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心得.doc_第1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心得.doc_第2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心得.doc_第3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心得.doc_第4页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心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心得 自从做了中学语文教师以来我最愿意讲的课文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每次讲鲁迅的作品都会令我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一种教者、听者与作品之间的生气勃勃的精神交流而往往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有可能超越这个职业本身所决定的、也极难避免的琐碎和“匠气”体会到它所蕴涵的精神的意义 这学期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是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曾经选作课外阅读的材料不过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篇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考虑之后决定用讨论的方式来教 我先启发学生:“阿长”这个人物曾经在篇文章里出现过一个学生说在以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她给鲁迅讲过美女蛇的故事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给你什么印象”“她知道一些希奇古怪的事儿还有点神秘兮兮的”我笑着赞许 我告诉学生在鲁迅一生中阿长即长妈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而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我让学生自己认真读全文边读边用铅笔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孩子们十分踊跃抢着举手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大致可归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常识性的诸如“什么叫门房”“为什么不说吓死了而说骇死了”“为什么长妈妈管鲁迅叫哥儿”“为什么晒裤子的竹竿底下不能钻过去”“谋害隐鼠是回事”“什么叫石印”“郝懿行疏意思”“什么叫过继”等等我先让学生解答实在答不上来的再由我来解答比如“骇死了的骇字”我以为是绍兴方言的缘故;因为我是浙江人略知道点绍兴话但像“郝懿行疏”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也不大清楚课本后面只有关于“郝懿行”其人的解释于是便让大家一起查字典(我平时要求他们每天带字典)我也查结果查到“疏”是“分条说明的文字”至于“谋害隐鼠”事件我告诉他们自己课外去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文其中便有关于“隐鼠事件”的解释 最有趣也最能看出他们理解力、想象力特点的当属后一类问题即对课文内的理解比如一个学生问“题目为什么不叫长妈妈与山海经这样不是更尊敬些因为文章中提到鲁迅只有憎恶她时才叫她阿长”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争着回答有说“长妈妈”的称呼太普通不如称“阿长”有趣;有说叫“阿长”更亲切;还有认为叫“阿长”是代表周家人对她的称呼等等我一一予以肯定称赞他们体会得很好各有道理不过我补充说称“阿长”更体现“长妈妈”的特点也更能表达鲁迅对她的感情而且富有幽默感还有学生问文中那个远房叔祖的太太晒衣服的时候为什么要“愤愤地咒骂死尸!”马上有学生回答说这里的“死尸”是“不中用”的意思是骂株兰的枝条连一根竹竿都经不起你们体会一下这里是不是还有“讽刺这位太太的意味”我启发道还有一个学生读得很仔细他问长妈妈把洪秀全军和土匪强盗都混在一起叫做长毛这跟他们历史课本上说的好像不太一样我先夸他这个问题提得好然后解释说这是因为长妈妈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她分不清;另外当时的太平天国军队确实也有滥杀无辜的现象弄得百姓很害怕在长妈妈眼里自然就把他们混为一谈了他们的问题虽然天真但仔细一想都自有其道理像关于“长毛”的问题其实还牵涉到历史观对太平天国的历史评价如果不是让他们自己来提做老师的恐怕很难想到 这种方式的讨论使学生的兴致大涨有些平日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也主动举起手来其中有一个学生提了一个关涉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好几个学生纷纷举手有学生说因为前头已经说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并且还进一步解释道:这里的“伟大”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神力”是指她能够做成功还有学生说因为鲁迅“渴慕”山海经长妈妈替他买到了所以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而有一个学生说得特别好他说小孩子很天真说话本来就喜欢用一些很夸张的词我夸奖他们领悟得好对我也有启发这就叫教学相长不过我还补充了一点:这是从儿童的眼光来看大人我启发他们: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全班只有两个学生举起手来我定睛一看不由得乐了原来这两位都是班上的宝贝一个几乎从来不好好听课总是静悄悄地坐在教室后排低着头自顾自地不知忙些什么他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站起来很认真地说他小时候认识一个疯子是他家的邻居那时一般人家还都没有电视机每次那疯子说什么时候下雨就果然什么时候下;说什么时候刮风就什么时候刮灵验极了他觉得这个疯子很有“神力”另一个孩子说的跟他差不多只是那人是一个瞎子却居然能够用手在空中那么一撩就逮住一只蝴蝶我表扬了他们两个还建议他们可以拿这件事写一篇日记可等到下了课我再去细问他们的时候第二个孩子却说他是编的 还有一些纯属孩子式的问题一派天真烂漫比如有一个学生不解地问阿长是怎样买到山海经的她不是不识字我灵机一动反问说“你们来想象一下阿长是怎样才买到山海经的”我让他们用小组讨论的方法一起来想象这个过程:阿长怎样向别人打听又怎样一次次地碰壁遭人奚落她又是怎样地不甘休最后终于大功告成于是乎教室里人声鼎沸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只听见整个教室里一片“阿长阿长”的声音忽然有一个小组吵吵了起来还听见他们喊:“问老师去!”我过去一问原来他们在争论买山海经的钱是谁出的这可是个大难题!我一下子懵了想了想说应该是阿长出的吧因为鲁迅事先并不知道阿长会去买书的 当然其中也有问得比较深的或者说带有那么一点学术气的问题比如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黑暗意思地母又”他的问题还真把我考住了因为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说人死了要到阴间的阎罗王那里去报到那里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去处可这里的“黑暗”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想了想解释道这里的“地母”可能是借用了西方神话中的大地母亲的说法而“黑暗”是指地底下是黑暗的不过我又对他们说这个问题我可以再向鲁迅研究专家去请教也许他会有更满意的解释 那天中午我打电话给北大中文系的教授钱理群先生他听了先是一愣大概从来没有人向他问过这个问题吧然后他说有可能是采用了西方神话中关于大地母亲的说法“你稍等一下我去找一点资料”他一会儿便找出来了说:这是一首流传在湖北神农架地“区的古代民歌题目叫黑暗传我念一段给你听 先天只有气一团黑里咕咚漫无边有位老祖名黑暗无影无踪无脸面 那时没有天和地那时不分高和低那时没有日月星 人和万物不见影汪洋大海水一片到处都是黑沉沉 他接着说:可见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于地“母的这样的人物”至于文中的“黑暗”他建议你可以“让孩子们一下小时候跟母亲一起睡觉睡在母亲身边时是不是有一种黑暗的感觉”我脑海中一闪接口道:人在出生之前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也是处在“一片黑暗中的”“对只有当他发出第一声哭声时才冲破黑暗来到人间实际上人是生于黑暗又归于黑暗的”“那么这里的黑暗并不像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象征着邪恶、恐怖而是意味着安宁和归依”“可以这么说吧”他赞同道 第二天我把与钱先生的讨论告诉学生他们用惊奇、兴奋的目光望着我我知道在他们中间有些孩子听懂了有所领悟了;有些半明半昧的;而还有些仍是茫然但这都不要紧只要他们的心灵曾被这样一种充满人性之光、人情之美的文字沐浴过他们就不会一无所获将来在某一个时候碰到某一个机缘再与这篇文章相遇时他们也许会恍然领悟的人生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机缘一个人的读书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第二节课上我让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表达鲁迅对长妈妈感情的句子和最感动自己的地方体会其感情的变化流动为了帮助学生领悟我还在黑板上画出展示其变化轨迹的板书之后我带着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的重要段落尤其是课文最后一段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最后一句犹如裂帛似的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