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doc_第1页
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doc_第2页
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doc_第3页
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doc_第4页
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 刘敏惠1,郝一沁2* (1.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云南昆明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处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SCI作为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重要分析评价工具,已经成为科学研究效率定量评估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以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历年收录的论文数量、文献类型及语种、发文的合作机构、论文的学科分布、载文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学校的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提供一个量化的客观评价依据。 关键词:sci?e;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科研绩效 :G250.252文献标志码:A:1004-390X(xx)03-0055-05 :xx-03-09修回日期:xx-04-05网络出版时间:xx-06-0220:22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校专利产出与科技创新能力分析(xxY459)。 作者简介:刘敏惠(1967),女,山西沁源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信息检索与利用研究与教学。 *通信作者:郝一沁(1964),女,山西沁源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网络出版地址:/.ki./kcms/detail/53.1044.S.xx0602.2022.008.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xx9(3):55-59:/xb.ynau. ISSN1004-390X;53-1044/SE-mail:ynndxbskqq. DOI:10.3969/j.issn.1004-390X(s).xx.03.01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创新,办学水平、科研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科技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高校已将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科研绩效定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xx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共20.41万篇,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中,8成产自高校,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的论文中,也有8成出自高校。教育部介绍,xx年度,高校用全国9%的人力和7.6%的经费,实现了发表SCI论文数超过全国80%的成绩,成为了科技论文发表的“主力军”1。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ISI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保证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的标准之一。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简称SCI?E)是SCI的网络版,SCI?E收录全球8500多种期刊2,被SCI?E数据库收录论文被普遍认为可以作为重要的科研产出评价指标。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被SCI?E收录的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产出、科研成果的现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旨在为学校的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提供一定量化的客观评价依据。 一、数据 数据源自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提供的SCI?E数据库。检索策略Address为YunnanAgrUniv,时间跨度为1986xx年,数据截止到xx年12月24日。该分析利用webof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统计功能,以文献计量学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从被收录文献的数量、时间分布、发表期刊、合作国家、期刊、被引用情况等方面对检出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收录论文数量与增长趋势 SCI的论文数量是衡量科研国际化水平、科研实力以及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3。至检索截止日,SCI?E收录云南农业大学论文共1080篇,收录的第一篇始于1986年,自1994年后每年均有论文被收录。1986xx年的20年间共收录论文105篇,占总收录数量的9.72%。xx年开始呈上升趋势,xx年突破年收录100篇以上,到xx年达到最高年收录167篇,见图1。xx年云南农业大学依托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完成了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97项,本年又获重大基础研究的“973”项目立项4。xx年后,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科研水平快速上升,作为科研成果之一的科技论文被SCI?E收录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文献类型及语种 云南农业大学被SCI?E收录的1080篇论文中包括8种文献类型,其中Article991篇、Newsitem26篇、Meetingabstract20篇、Review20篇、Editorialmaterial16篇、Ngspaper11篇、Letter5篇、Correction2篇,其中学术研究论文占收录文献的91.93%;在1080篇论文收录论文中,英文文献1054篇,占97.59%;汉语24篇,占2.22%;韩语和西班牙语各1篇,占0.19%。可以看出学校被收录的论文以学术研究论文为主,学术产出guo际化程度较高。 (三)发文合作机构分析 随着科学研究领域深度和宽度的不断扩大,不同国家、地区、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科技合作的活跃程度也不断加强。通过对SCI?E收录的1080篇论文的作者署名单位分析,可以了解科研合作范围和合作伙伴。统计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大学除与国内合作发文外,还与世界上48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发文493篇,占收录论文总量的45.65%,见表1。其中美国87篇、南非56篇、澳大利亚为43篇,分别占48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论文总数的17.65%、11.36%、8.72%。 云南农业大学与国内外超过500个机构有科研合作关系。合作发文20篇(包括20篇)以上的科研机构有15个,合作发文量共计787篇,占收录论文总量的72.87%,见表2。15个机构中云南省的有3所,合作发文共132篇,占12.22%。一所国外大学,合作发文51篇,占4.72%。对云南农业大学的合作范围与合作机构分析,表明学校在科研注重与省内外的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合作,通过科研的横向交流合作可以达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发展的目的。 (四)学科分布 云南农业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涉及67个学科,学科覆盖面广,其中论文数量在20篇(包括20篇)以上,集中在植物学、农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昆虫学等学科,见表3。统计数据表明,虽然被收录的论文集中在学校的优势学科上,但是也呈现了多学科均衡发展的态势。 (五)载文期刊分布 云南农业大学被SCI?E收录的1080篇论文分布在426种期刊上,刊载论文数量超过10篇(包括10篇)的期刊共15种,发文数量为292篇,分别占刊载期刊数和收录总数的3.52%、27.03%。对1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的统计,发现影响因子不是太高,最高的期刊是PLOSONE,其xx年影响因子为3.534。对426种期刊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发文统计,影响因子最高期刊是NATURE,xx的影响因子达42.351,这是朱有勇院士团队在2000年406卷6797期发表的题为Geicdiversityanddiseasecontrolinrice的研究论文,该篇文章也成为了云南农业大学SCI?E收录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学术论文。 (六)科研论文被引频次 ISI最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SCI作为检索工具设立的“引文索引”(CitationIndex),就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能够反映论文的水平和在该领域被重视和应用的程度5。1080篇收录论文共被引用频次为5958次,每项平均引用次数5.52。图2可以看出云南农业大学SCI?E收录论文的被引用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被引频次超过20次(包括20次)以上的65篇文献中,共引频次为2353次,占总被引用频次的39.49%,在对这65篇文献的统计中,发现以云南农业大学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有31篇,被引用的频次为1269次,占65篇文献总共引频次的53.93%,其中以朱有勇院士为第一作者的研究团队发表在NATURE上的“Geicdiversityanddiseasecontrolinrice”被引404次。数据表明论文被引频次与学校被收录的论文数量趋势一致,这也反映出学校的科研水平在稳步上升,论文质量逐步提高,学科影响力逐年扩大。 二、结论与建议 (一)制定各项政策,优化科研环境 云南农业大学科研论文被SCI?E收录论文量逐年递增,特别是近8年,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论文被引频次与论文增长呈正相关。在收录论文中,学术论文占到总收录量的91.93%,表明学校的科研水平在持续上升,这与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6密切相关。学校重视科研,积极引进科技人才,构建专业学科平台建设,制定并完善科研奖励政策,从而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开拓创新的动力。因此,国家对科技的政策与投入、学校对科研的重视、科研条件平台的搭建与优化、奖励机制的健全与持续、是保证科研创新、促进学术发展的长期有效的措施。 (二)加强对外合作,提升科研水平 合作研究对促进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的产生、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整体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增强与高水平合作伙伴的学术联系等均有重要作用7。云南农业大学论文被SCI?E收录的合作机构统计表明,学校与国内外研究机构或大学有着广泛的密切合作,通过科研的横向交流合作可以达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的目的。在被收录论文的语种统计中,有97.59%的文献是以英文发表,表明英语作为全球性的语言,在科学交流与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揭示出学校学术产出guo际化程度较高。 (三)加大潜势学科扶持力度,制定合理的学科发展计划 云南农业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学科覆盖面广,涉及67个学科。统计数据表明,被收录数量居前的主要集中在学校的优势学科上,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趋势明显。对学校而言,应该在突出科学研究特色的前提下,整合学校资源,加强潜势学科的扶持,制定合理的学科发展计划,使其尽快成为学校未来科学研究新的生长点或增长点,从而全面提升学科影响力和创新力。 (四)突出优势,扩大学术影响力 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较多,如发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特征因子、指数和被引频次以及目前热点研究的综合影响指标8,而被引频次是引文分析中用于绩效评价最具代表性的指标,通常被看作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9。笔者对云南农业大学被SCI?E收录论文的载文期刊及影响因子统计分析,发现载文量多的期刊相对集中,但是影响因子不高。在1080篇收录论文共被引用频次5958,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4337,每项平均引用次数5.52,与中国农业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6.8510相比,低1.33篇,略高于华南农业大学的每项引用次数5.2611。学校要想提高SCI收录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必须明确定位、制定目标、突出优势,在提升学校原始创新力的同时,加强协同创新,开拓进取,提高科研产出的效率。 (五)重视论文质量,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对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而言,科研成果评价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关系到能否客观公正地反映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在利用SCI进行科研成果评价中,避免使用单一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应结合多个指标,如:数量、语种、基金发文量、合作机构发文、论文被引频次、载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对科研成果进行综合、客观的量化评价。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以保障学校科研事业的全面、有效发展。 (六)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促进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分析学校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学校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的一个新方向。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和馆藏资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对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估,提炼并整合学科发展动态,这种基于事实数据的信息服务,对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在学校鼓励提高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论文积极性的同时,图书馆应联合校科技处、研究生处等相关部门开展SCI信息推送服务服务,如:不定期推送不同学科SCI收录期刊年目录、SCI收录论文统计与学科分析年报、SCI收录期刊的投稿指南;开展数据库利用培训,提供研究人员在项目申报阶段的项目查新服务,判断项目的意义;实施阶段的专题信息服务,把握最新研究动向;结题阶段的文献信息服务,协助鉴定等。通过有针对性推送服务及个性化嵌入式服务,帮助学校科研人员及时了解SCI收录期刊最新动态、洞悉国内外学科发展研究动向,挖掘科研人员分析发表论文的潜力,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科研论文的整体实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公布高校科技论文排行榜EB/OL.1014-10-28:/.bjnews./news/xx/10/28/339107.html. 2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ourcePublicationEB/OL.:/ip?science.thomsonreuters./mjl/ 3林晖基于SCI?E的高校科研成果发展态势分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xx(8):86-89107 4云南农业大学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