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省水稻发展趋势 汤雷1,石英尧2 (1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黄山245000;2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 摘要:为了研究安徽省中籼稻产量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安徽省xxxx年区试的439个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及各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影响安徽省中籼稻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的育种水平在不断的进步,育成的品种(组合)的产量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应当在保证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有效穗,这样才能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研究的结果为安徽省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中籼稻;产量;发展趋势;相关性分析 :S511,S-3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xx-0540 0引言 水稻(OryzasativaL.)是安徽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粮食作物首位,栽培遍及全境,以淮河以南长江两岸为主要产区1。然而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耕地资源锐减,加之自然灾频发,安徽省水稻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季稻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因此,如何提高一季稻的产量,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安徽省水稻品种选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高产、优质品种数量增加,推广面积逐渐加大,自育品种所占比例明显增加3-4,并且安徽省水稻的单产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5-6。石全红研究后发现南方稻区一季稻的光温生产潜力呈逐年下降趋势,产量差在逐渐的缩小7,许信旺等8认为安徽省中籼稻的实际产量和趋势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减产的原因主要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因此,笔者以近5年安徽的中籼稻区试汇总材料为依据,分析近年来安徽的中籼稻产量的变化趋势。 水稻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呈正态分布9,这些性状的表现不但受到其基因的控制,同时还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何协调好水稻这几个产量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是实现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对水稻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中,刘丽华10认为水稻的产量和穗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和其他的产量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在栽培上通过增加茎蘖数以提高有效穗,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11,有学者研究后发现认为,水稻的产量除与有效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外,同样与株高、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12,水稻的各产量因子中,结实率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而有效穗对产量影响较小13,季彪俊14研究认为影响产量的主要正相关因子是粒重、结实率、实粒数和生育期,而有效穗和株高与之呈负相关。不同的研究者对水稻产量因子构成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同。为此,笔者以xxxx年安徽省选育的优良中籼新品种为材料,以参试的所有品种的产量因子的平均值为基础,分析安徽省中籼杂交稻新组合产量的变化趋势,并且通过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安徽省中籼稻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旨在为安徽省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安徽省xxxx年中籼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xx年有43个品种参加安徽省中籼区域试验,xx年有59个,xx年有91个,xx年有93个,xx年有119个,对照为优838)。 1.2试验设计 试验完全按照安徽省区域试验方案进行,栽插地点在合肥、黄山、广德等试验点,要求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大小合适、形状规正、肥力均匀。采用湿润育秧、人工拉线定点移栽,种植规格19.8cm16.6cm,每品种设置3个重复,小区面积13.3m2。试验四周设置保护行,种植对应小区品种。小区间、小区与保护行的间距不大于33.3cm。施肥水平中等偏上,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时防治虫害。文中试验的结果均采用各试点的平均数。 1.3测定内容 收获前12天,取2个重复用于查苗定点处的10株,作为室内考种样本,2个重复独立考种并相映证,重复间各项考种结果相差不超过平均数的5%,取两重复的平均值。 穗长:穗节至穗顶(不连芒)的长度,取10株的平均数。 每穗总粒数=10穴的总粒数/10穴的穗数 每穗实粒数=10穴充实度在1/3以上的谷粒数及落粒数之和/10穴总粒数 结实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100% 千粒重:在考种后完全晒干的实粒中,每品种各随机抽取2个1000粒称重,其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取两重复的平均值,以g表示。 小区产量:按品种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分小区收获晾晒,稻谷完全晒干扬净后称重(含水量籼稻13.5%,粳稻14.5%),以kg表示。 1.4数据分析 试验结果的平均数、增产幅度等待分析用Excel进行分析,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性状的表现 将xxxx年的所有品种(439个)按产量比对照组的增幅程度划分5个等级,分别为第一等级:比对照增产8.00%14.00%;第二等级:比对照增产4.00%7.99%;第三等级:比对照增产0.00%3.99%;第四等级:比对照增产-2.00%-0.01%;第五等级:比对照增产-2.01%-11.00%(表1和图1)。 xxxx年中439个品种中一级品种为43个,所占比例为9.79%;二级品种209个,所占比例为47.61%;三级品种149个,所占比例为33.94%;四级品种为24个,所占比例为5.47%;五级品种为14个,所占比例为3.19%(图2)。参试组合产量级别以二级最多,三级次之,五级最少。这说明了安徽的育种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品种的产量水平在不断的提升。 2.2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从表2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水稻的生育期越长,每穗总粒数就越高,穗长偏长,结实率越低;株高越高的品种,生育期越长,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都偏高,千粒重偏大,但是有效穗和结实率都下降明显,反而产量水平提升并不多;有效穗对结实率和亩产都有较大的影响,有效穗越高,产量越高,但有效穗高的品种植株偏矮、穗粒数少,千粒重偏低;同样,穗粒数也影响着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 通过分析后认为水稻的实际产量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株高、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穗长和生育期无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要想水稻获得高产,应当提高实粒数和结实率,在此基础上增加有效穗,以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 3结论 从品种的产量表现来看,xxxx年参试品种中高产品种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xx年更是达到了63.87%,这一方面说明了安徽的育种水平在不断的进步,育成的品种(组合)的产量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目前的对照产量水平较低,迫切需要更换一个适应当前产量水平的广适性的水稻新品种。 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的生育期越长,每穗总粒数就越高,穗长偏长,结实率越低;株高越高的品种,生育期越长,生长量越大,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都偏高,千粒重偏大,但是有效穗和结实率都下降明显,产量水平提高并不多;有效穗对结实率和亩产都有较大的影响,有效穗越高,产量越高,但有效穗高的品种植株偏矮、穗粒数少,千粒重偏低;穗粒数也影响着株高、有效穗和千粒重;水稻的实际产量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株高、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呈较大的正相关,因此,要想水稻获得高产,应当在保证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有效穗,以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 4讨论 安徽省的育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参试的大部分品种产量水平都超过目前的对照优838,这说明优838的产量水平相对来说已经非常落后,当前应当更换一个新的对照品种。 影响水稻的产量因子很多,不同的学者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研究后认为千粒重决定着水稻的产量14,还有的认为穗粒数与水稻的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15,这也许与水稻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有关。笔者通过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影响安徽省水稻产量提高的最主要的因子是结实率和穗粒数,其次才是有效穗。 本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安徽省的水稻品种,在对这些品种的研究中发现,株高与产量也呈微弱的正相关,这说明安徽省这几年参试的品种植株都相对较高,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植株高大的重穗型品种在区域试验中更能表现出优势,从而获得审定。水稻的植株高大,虽然可以提高生长量,增加产量,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倒伏问题,因此不建议育种工作者通过提高株高的方式来获得高产。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水稻的产量进行分析,在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水稻的生育期越长,每穗总粒数就越高,穗长偏长,结实率越低,和产量无明显的相关性,但生育期在实际生产中意义重大,它对农业生产茬口的安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间接地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因此在将来的育种过程中,生育期要当作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来考察。 从中籼区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安徽省水稻产量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今后要想更大程度的提升水稻的增产潜力,应当首先保证水稻的结实率和穗粒数,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有效穗。 参考文献 1李成荃主编,安徽稻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xx:2-3. 2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杂交中籼高产育种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xx,17(5):52-54. 3夏加发,李泽福,王守海,等.安徽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强优势杂交种培育进展,杂交水稻,xx(9):88-91. 4李泽福.安徽省水稻育种现状及展望,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xx(11):14-17. 5李成荃.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省水稻增产潜力.安徽科技,xx(6):23-27. 6袁隆平.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J.杂交水稻,1997,12(6):1-3. 7石全红,刘建刚,王兆华,等.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差的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素J.作物学报,xx,38(5):896-903. 8许信旺,孙满英,方宇媛,等.安徽省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xx,30(9):1755-1763. 9周鸿凯,曹珠平,叶昌辉,等.杂交水稻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xx,30(2):147-152. 10刘丽华,王新兵,汤凤兰,等.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稳定性和高产相关性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xx,31(5):84-88. 11林红,李晓方,梁宁,等.10个水稻品种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1994(3):4-6. 12梁世胡,李传国,伍应运,等.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0(6):283-284. 13王任初.杂交早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体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保密制度培训班课件
- 2025-202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物理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 不良贷款处置管理办法
- 企业端午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烫伤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建筑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湖南娱乐垂钓管理办法
- 海上实验奖励管理办法
- 庆阳辅警考试题库(含答案)
- 老年慢性病的中药调理方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 虾滑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旧厂房改造施工安全措施
- 2025-2030全球宠物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食堂服务礼仪培训
- 书法第一课课件-【知识精研】小学生书法版
- 吸痰护理操作课件
- 美发培训课件
- 2025年天津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3
- 物流行业运输数据报送流程与追踪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