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 唐惠忠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215411) 摘要: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等人文因素)。文和言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言文教学中,关于言的教学,应强化梳理,注重有效积累;关于文的教学,应细加挖掘,凸显人文价值。 关键词:言梳理 文 挖掘 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等人文因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2 / 10 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二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 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以上两方面(前者指向文,后者对应言)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学习为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服务;反之,文也会带动、促进言的学习。然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逐字逐句翻译文章的串讲法把持了课堂,祥林嫂讲阿毛式的字词句繁琐训练大行其道。这种以言为本,严重忽略文章内容和思想的应试式学习,致使课堂缺失生机与活力。鉴于此,强调高中文言文教学言和文之间的和谐融合十分必要。 一、关于言的教学:强化梳理,注重有效积累 为提高言的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增强学生归类整理的意识,引导他们把感性材料的积累与理性知识的梳理有3 / 10 机结合起来。 在词法上,应当对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等作归纳,帮助学生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尤其是在学习高中文言课文时,要善于联系相关词语(尤其是成语)以及学过的课文,举一反三地识记词义。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 -文的第 7 段为例。该段中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之殆,可联系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殆;君不许之许,可联系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之许和词语许诺之许;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之无以、犹,可分别联系劝学(节选)无以至千里之无以,以及记忆犹新之犹;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之无往而不,可联系成语无往不胜;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之微、文,则可分别联系岳阳楼记微斯人之微,及成语文过饰非之文。 对于词类活用 ,也可借助成语、歌词等加深认识。例如,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有不经之谈、不期而遇、如履薄冰、经天纬地等。由此,可总结出两条规律:第一,受副词不修饰时,名词活用作动词;第二,带宾语时,名词活用作动词。又如,名词用作使动的,有汗马功劳、4 / 10 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等;名词用作意动的,有草菅人命、幕天席地、不远千里等。此外,在句法上,梳理句式使之系统化同样重要。教师应引领学生理清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等特殊句式的类型与语法规律;对一些习惯句式的整理也应引起重视,诸如 无乃与、其之谓也、何为等结构固定的句式,务必使学生了然于胸。 二、关于文的教学:细加挖掘,凸显人文价值 文言文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文言文中的思想精髓、文化精华,是引导学生认同,继承传统文化并从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绝好内容。 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 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苏武传(节选)、张衡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2)培养学生自强 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如勾践灭吴(节选)、报任安书(节选)。( 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项脊轩志、登泰山记。( 4)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如渔父、谏太宗十思疏、师说、五人墓碑记。( 5)训练思维,开启学生5 / 10 的智慧,如逍遥游(节选)、烛之武退秦师、察今(节选)、种树郭橐驼传。( 6)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学会处世,如秋水(节选)、陈情表、兰亭集序、赤壁赋。需注意的是,文言课文中承载的人文因素,许多情况下是含蓄委婉、隐而不露的,这就 要求师生善于用一双慧眼来发掘,以一颗敏感之心来体悟。如教滕王阁序,我们固然要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要赞叹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但仅此而已吗?自然还不够。粗粗看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要建立的主旨逻辑,似乎是天下阳光灿烂,你的头顶可能是一片阴云;天下政通人和,你却可能命运坎坷。屈贾谊于长沙,非 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一说,仿佛将人生命运放到宿命的框框里,四面高墙,没有出路。其实不然,王勃给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决心开了个大豁口,共计四条:第一,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必须认识命运不公的客观性,这是哲学的;第二,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在黑暗中不要悲伤,这是心理的;第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到达理想的路途遥远,不定哪天借到外力,可能一步登天,不排除偶然性;第四,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不要怕,不管什么年龄层的人,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都来得及到达目标,这是方法 论。像这样从王勃开出了处世良方的角度来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由语言文化、6 / 10 情感模式、思维方式等多个视角审视文言文承载的信息,足以使其服务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全人格塑造。 三、言文并重的典型教例 如何切实做到言文并重、言文交融呢?这就得充分考虑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从语言人手,通过诵读、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分析等,实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者的统一。例如,讲读季氏将伐颛臾 -文,教师可给出如下问题:文章记述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共出现六个日,你能在每个日之前添加修饰语,以准确揭示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心理吗?这无疑是富有激发性的纲举目张的问题设计。 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看,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可以是先言而后文。比如,教读(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在已用一个课时帮助学生扫除了言方面的阅读障碍后,我专门抽出一堂课,借助从迎侯赢、窃符救赵等情节中,可看出信陵君是怎样一个人、从策划到实施窃符救赵策略的过程中,可看出侯赢是个什么样的人、侯赢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侯赢表示要7 / 10 自刭,信陵君为什么没有反应等有深度的探究题,指引学生透视传主形象,多维、精准地鉴赏文本的丰厚内涵。 第二,常规的、运用更多的则是言与文并行推进。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鸿门宴一文,既是典型的史传文,又富含社会、人生多方面的有益启迪。阅读此文,深入理会作品的内容价值,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如研读文本第一层(全文分三层,第 1、 2 段写会前斗争,第 3 段写会上风云,第 4 段写会后余波),为引导学生仔细理会项羽、范增、项伯、张良、刘邦等的说辞,理清他们在项、刘矛盾激化时的心 理状态。我是这样安排学习活动的 (一)以项羽本纪重点描绘的是项羽在大起大落的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导入新课 (二)研习第 1 段 1.抽读原文。 2.解答学生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难点,对段落中的文言词法、句法进行归类。 8 / 10 3.问题探究。 ( 1)曹无伤告密的真实性如何?课文第 2 段中哪几句与之照应? ( 2)项羽想击破沛公军的原因,与范增主张急击勿失的理由是否一致?为什么? ( 3)根据你的理解,预判 范增说的效果。 ( 4)曹无伤说刘邦珍宝尽有之,而范增说刘邦财物无所取,两人的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研习第 2 段 前两个学习步骤同研习第 1 段。 问题探究: ( 1)张良当时是刘邦的谋士,为什么对项伯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 9 / 10 ( 2)张良为什么强调亡去不义? ( 3)项伯回营劝项羽休战,用了反问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若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这里,增设 的教学环节是:请同学们仔细理会,自行发现并探讨一些问题。实际教学中,有学生发现:张良去见刘邦,当时他对刘邦是不满的,因为像距关,毋内诸侯这样关系全局的大事,刘邦竟未和他商量,所以发出了反诘;但他并未给刘邦太多难堪,两次提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明显包含劝导刘邦、晓以利害的目的 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张良顾全大局的气度和品质。还有学生指出:刘邦回答张良问话时说鲰生说我日,与第 3 段的项羽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作一比较,不难看出刘邦机敏精细,而项羽思虑浮浅 、沽名钓誉。 课的最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 请思考:假如没有项伯通风报信,张良有没有另外的10 / 10 避免项、刘冲突的策略?把自己设想成张良,说说你的办法。 综观完整的教学进程,学习文言实词飨、当、籍、谢、遇,虚词为、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掌握通假字距、内、倍、蚤的意义,山东、亡、非常等古今异义词,及王、善、活、兄等词语的活用情况,与由人物说辞汲取人生智慧这两个学习目标贯穿始终,指引着学生从言 (古文字的辨析、理解)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通则培训课件
- 民法居住权课件
- 初中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
-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民治企业安全培训价格课件
- 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挑战
- 苏州房地产工作方案
- 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报告
- 民族理论课件
- 中国一重:新质生产力实践
- 参考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 高铁司机长时间专注心理调节专题报告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T/CHTS 10130-2024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指南
- 活动人员分工安排方案
- 米糠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课件
- 前列腺增生科普知识
- 5G-Advanced通感融合网络架构研究报告(第二版)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公职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