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doc_第1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doc_第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doc_第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doc_第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分析 张晓非 甘肃省通渭县人民医院,甘肃通渭743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xx年1月xx年12月间收治的9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患者各31例。中医治疗组患者给予六君子汤并四逆散加减治疗,西医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西沙必利片、谷维素片、阿普唑仑片治疗。结果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97(22/31)、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23/3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三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中药、西药单独治疗。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效果 R24A1672-5654(xx)04(b)-0191-02 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xx年1月xx年12月间收治的9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患者各31例。中医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18岁,年龄最大的患者5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06.4)岁。西医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的患者1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5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57.2)岁。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的患者1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5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16.9)岁。三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型的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上腹隐痛、恶心、反酸、烧心、厌食、嗳气、早饱、胀满等症状,且持续时间在30d以上;经内镜检查,未有溃疡、糜烂、食管炎等器质性的病变。 1.3方法 1.3.1中医治疗组患者给予六君子汤并四逆散加减治疗,组方为:20g茯苓、20g党参、15g白术、12g白芍、10g枳壳、10g陈皮、10g柴胡、10g半夏、3g甘草。加减治疗:饮食积滞者加用焦三仙和鸡内金,恶心呕吐者加用竹茹和苏梗,痰湿者加用苍术和厚朴,血瘀者加用丹参和砂仁,胃阴不足者加用沙参和玉竹,寒热错杂者加用黄连和吴茱萸,胃热者加用黄连和石膏,胃寒者加用干姜和白豆蔻,肝经郁热者加用山栀和丹皮。以水煎服,1剂每日,早晚各1次,130mL/次。 1.3.2西医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次,1次/d,早餐前半小时口服)、西沙必利片(5mg/次,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谷维素片(20mg/次,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对于伴有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加用阿普唑仑片(0.4mg/次,3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治疗。 1.3.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给予中药六君子汤并四逆散加减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西药奥美拉唑胶囊、西沙必利片、谷维素片、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药物用法用量同上。三组治疗时间均为30d,在30d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统计。 1.4疗效评估标准 参考xx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制定的疗效评估标准:显效,即患者上腹隐痛、恶心、反酸、烧心、厌食、嗳气、早饱、胀满等症状消失,消失的时间大于3个月;有效:即患者的症状被基本控制,症状发作的次数最少为每周一次或相应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即患者的症状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以P0.05采用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 由表一可见,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97%(22/31)、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23/3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三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没有特定的名称,只是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归结为腹胀、反胃、胃脘痛等范畴。该病在患者的胃、肝、肾中存在,大概的发病机制为损伤脾胃和纳运失常,郁结肝气和气机较差,瘀阻气血和痰湿阻胃,气滞血瘀和脾虚为本,该病的标为食积痰湿等实邪,本虚标实,导致脾虚肝郁,在疾病中贯穿始终。因此,标本同治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基本方法。故标本同治,以健脾理气法为其基本治法。本研究显示,应用六君子汤并四逆散加减治疗,其中的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和理气降逆的功效,据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发现,六君子汤可使在空腹时出现的消化管的强收缩周期和小肠的传输时间缩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胃排空具有促进作用,使患者的症状改善。四逆散具有解郁透邪、疏肝理脾、止痛缓急的作用。其中的柴胡具有升阳、透邪、解郁的作用,而枳壳具有行气、降气的作用,将柴胡与枳壳合用,则起到对中焦气机具有调理作用。 西医认为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胃肠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和胃酸的分泌出现异常及患者自身的精神因素。在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奥美拉唑对胃黏膜的细胞具有极强的选择性,能够抑制H+-K+-ATP酶的活性和胃酸的分泌,作用时间长,治疗效果好,能够对攻击因素进行抑制,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保护。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治本,西药治标,标本兼顾,使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本研究显示,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97%、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中药、西药单独治疗。 参考文献 1杨蓓,也枫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症候研究J北京中医药,xx,27(1):1214 2胡冬菊,杨倩,刘建平疏肝降逆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及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xx,40(1):3132 3冯超英,王志成消脾健胃煎剂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医药导报,xx,27(2):200201 4黄森权,温育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xx,8(1):145146 5刘红静,吴茜茜,龚占悦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认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xx,17(7):11271128 6陈维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xx,27(1):149150 7郭信,赵云燕,雷晓兰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xx,11(11):7275 8张声生,陈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