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 陈海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xx年5月xx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100例患者采用脑内检测仪置入手术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颅内压监测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颅内压情况,持续观察415d,是否获取一定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GOS对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发现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50例患者恢复良好,25例患者为中度残疾,以及15例患者为严重残疾,并有4例患者死亡,植物生存的患者有6例。结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R65A1674-074(5)03(a)001-03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达30%以上,要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有效控制患者的颅内压是关键。临床采用内颅压监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为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为探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xx年5月xx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内颅压监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076岁,平均(55.6110.43)岁。100例患者中,造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原因有,35例患者为车祸致伤,25例患者为高空坠落致伤,28例患者为砸伤以及22例患者诶跌伤。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GCS评分与CT检查,经过CT检查发现,38例患者出现脑内血肿,22例患者出现单纯性硬膜外血肿,29例患者出现硬膜下血肿以及11例患者出现弥漫性轴索伤。颅内压40mmHg的患者有25例,颅内压15mmHg的患者有40例,颅内压在1540mmHg的患者有35例。掌握患者的病情之后,立马开展颅内压监测工作。 1.2方法 100例患者,均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进行监测,该仪器由强生公司所生产。监测时,均使用脑室监护探头。根据患者的情况,对于可进行脑室穿刺的患者,需要放置脑室监护探头,目的是可进行引流脑脊液,达到降低颅内压效果的同时,可进行指导降压治疗1。 1.3疗效判定标准 在患者完成手术治疗之后,进行GOS评分,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5大类,即死亡、植物生存、重残、中惨以及良好。 2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置入脑内压监测仪,100例患者中,有75例患者成功进行一次性穿刺,而25例患者第二次穿刺才可成功。监护仪的留置时间控制在415d,平均置留(7.823.18)d,在置留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患者进行脑脊液引流,平均流量为(185.275.12)mL/d。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有28例患者出现顽固性脑内压力增高,无法有效控制,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CT检查,发现19例患者为迟发性血肿,9例患者为脑肿胀,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GOS评分,发现100例患者中,50例患者恢复良好,25例患者为中度残疾,以及15例患者为严重残疾,并有4例患者死亡,植物生存的患者有6例,见表1。 3讨论 3.1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分析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创伤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是由于车祸事故,高空坠落或是严重撞击致伤,其伤情严重,而且病情发展迅速,给患者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在患者受伤时,要第一时间进行急救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颅内压进行监测,为医务人员提供重要的治疗参考信息2。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需要考虑量大因素,一个是手术所采用的方式,另外一个是手术所需的时间,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脑部会出现出血现象,在出血之后的6h左右,在脑内累积成为水肿,若是没有及时的控制,则会恶化成为细胞性水肿,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出血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微创手术是现如今临床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大,患者很难恢复3。为了实时掌握重型颅内损伤患者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临床上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护仪进行监测,时刻了解到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4。 3.2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分析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神经外科监护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疾病的监护上,采用了新的监护技术,时刻掌握患者疾病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检测仪立马会向医务人员反馈,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措施治疗。以往一直是采用脑组织氧分压法进行急性重型路脑损伤的监测,该方法进行监测,操作步骤复杂,医务人员不可在短暂的时间里对患者进行监测,所得到的监测信息准确性不高,为此,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监测中,提倡使用颅内压监测法进行监测5。现如今,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采用了颅内压监测技术,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严密的检测,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一种重要的环节6。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颅内压的有效控制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医务人员通过颅内压的监测,掌握患者的颅内压情况,采用更适合的药物对患者展开治疗。健康人体的颅内压数值为0.672.0kPa这个区域范围内,而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明显高于正常人,升高率高达40%80%,经过手术之后,患者的颅内压会有所下降,但是,在手术也存在颅内压继续上升的可能,若是术后医务人员没法觉察到患者颅内压上升,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展开治疗,患者病情即将恶化7。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完成手术之后,颅内压会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顺利完成开颅减压手术之后,患者的脑血液通路,可进行循环流动,此时,脑组织出现水肿,会造成颅内压有所升高,另外一个原因是,术后患者出现进展性血肿,颅内压在此情况下会升高。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引用了颅内压监测,实时掌握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颅内压升高,会造成CPP显著下降,颅内压监测同样可掌握到CPP的变化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监测掌握到患者脑血流量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信息。 3.3研究结果分析 该研究对xx年5月xx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内颅压监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采用GOS行评分,发现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50例(50.00%)患者恢复良好,25例(25.00%)患者为中度残疾,以及15例(15.00%)患者为严重残疾,并有4例(4.00%)患者死亡,植物生存的患者有6例(6.00%)。GCS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并且该研究中,脑内血肿患者的颅内压升高比例,和其他病灶患者的颅内压升高比例进行对比,发现脑内血肿患者颅内压升高比较较高,差异显著8。由此可知,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动脉压与血压存在一定的联系,血压升高,患者的颅内动脉压力也会随之升高,从而致使患者脑部组织受到不良影响,出现组织灌注现象,对患者的康复造成阻碍作用。采用颅内压监测技术,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颅内血液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9。曾上飞、吴惺、娄晓辉、蒋聚洪、余一骏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中指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内损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医务人员展开指导工作进行指导10。与该研究的结论一直,可见,该研究结论成立。 3.4展望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十分紧急,医务人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法进行监测,医务人员可通过监测控制患者的颅内血液,达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目的11。但是,我国医疗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有条件使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医院并不多,即便颅内压监测仪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12。 该研究对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内颅压监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发现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医务人员掌握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里对术后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采用有效措施治疗,降低死亡率,对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绍鹏,林庭凯,詹锡康,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呼吸困难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xx,19(12):110-112. 2曾上飞,吴惺,娄晓辉,等.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18(14):517-518. 3罗丹华,林莉珍.经口插胃管法在颅底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xx,10(13):114-115. 4徐伦山,许民辉,邹咏文,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创伤外科杂志,xx,21(13):151-153. 5兰荣宝.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xx,19(14):332-334. 6徐敏,郑叶平,方莉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应用的护理干预C/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xx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杭州: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xx:109-110. 7李成宇,叶奇勋,吴天顺,等.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xx,10(11):12-13. 8高亮,周良辅,黄峰平,等.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和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xx,19(7):507-509. 9余丰平.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时数据可视化与动态图表生成-洞察阐释
- 光学MEMS的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洞察阐释
- 2024年5月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技能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云安全架构与服务安全评估-洞察阐释
- 开放数据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洞察阐释
- 基于大数据的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洞察阐释
- 医疗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协同发展
- 医疗AI算法的道德审查与监管
- 农机无人驾驶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洞察阐释
- 2025-2030中国淀粉粘合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2023年康复专科护士理论考核试题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答辩模板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安全检查表完整版本
-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
- 药学专业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 宫颈炎的护理查房
- 酒店客房前厅接待考核表
- 超市生鲜采购流程制度完整
- 投标货物的包装、运输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