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丽水市中考科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_第1页
xx丽水市中考科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_第2页
xx丽水市中考科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_第3页
xx丽水市中考科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_第4页
xx丽水市中考科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XX 丽水市中考科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年浙江省丽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 11小题, 1-10小题每小题 4 分, 11-20小题每题 3 分,共 70分) 1 XX年 12月 15日 “ 嫦娥三号 ” 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下列关于月球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空气 B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小 c月球上有水和生命 D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 考点:物理常识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月球上月球几乎没 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由于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都是圆形,直径最短不超过 1 千米的环形山,强调一下,月球上没有水 解答:解: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 A 错误; B、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大,所以 B 错误; c、月球上没有水和生命,所以 c 错误; D、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所以 D 正确 2 / 21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月球表面的特征,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2 “ 五水共治,治污在先 ” 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 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很多如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而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使用含磷洗衣粉等会污染水源,就要加以禁止 解答:解: A、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 A 正确; B、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故 B 错误; c、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故 B 正确; D、牲畜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故 D 正确 3 / 21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 3 XX年 2 月 12日 xq和田发生级地震,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室外的跑到楼内躲避 B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考点:物理常识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根据发生地震时的逃生和自救常识分析后,选择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4 / 21 故选 c 点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 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 4测量是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中所选的实验仪器不正确的是( ) A 托盘天平测质量 B 体温计测冰水温度 c 电能表测电能 D 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考点: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1)使用天平测质量: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 2)体温计用来测人体温度,实验用温度计用来测量水温; ( 3)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 (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示的示数表示作用在挂钩上的力 解答:解: A、物体和砝码所放托盘位置正确,天平平衡,5 / 21 故 A 正确; B、体温计测水温有可能超过量程,使体温计损坏,故 B 错误; c、电能表用来测量电能,故 c 正确; D、拉力作用在挂钩上,示数表示拉力的大小,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初中物理学中涉及的测量工具,要求知道它们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5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 “ 模糊 ”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冬天洗热水澡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浴室里的镜子会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液态是附着在镜面上造成的 6 / 21 故选 A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 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 XX年 5 月 7 日,南京某公司在探伤作业中意外丢失黄豆大小的放射源铱 192,三天后被追回,铱 192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示可推知,铱 192 发出的用于金属内部探伤最有可能的是( ) A可见光 B 射线 c 射线 D 射线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电和磁 分析: 射线不带电,贯穿本领强大 解答:解:工业部 门主要应用放射源放出的贯穿本领极强的 射线来进行探伤作业 故选 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 射线穿透力强大的特点 7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7 / 21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小明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 “ 自己 ” ,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想也就越清晰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8如图所示,杠杆 oAB能绕 o 点转动,在 A 点挂一重物 G,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 B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F1B F2c F3D F4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简单机械 8 / 21 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 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所以要判断哪个动力最小,就看哪个动力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支点与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与这条动力臂垂直的力即为最小动力 解答:解:由图可知,动力 F3 与 oA 垂直,则动力 F3 对应的动力臂就是 oA,它是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因为 F3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所以 F3最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使用杠杆,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找出最长的动 力臂是本题的关键 9丽水市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对人的压强 B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9 / 21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受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 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只有质量,至于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都不影响惯性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自行车把手做得凹凸不平就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 解答:解: A、自行车的座垫做得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臀部的压强,故 A 正确; B、自行车转弯是由于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 B 错误; c、上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动能增大,而不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故 c 错误; D、自行车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摩擦的而不是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声现象、光现象、杠杆等方面,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其知识活10 / 21 学活用 10如图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 “ 爬墙遥控车 ” ,质量为千克, “ 腹部 ” 有吸盘,当 “ 爬墙遥控车 ” 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牢牢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这是因为遥控车( ) 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c受到大气对 它的压力 D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首先要明确静止和匀速下滑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就可 解答:解: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 “ 爬墙遥控车 ” ,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特点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找出平衡力是解题关键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 6 伏, L1 标有 “” , L211 / 21 标有 “” ,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闭合 S1、 S3, L1不亮, L2亮 B仅闭合 S2、 S3,电流表读数为安 c仅闭合 S1、 S2,电路总电阻为 15欧 D仅闭合 S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瓦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仅闭合 S1、 S3 时,灯泡 L2 被短路,电路为 L1的简单电路,短路的灯泡不会发光; ( 2)仅闭合 S2、 S3 时,电路为 L2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额定电压下灯泡 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 P=UI求出电流表的示数; ( 3)仅闭合 S1、 S2 时,两灯泡并联,根据 P=求出两灯泡的电阻,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 ( 4)仅闭合 S3 时,两灯泡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 P=求出电路的总功率 解答:解:( 1)仅闭合 S1、 S3时,灯泡 L2被短路,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所以只有灯泡 L1 亮, L2不亮,故 A 不正确; ( 2)仅闭合 S2、 S3 时,电路为 L2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2 / 21 因 L2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所以,由 P=UI可得,电流表的示数: I2=,故 B 正确; ( 3)仅闭合 S1、 S2时,两灯泡并联, 由 P=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R1=5 , R2=10 ,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故 c 不正确; ( 4)仅闭合 S3时,两灯泡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故 D 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额定电压、电功率以及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判断题,解题的关键是先按照相关的条件简化电路(简化电路的基本原则是去掉开路部分和短路部分),再进行分析判断各个选项的正误 二、简答题(共 3 小题, 21-24 小题每空 3 分, 25-28 小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 12五一假期,小科从衢州乘客车到丽水旅游,上午 8 时整13 / 21 从衢州车站出发,经过 2 小时到达丽水车站,请回答: ( 1)客车行驶时,汽油燃烧产生的 内 能转化为机械能; ( 2)客车里程表上显示的本次行车路程为 180 千米,则客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90 千米 /小时 考点:速度的计算;能量的相互转化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1)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2)速度是指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 1)客车行驶时,汽油在汽油机气缸内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2)客车通过的路程: S=180km;行驶的时间: t=2h; 客车的平均速度: v=90km/h; 故答案为:( 1)内;( 2) 9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转化和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在于平均速度等于 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13如图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直导线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去的操作是 轻敲有机玻璃板 ,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动起来,说明力能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14 / 21 的方向,可用 小磁针 代替铁屑进行实验 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放在 磁场的小磁针会由于磁力而发生偏转 解答:解: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直导线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为了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需轻敲有机玻璃板,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动起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于放在磁场的小磁针会由于磁力作用而运动,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小磁针代替铁屑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轻敲有机玻璃板;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磁针 点评:本实验考查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以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考查了转换法在实验过 程中的应用 14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 13毫升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 避免15 / 21 细线左端塑料瓶对测定黄蜡石质量的影响,使实验更准确 ,黄蜡石的密度是 克 /厘米 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 考点:设计实验测密度 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不 省力也不费力;利用定滑轮测出黄蜡石的重力,再根据 G=mg,计算出黄蜡石的质量; 利用排水法分别测出黄蜡石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出黄蜡石的密度 解答:解:左瓶内水的质量: 由 = 得, m=V=/cm313cm3=13g ;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 13 毫升时装置恰好平衡, G 左 =G右, 即 G 瓶 +G水 =G 瓶 +G石, G 水 =G 石,所以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避免细线左端塑料瓶对测定黄蜡石质量的影响,使实验更准确; 因为 G=mg, G 水 =G石, 所以 m 石 =m水 =13g; 黄蜡石的体积: V=25ml 20ml=5ml=5cm3, 16 / 21 黄蜡石的密度: 石 =/cm3 故答案为:避免细线左端塑料瓶对测定黄蜡石质量的影响,使实验更准确; 点评:本题属于创新性实验设计,充分利用了定滑轮是等臂杠杆的特点,思路新颖;创新性实验设计题是中考常见题型,要在理解常态实验的基础上加强训练 三、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分) 15在做了 “ 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 “ 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 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 有疑惑,小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 A、 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 B 球相对于 A 球 静止 ,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 建议一: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 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17 / 21 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 L应 适当减小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当两球的速度相等时,两球相对静止; 斜面倾角越小,小球的运动时间越长,越便于观察; 为了便于观察比较,实验时两槽距离应近些 解答:解: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 B 球相对于 A球静止,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建议一:因为 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 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 L应适当减小 故答案为:静止;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适当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原理、实验改进方案,如果做过该实验,答题将会容易些,如果没有做过该实验,凭空答题,难度将很大;平时要加强实验教学 18 / 21 16如图甲是小丽 “ 测定小灯泡电阻 ” 实验的实物图 (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到 最左端 ; (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伏时,电流表实数如图乙,示数为 安,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10 欧; (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小灯泡突然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丽认为可能是电路某处断路,于是用一根导线检测,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步骤导线两端接触位置电灯电流表电压表 ad 亮有示数有示数 ae 亮无示数有示数 ac 不亮无示数无示数 ab 不亮无示数无示数 小丽分析表中现象,判断出 cd 之间某处断路,同组同学指出实验步骤 是没有必要做的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处 ( 2)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出其所示,19 / 21 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阻值 ( 3)根据实验电路图与实验步骤分析答题 解答:解:( 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到 最左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 2)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量程为 0,分度值为,示数为;由欧姆定律: I=可知,此时灯泡电阻 R=10 ; ( 3)用导线检查断路位置,步骤 是不必要的,因为根据 的实验现象无法判断出电路断路位置 故答案为:( 1)最左端;( 2); 10;( 3)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电表读数、求电阻、电路故障分析;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 四、分析计算题(共 1 小题, 34、 36 题各 6 分, 35 小题 8分, 37小题 10 分,共 30分) 17体重是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一些相关资料: 资料一:人体标准体重测算公式: 男性的标准体重(千克) =身高(厘米) 105,女性的标准体重(千克) =身高(厘米) 100 资料二: 14 岁 18 岁青少年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的比值与20 / 21 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表 实际体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