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的疗效观察 张静 株洲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ACA)反复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xx年5月xx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HCG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配合黄体酮、HCG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活产率达到85.7%,流产率为14.3%,转阴率为38.1%;对照组活产率达到23.8%,流产率为76.2%,转阴率为9.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分娩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疗效 R714.21A1674-074(4)02(c)103-02 反复流产的患者和其身体内部的抗心磷脂抗体密切相关,而抗心磷脂抗体是免疫性抗体,对患者身体内各种组合的磷脂以及磷脂结合蛋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靶特异性,进一步促使静脉中血栓的形成1。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孕妇胎盘内出现血栓引发胎盘功能不全出现流产。为探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ACA)反复流产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该院xx年5月xx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21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对纳入该研究的患者排除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女方内分泌异常以及生殖器官畸形、母婴血型不合等各种因素,且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性,检查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均呈阳性。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4.58.5)岁,自然流产次数是35次。 1.2治疗方法 将42例抗心磷抗体反复流产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1例。在全部患者流产后至少避孕6个月。对照组21患者在确定妊娠以后,只采用黄体酮以及HCG治疗,治疗时间为患者停经40d左右。采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约20mg/d,1次/d,连续用811d,在用药期间每隔14d注射1次,并且检查患者的孕酮、雌激素以及-HCG情况,观察孕妇体内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肌肉注射HCG约10002000U,每隔12d注射1次,直到孕妇妊娠期满84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孕妇怀孕前的13月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确定妊娠以后经过检查其抗心磷脂抗体为阳性,继续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方式,25mg/次,2次/d,直至妊娠期满238d。在全部患者连续治疗30d以后进行复查,检查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并配合B超做一系列检查。如果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为阳性则继续治疗;如果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为阴性,则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剂量改为25mg/d,1次/d,直至妊娠期满238d。在治疗期间要让全部患者进行充分的卧床休息,暂停性生活。 1.3统计方法 对该研究所得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活产率达到85.7%,流产率为14.3%,转阴率为38.1%;对照组活产率达到23.8%,流产率为76.2%,转阴率为9.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孕妇分娩后,新生儿健康,未发现有畸形和体重过低的婴儿,在怀孕147d左右检查3例流产患者的胎盘在血管中未发现有血栓形成。全部患者在怀孕期间检查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均显示正常,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见表1。 3讨论 抗心磷脂抗体(ACA)能够干扰患者胎盘合体滋养层的形成,它通过和孕妇血管内皮表表面的磷脂抗体结合,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进而阻止其释放出四烯酸,阻止前列腺素的形成,使血栓素A2和前列腺素的比例失去均衡,致使孕妇胎盘内血管形成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形成血栓或者栓塞。和血小板磷脂融合在一起,激活聚集血小板,损伤释放出的血栓素A2,进而紧缩患者的血管,在蜕膜血管内形成血栓,致使胚胎供血不畅。可能引起孕妇的早产、流产以及死胎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而使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受到限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性流产2。同时,孕妇早期抗心磷脂抗体还干扰孕妇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之间进行有机融合、羊膜的正常生长发育,引发流产。而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血栓素A2的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止抗心磷脂抗体引发的栓塞。根据杨志英3的研究报道,与抗心磷脂抗体有关的反复流产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抗凝治疗与免疫抑制治疗,在孕妇怀孕期间采用阿司匹林对胎儿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且对于妊娠合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持续到孕妇整个怀孕期间。 黄体酮与HCG在孕妇的胎儿母亲免疫反应调节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HCG能够作用于黄体酮产生的甾体激素,提高黄体酮的药物作用。适时补充外源性HCG,还能够增强孕酮的合成,有效改善孕妇子宫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蜕膜变厚,非常有利于孕囊的发育。另一方面,HCG能够促进孕妇血浆中生出控制淋巴细胞转化的物质,预防母体排斥孕囊与产物的功能4。虽然抗心磷脂抗体是以低水平发生在身体健康的妇女中,但是对于低抗体水平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是否需要治疗目前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该研究中,对全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妇女进行治疗,其中也包括阳性不明显的妇女,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妊娠功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怀孕期间检查孕妇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均显示正常,没有发生任何药物副作用以及妊娠期并发症。且在对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对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的患者,减少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几率5。该研究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活产率达到85.7%,流产率为14.3%,转阴率为38.1%;对照组活产率达到23.8%,流产率为76.2%,转阴率为9.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阿司匹林在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中的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反复流产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分娩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巫巧雄.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J.中国妇幼保健,xx,9(21):236-237. 2刘素芳.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xx,6(24):99-100. 3杨志英,井东臻.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致反复流产33例体会J.山东医药,xx,6(8):214-215. 4王保莲,袁社霞,曹亚洁,等.抗心磷脂抗体与自然流产、不孕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xx,13(27):1145-1146. 5李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