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刍议幼儿绘画欣赏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林艳芳 【摘要】在绘画欣赏教学活动中,作为师生互动最经常的方式提问,还存在“重预设、轻生成;重数量,轻质量;重提问、轻回答”的现象,文章从提问思路、提问方式、提问反馈、提问时间等方面来有效调整提问的策略,引发幼儿在与作品的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深化幼儿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绘画欣赏;提问;审美体验 :G613.6:A:1671-0568(xx)33-007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可见,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绘画欣赏可以让幼儿与大师直接对话,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审美的知觉方式。相关资料表明,幼儿对线条、色彩、构图等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但在自发的状态下,幼儿的这种审美体验并不能自然地体现。如何使幼儿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呢?师生互动最经常的方式提问,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促使幼儿与欣赏对象进行互动与碰撞,在冲突与失衡中重新认识作品。 一、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提问时,普遍存在“重预设、轻生成;重数量轻质量;重提问、轻回答”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提问时依赖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怎么提问,都完全按照教案,幼儿的回答仅仅作为陪衬;提问的数量过多且思路不清晰,导致幼儿的回答散乱宽泛,同时忽视教师对问题的反馈和提升;提问的形式单一,多是教师问、幼儿回答,缺少自问自答、同伴讨论的形式。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1.问题的设计。 (1)主辅兼顾,深化欣赏。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紧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难点,把主要的问题写进教案中,详细、精准地表述问题,避免无目的地重复和随意发问。同时,围绕主要问题,教师可预设几个辅助性问题来进行补充,它是对主要问题的深化与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在欣赏约翰埃弗雷特密莱的盲女中,值得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是: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的沉静的自然之美。首先第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带给你什么感觉?”在这个主要的问题之下,我们可以设计几个辅助性问题来使幼儿对作品的内容有更深刻地了解,如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看看她们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呢?等等。通过将主要问题与辅助问题相结合,帮助幼儿梳理欣赏作品的方法,给予必要地引导,帮助幼儿进行精读式欣赏,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立足已有,达到共鸣。绘画作品都比较抽象,就算是具象性的作品往往也由于幼儿与作者之间不同的生活经验使幼儿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问题的设计就要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欣赏经验,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与作品的共鸣。如盲女这幅作品,幼儿缺乏对“盲人”的真实感知,只通过图像资料有一些表面的、粗浅的认识,如果让幼儿单单从画面上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沉静之美,提问的有效性就打了折扣。因此,可以让幼儿用眼罩罩上眼睛,体验黑暗中的感受,只用耳朵去聆听那一份宁静。有了这些经验,幼儿便可进入浓浓的艺术氛围之中,教师的提问就能得到幼儿热烈的回应。 另外还要考虑到幼儿现有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欣赏要素方面的经验,设计出适宜的问题,促进幼儿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 2.有效提问的策略。 (1)整体部分整体,思路要“透”。一幅绘画作品欣赏从哪里入手?尽管幼儿有着对作品与生俱来的感受潜在的可能性,但这对于幼儿来说有些茫然,教师要通过有效提问梳理幼儿欣赏的方法,加深幼儿的欣赏体验,累积幼儿的欣赏经验:对于具象性的作品,先是引导幼儿整体感知作品印象,获得对作品的初步感受;然后再观察作品的内容,即关注作品描绘了什么;接着就是形式要素的识别,即色彩、线条、构图等形式要素上的感受;最后再次表达对作品的总体印象,尝试给作品起名字,综合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对于抽象性的作品,引导幼儿感知作品整体印象,跳过对作品内容的识别,直接进入形式要素的欣赏,如用了什么线条、色彩、和形状,并表达对线、形、色等要素的感觉;最后再回到总体感觉,同样也可以通过给作品起名字,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询问幼儿起这个名字的原因,帮助幼儿。 (2)单向多向,方式要“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是“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向的提问模式,忽视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相问答与争论,在审美活动中,不同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的幼儿作为个体,他们之间在审美思维与审美体验上存在区别,他们在对同一作品的审美认知上有着矛盾和冲突,教师应利用这一点,使幼儿的思维进行碰撞,分享审美经验,产生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如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大公鸡时,有孩子认为这只大公鸡好难看,画得一点也不像,有的幼儿说大公鸡颜色很特别,五颜六色的,很有趣。他们就这个问题争论了起来,教师马上反问道:有的小朋友说大公鸡很不像,有的说大公鸡很特别。那它到底有什么地方和平常我们看到的公鸡不一样?幼儿兴致更高了,他们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它的脖子歪歪的,很不一样。”“它的头昂得高高的,似乎很了不起。”“它的羽毛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等等。 面对同一幅作品,幼儿可能存在相似或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应改变传统的单向问答法,提问刺激幼儿的竞争意识,形成多向的审美对话,帮助幼儿获得更为深刻而广泛的审美认知。 (3)回应提升,反馈要“活”。在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应给予适时评价与提升,使幼儿的审美体验获得提升,累积幼儿的欣赏技能。 在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时,对于幼儿的回答在给予肯定评价的同时,还要进行总结和提升。如幼儿回答:“这匹马奔跑的速度很快。”教师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一直这样奔跑,这匹马有什么感觉?(很累,心扑通扑通地跳)”结果发现,幼儿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欣赏体验是:“风很大,马儿在迎风奔跑,它要用很大的劲,心扑通扑通地跳”“它的腿真结实,很有劲”“它很快乐,似乎在说兄弟们,快跟上。” 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反馈直接影响到幼儿审美体验的深刻度和细腻度,能有效调动幼儿的情绪,唤起幼儿思维的火花,提高对作品的理解感知能力,幼儿的欣赏体验也会更加深刻和精细。 (4)匆忙充足,时间要“足”。教师提问后应给幼儿充足的考虑时间,幼儿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回答,这样回答不出的现象也会减少。 在绘画欣赏活动中,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孩子已有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有效提问,适时地给予反馈和提升,深化幼儿的审美知觉和情感体验,形成作品与幼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积极的互动与对话,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对作品的敏锐感知力,不断构建幼儿的审美心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丝网印刷合同范例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小猫钓鱼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课时3
- DB37T 4737-2024苹果矮化自根砧带分枝苗木繁育技术要求
- 安阳市教育局选调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西安市泾河新城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山东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AndroidDoze模式下Alarm定时任务实现流程详解
-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环境布置设计方案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2023年康复专科护士理论考核试题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答辩模板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安全检查表完整版本
-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
- 药学专业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 宫颈炎的护理查房
- 酒店客房前厅接待考核表
- 超市生鲜采购流程制度完整
- 投标货物的包装、运输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