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栏目特色分析.doc_第1页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栏目特色分析.doc_第2页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栏目特色分析.doc_第3页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栏目特色分析.doc_第4页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栏目特色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栏目特色分析 王莹 【摘要】钱江晚报之副刊“晚潮”于1987年随钱江晚报共同创生。自创生之日起,“晚潮”就是文学青年寄寓梦想的园地,记载着普通人在历史大潮中的命运。本文将对“晚潮”的办刊思想进行解读,以xx年1月至xx年4月的副刊内容为具体研究对象,从选题策划和内容两方面展开具体分析,以对“晚潮”的栏目特色有粗浅认识,为读者所飨。 关键词晚潮办刊思想选题策划内容 一、“晚潮”的办刊思想 钱江晚报是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社主办的一张综合性地方报纸。自办报伊始,该报恪守“心向读者,情系万家”办报宗旨。记者深入社会生活,深入百姓家庭,采写了许多切中时弊、顺应民心的系列报道,在广大读者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与之相和的是,20多年前“晚潮”面世时,传统的报纸副刊还以“严肃散文”为主,“晚潮”从出生那天起,打破这个门槛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接近普通读者,让普通人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激发了普通人的创作欲望。 正如一般副刊与报纸的关系一样,副刊追随报纸相统一的同时也会有自身的个性追求。“晚潮”办刊思想配合了钱江晚报的办报宗旨,把定位着眼于读者的需求。钱江晚报原副总赵力行在xx年说过:“副刊既有这样广泛且多样的需求,那么办刊就一定要兼容并蓄,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兼容并蓄可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从作者的队伍讲,包容性就一定要尽可能的大;其次从稿件内容来说,办刊取稿,作者不问出处,坚持择优用稿。且文学为人学,从某种角度看,世界的未来在青年,文学的未来也在青年,多用朝气蓬勃、感情充沛的年轻人的稿件,兼用底蕴深厚、与时俱进的中老年作者的来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副刊既源远流长,又引领时尚。” 二、“晚潮”的选题策划 正是基于“晚潮”平易近人、兼容并蓄、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办刊思想,才造就了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晚潮”面貌,也成为“晚潮”策划选题、整体组版的基本原则。下面将分述经由选题策划所体现出来的内容、版面特征。 1、“用稿唯优”的选稿标准 作为一份报纸副刊,人情稿、名人稿的登载是不可避免的,而对读者和作者来说,享受到副刊的文学魅力和文化品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副刊把握好稿件选择的尺度,也是副刊应有的专业素养。在赵力行“晚潮”之时,熟人的用稿量一般控制在25%-30%之内,腾出大部分版面,留给自发来稿。而事实上,惯于“好中选优”的原则,“晚潮”采用的稿件多为自发来稿。这是对副刊质量的负责,也是对读者和作者的负责,更是对开门办刊这一包容性的贯彻。 2、广泛的主题内容 由于作者对象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因而内容五花八门是必然的,“晚潮”即给大众文学提供了这一平台。设置“独坐幽篁”栏目呈现有关书籍、出版、怀想等内容;“老翁随笔”是对古代制度、历史人物作为等的普及和思考;“心香一瓣”描绘平凡而伟大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感人至深;“如是我闻”抒发作者各种见闻;“听竹说谚”是对两浙地区乡谚的解读从xx年1月至xx年4月,“晚潮”根据读者来稿内容的不同,不定期增减栏目,如“山川人物”“有所思”“书林新叶”“萍踪鸿影”“生活圆桌”“童心童趣”“佳作过眼”“吾乡吾土”“域外折枝”“城市印象”“笑谈谈笑”“文人笔调”“品弹”内容主题涉及到历史制度、人物、事件,游记,经典解读,家长里短,艺术作品赏析,社会现象评析,涉外交往,人生感悟等等,表现形式多为散文、杂文、随笔。 3、与时俱进的栏目策划 除了固定的栏目和一些不定期循环出现的栏目,“晚潮”还应时代要求增设专栏。在xx年10月至12月刊的“晚潮”版面,为了庆祝越城(今浙江绍兴)建城2500年,开辟“古越之谜”专栏,探寻古越历史。xx年3月2日,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成立于1991年4月24日)20周年华诞之际,开设“茶博影事”专栏,叙说茶事。 回顾xx年之前“晚潮”的版面,还会发现其曾推出过“无限创意新生代作文大赛”系列活动栏目,意旨把作者队伍扩大到充满活力的中小学生,让学生、家长、学校各方关注“晚潮”。也曾于xx年中国加入世贸之年策划“翻译擂台”栏目,后又利用此栏目四期翻译积累下的活跃度,组织了一场“翻译讲座”,不仅吸引读者,更是扩大“晚潮”影响力,让读者看到“晚潮”与时俱进的策划决心。 4、区分显著的版面设置 整个“晚潮”版面的文章篇幅从4篇到6篇不等,文长从谚语解说的约摸200字到历史解读、专题讲解等1000字上下不等,除了“听竹说谚”栏目配有固定的漫画表现形式,一般栏目以文字为主,偶有照片展示。 栏目标志设置较为显著,虽于xx年3月31日将栏目标志与文章标题分置两行,但是不影响其标志性,整体统一、规范、整齐,反增加栏目之间的错落感,避免版面栏目间的拥挤状态。“晚潮”版面的分栏变动较为明显,xx年4月28日刊将以往的五栏变为四栏,且设第一栏为版面通栏,之后调整为2:3比例的四栏分,再之后是四栏对等分,又于xx年8月调整为三栏,随后三栏抑或四栏就不定了。这一改变,舒缓了版面的整体拥挤,完善了阅读空间,真正体现文学副刊的自由度。 xx年8月14日刊每周三的“人文晚潮”搬到了每周日的“全民阅读周刊晚潮”,除了报眉的变动外,增加了晚潮二字的艺术体,占一小小通栏,且将“听竹说谚”栏目置于版面中间,版面显著性尤甚。 xx年5月始至xx年4月,删减了“听竹说谚”栏目,“晚潮”用边框线条区分栏目,左右分置,中间栏只引一句话,可谓是新版新面貌。 三、“晚潮”的内容特点 首先,虽说“晚潮”内容种类繁多,但其整体的思想性和风格特点是统一的。 “晚潮”搬至“全民阅读周刊”之前,大众化倾向比较明显。借身边之人、之事,借古之制、之思,交流见闻,抒发情感,启迪思考。笔者以为,读“晚潮”,见识到的是饶有趣味的人生,百态生活的智慧与思考。而通俗的语言与话题展现其平易近人之风,真实且贴近大众。疑似出轨一文讲的就是丈夫突然回家给妻子惊喜,发现自家门口有两双鞋,一男式一女式,以为妻子出轨的丈夫悄悄进门,妻子的一句“谁啊?”更让人生疑,结果是误会,因为妻子害怕而在家门口放一双男式鞋子,让人误以为家里不是一个女人。生活气息浓重而又有小小的哲理趣味。xx年3月3日、3月19日、3月31日的“晚潮”都出现了一个名字:万刚。文章题目分别为“三胃”病屋假如我赶上嫁女儿和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离别,前两篇为万刚本人所写,一写同得胃癌同住一屋三病友的生活状态,真实得不戚戚然不惶惶然;二写对女儿将来的忠告,拳拳父爱感人肺腑。最后一篇是万刚好友所作,以侧面追悼万刚的离别。从中便能看出“晚潮”的思想与风格特点。 “晚潮”搬至“全民阅读周刊”之后,阳春白雪气息加重。栏目调整,增加“品味”“域外折枝”“笑谈谈笑”“文人笔调”“品弹”“译客”“品艺路”等,所见所闻的范围更宏大了一些,不拘泥于生活,多了文化人的文化追求。 其次,内容选择的地域性明显,不仅是题材,更有语言。题材涉及两浙地区的历史风貌,两浙山水游记,对曾于两浙地区生活、工作的回忆与感怀,文人、名人与两浙的古今渊源语言则以地方方言为主,以“听竹说谚”为代表。“菩萨来咚庙里”即“菩萨在庙里”之意;“跌跤大大”即“吃一堑长一智”之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