.40%、1.60%、0.80%、0.00%、4.80%,见表2。 2.3不同套叠部位失败率评价 横结肠、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盲肠及肝区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横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均较高,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病因及机制讨论 对于肠套叠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肠息肉、肠肿瘤、肠畸形、腹型紫癜致肠壁水肿增厚均能有法肠套叠。但有研究表明,某些触发因素可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如饮食改变、病毒感染和腹泻等,除此之外,梅毒的感染也可引起末段回肠集合淋巴增生,局部肠壁增厚,甚至凸进肠腔,构成肠套叠的特点,加之肠道受梅毒高然后蠕动增强而导致肠套叠6。在肠套叠中,回盲型最为常见约占50%60%,回结型约占30%,回回结型约占10%,小肠型和结肠型较为少见,而回结肠套叠和小肠型肠套叠同时存在称之为多发型肠套叠7。 3.2治疗方法讨论 急性肠套叠是一种危机生命的急腹症,手术治疗应应用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的患者,而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X线透视辅助下进行空气、水压、钡剂灌肠整复法相关研究显示,空气灌肠法在肠套叠的治疗成功率高于90%,该技术与开腹手术整复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方法简便、快捷,可避免因手术造成的创伤及麻醉并发症,避免了患者发生肠粘连等手术并发症,家长较容易接受,且患儿恢复快,医疗费用低,治疗期间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肠套叠的部委级套入的大小,复位发生穿孔时,空气对腹膜刺激小,对腹膜腔造成的感染可能性比液体灌肠小临床实用价值较高。该术式适应症包括:(1)病程48h。(2)全身状况良好,腹部不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3)无腹膜刺激征,X线腹部平片未见多数液平面。(4)套叠头部未达脾曲,肿物硬而张力较小。(5)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小肠型套叠8。其复位成功的表现为:拔管后肛门排除大量带臭味的黏液样血便和黄色粪水,患儿通知哭闹及呕吐,腹部平软包快消失,给予0.51g活性炭口服,68h候有碳末排除。该研究对12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实行空气灌肠法治疗,其结果显示,术后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三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分别为:80.80%、7.20%、5.60%、93.60%;术后穿孔、肠管坏死、脱水、休克并发症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分别为:2.40%、1.60%、0.80%、0.00%、4.80%;横结肠、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盲肠及肝区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与横结肠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曲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失败率均较高,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空气灌注法进行肠套叠整复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而对于不同部位的肠套叠,该技术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认为盲肠、肝曲结肠及横结肠部位的套叠成功率较高,而脾曲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肠套叠整复较为困难,失败率高达50%左右,王俊、胡汉金等人9对13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整复进行了相同研究,其结果显示套头位于肝曲近侧者、横结肠中段至脾曲者和降结肠至乙状结肠者的整复率分别9756%、8750%和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该研究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了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部位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而越是靠近肠道下端的肠套叠,其整复失败率越高,操作应更加慎重,或选择其他更为直接有效的整复方法。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10上结合该试验不难看出,虽然空气灌肠整复法在治疗盲肠和肝曲回肠套叠效果较好,成功率极高,但目前对于横结肠、脾曲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成功率较低,相信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该技术将更为成熟,适应范围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赖明哲,黄圣余,陈群林,等.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体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xx,35(30):33-35. 2朱晓敏,黄益民,张亦鹏.间苯三酚在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xx(24):4579-4580. 3胡宾,曾秀琼,王平,等.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54例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xx,21(11):261-262. 4刘玉献,徐步存.小儿肠套叠47例临床治疗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xx,19(5):90-91. 5李齐云.200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xx,13(8):944-945. 6卢贤映,黄河,高群,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3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xx,16(10):771-773. 7龙雪峰,李强辉,陈小勋,等.小儿肠套叠364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xx,35(3):331-332. 8燕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