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1 XX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1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日期: XX-2-2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定义、特征和组成; 2.记住溶质、溶剂的概念,初步能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 1:溶液形成过程的实质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 9-1:蔗糖、食盐溶解。并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形成过程的实质。 蔗糖 溶于水后,蔗糖会,水会变味,是因蔗糖以的形式均一地到水分子中,形成一种的混合物。食盐(或氯化钠)溶于水后,食盐(或氯化钠)会,水会变味,是因氯化钠以和形式向水中,形成稳定的氯化钠溶液。溶解属于变化。 知识点 2: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思考】结合蔗糖溶解、食盐溶解的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 1)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这体现溶液的性。 2 / 41 ( 2)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样?。这体现溶液的性。 ( 3)如果向盛有食盐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勺高锰酸 钾。搅拌后,还能看到高锰酸钾吗?。这说明同一液体中可以溶解(填 “ 一种 ” 或 “ 多种 ” )可溶性物质。 小结: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做,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因此,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和组成的。溶解在中形成溶液。 【阅读】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组成的,那么应怎样来命名溶液呢? 若溶质是 A,溶剂是 B,则可把溶液命名为: A 的 B 溶液;若溶剂 B 是水时,水可省略,可命名为 A 溶液。 例如:食盐溶于水后,形成食盐的水溶液 (简称食盐溶液 )。即溶液为溶质的溶剂溶液。 三、合 作探究: 【练习】请你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溶质溶剂溶液溶质溶剂 蔗糖溶液稀盐酸溶液 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 碘溶于汽油中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碘酒溶液 3 / 41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Fecl2溶液 知识点 3:溶液、溶质和溶剂间的质量关系 【思考】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若将 50g碳酸钠粉末溶于 4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还剩余了 6g 碳酸钠没有溶解,则此时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溶液质量为 g。 小结 :溶液质量 =质量 +质量 ;溶质质量就是的物质质量 ,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质。 四、巩固达标: 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溶液的物质类别是。 2.请分别写出表格中每种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式: 稀盐酸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医用酒精碘酒 溶质 溶剂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蒸馏水 c.糖水 D.汽水 4.以下所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香油 B.食盐 c.白糖 D.食醋 5.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溶 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可以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4 / 41 A.纯净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的状态可以为固、液、气三种状态 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的体积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7.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8.溶液是由 _和 _组成的,溶液的总质量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 “ 等于 ” 或 “ 不等于 ”) 。溶液的总体积 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 等于 ” 或 “ 不等于 ” )。实验室里将 100mL蒸馏水和 100mL酒精充分混合,则形成的溶液总体积 200mL(填 “ ” 、“ ” 或 “=”) ,其中溶质、溶剂的化学式分别为和。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1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2-25 5 / 41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判断化学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自主学习: 问题 3.【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 9-2:分析实验的实质。得:讨论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 【讨论】结合实验现象记录,阅读 P28,完成下列习题。 问题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溶液都是无色的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 2.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水是唯一的溶剂吗? 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 4.分析实验 9-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那么区分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或。一般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 、 是溶质,是溶剂;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叫做溶剂。 三、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当物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新生成6 / 41 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为水。 例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溶质是,溶是。若把足量的锌投 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形成的水溶液,溶质是,溶剂是。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是,溶质是,溶剂是。 知识点 4:溶液的用途 【阅读】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A.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B.医疗上的葡糖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c.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四、巩固达标: 1请对下列几个疑问 进行课堂辨析,如果你不赞同,举出一些能反驳的具体实例: 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吗?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是一种吗? 溶质只能是固体吗? 只有水能做溶剂吗? 2喜羊羊在家做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右图所示 7 / 41 的现象。请用原子分子的有关知识观点解释: 糖能溶解的原因是。 3.如果要使食盐较快的溶解在水里,请提出你的建议: 所以,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有: 4.把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溶质有 g,溶质剂有 g。若把锌投入到稀硫酸中,完全反应, 形成的水溶液,溶质有 g,溶剂有 g。 10g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是,溶质有 g,溶剂有 g。 5已知锌与 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 1)稀硫酸中溶质、溶剂的质量。 (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 3)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6.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 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20 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8 / 41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 3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2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2-26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乳浊液、悬浊液的概念和常见的乳化现象,会区分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2.认识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典型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原因; 3.能利用物质溶解时的吸热现象或放热现象解释常见实验现象及原理。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 1:物质溶解时的吸热 和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三、合作探究: 【思考】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完成课本 P29 页探究实验,阅读 P31页的资料卡片,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伴有热量的变化。不同的溶质溶解时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吸热则溶液温度表现为,如;如果放热,则溶液温度表现为,如;如果不吸热也不放热,则溶液温度;如:氯化钠、蔗糖溶于水。 9 / 41 小结: NaoH固体、浓 H2So4、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 固体 NH4No3、冰块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 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知识点 2:乳浊液和悬浊液 【实验探究】结合实验 9-3,观察、分析实验 9-4: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和乳化现象。 项目: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 ( 1)水和植物油 ( 2)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思考】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 1)实验( 1)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是不是溶液?若不是溶液又是什么? 这种液体稳定,静置后会出现现象。小液滴分散到 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 2)实验( 2)说明了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请结合实验,阅读课本第 30页第二段,回答问题) 洗涤剂有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液,该现象又称之为现象,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 3)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10 / 41 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能油污,形成。用加了洗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能油污,形成。两者去污的原理(填 “ 相同 ” 或 “ 不同 ” )。 小结:乳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的混合物。例如:水和油混合 、牛奶、油漆。 悬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的混合物。例如:泥沙、钡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后得到的液体。 四、巩固达标: 1.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植物油和水 B碘与酒精 c食盐与水 D面粉与水 2.在家庭厨房中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用汽油 B用热水 c用冷水加洗涤剂 D用热水加洗涤剂 3.乳浊液、溶液之间的相同点是() A都是纯净物 B都是混合物 c都澄清透明 D都均一、稳定 4.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 生活,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11 / 41 垢 5.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洗发精洗去头上的油脂 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的干净 c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 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D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7.如右图所示装置 ,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后: A.氢氧化钠固体 B.蔗糖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氯化钠晶体 (1)使 U 形管内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2)使 U 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3)U形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 8.市场上有一种俗称 “ 摇摇冰 ” 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 B烧碱 c食 盐 D硝酸铵 12 / 41 9.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 石灰石和稀盐酸; . 镁和稀硫酸; . 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 生石灰和水 A B c D 10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 NaoH、 cuSo4、 Nacl 和 caco3 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若不溶于水,则是 _; 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_; 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 _; 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 _。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2 溶解度导学案(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1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2-27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 2.知道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 3.能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13 / 41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 1:饱和溶液 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活动探究 I】:课本 P33,小组讨论,探究: Nacl 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操作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再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再加入 5ml水,搅拌 现象固体溶解部分固体没溶解剩余固体溶解 结论溶解现象与和的量有关。 【活动探究 II】:课本 P33,小组讨论,探究: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现象结论 加入 5g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溶解现象还与有关。 再加入 5g硝酸钾部分固体有剩余 加热剩余固体溶解 再加入 5g硝酸钾,搅拌部分固体有剩余 冷却剩余固体增多 【小结】根据实验探究,阅读课本 P33 35,形成概念。 1、在下,向 g 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溶液,溶质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溶质以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包括结晶和结晶。 14 / 41 例如: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法;而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法; “ 海水晒盐 ” 中结晶池中的 “ 母液 ” 为溶液(填 “ 饱和 ” 或 “ 不饱和 ” )。 三、合作探究: 【思考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在饱和溶液中,为什么要指明 “ 一定温度 ” 和 “ 一定量溶剂 ” 呢?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即概念中为何强调 “ 这种溶质的饱溶液 ” ? 3、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拓展提升】分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间的关系。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填 “ 浓 ” 或 “ 稀 ” ) 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用 “ 一定 ”“ 不一定 ” 填空) 知识点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讨论】根据实验探究分析 四、巩固达 标: 1.用 “ 饱和 ” 或 “ 不饱和 ” 填空。 15 / 41 ( 1) 20 时,在盛有 10g水的烧杯中加入 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 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 20 时的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里再加入 1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溶液。 ( 2)某氯化钾溶液在 20 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 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可采取三种方法: ; ; 。 3.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 、过滤、结晶) ( 1)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 2)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锰分离出来用方法(注:二氧化锰难溶)。 (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方法。 ( 4)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慢慢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过程。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16 / 41 何物质 5.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 A.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一定是不饱 和溶液 c.一定是稀溶液 D.可能是饱和溶液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加入溶剂 7.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加同种溶质; 加入该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溶剂。 A.B.c.D.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饱和 Nacl 溶液中加入少量 kcl固体,则溶液质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10.向一杯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 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7 / 41 11.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请简要写出你认为可行的两种方法。 ; 。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 单元溶液课题 2 溶解度导学案(第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2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2-28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能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阅读】课本 P36 第一段文字,完成下列习题。 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里的溶解度。 强调: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必 须注意 “ 四要素 ” : 一个条件; 一个标准; 一个状态; 一个单位。 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讨论】在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这句话的涵义。 【思考】在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此时硝酸钾溶18 / 41 液中溶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该溶液为(填 “ 饱和 ” 或 “ 不饱和 ” )溶液。 【练习】氯化钾在 30 时的溶解度是 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 100g 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此时的溶解度(用 S 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讨论】通过溶解度( 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用 S 表示)。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 mg 水中溶解某物质 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 g。 知识点 2: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阅读】课本 P36“ 资料 ” ,知道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通常把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等 有关。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通常用具体数字表示。 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 20 ): 在 20 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该物质属于物质。在20 时, 3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该物质属于物质。 19 / 41 三、合作探究:【拓展】已知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60 时将 80g硝酸钾放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请写出计算过程 ) 四、巩固达标: 1.在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其涵义是:。 2.在 6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此时氯化钾溶液中溶 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该溶液为(填 “ 饱和 ” 或“ 不饱和 ” )溶液。 3.在 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则在 20 时, 100 克水溶解氯化铵 g 可达到饱和。 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水中溶解 20gNacl 达到饱和状态,则 Nacl的溶解度为 20g B.在 20 时,把 20gNacl溶解在 100g水中,所以 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 20g c.在 20 时,把 20gNacl 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 20g D.在 30 时,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7gNacl 恰好饱和,则30 时 Nacl的溶解度为 37g 5.在 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10g,其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溶质 =10:1B.溶液:溶剂 =11:10c.溶剂:溶质 =11:1D.20 / 41 溶质:溶剂 =1:9 6、在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10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21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10:21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7.在 20 时,硫酸钙的溶解 度为,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克,蒸干得到克固体,则 60时该物质溶解度为() 克克 9.已知 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 60 时将 70g 硝酸钾放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B、 c、 D 四个烧杯分别盛有 50g 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 27g、 9g、 36g、 18g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经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 1)中盛有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2)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将 A、 B 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在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该溶质 g。 11.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1 / 41 温度 /010203040506070 溶解度 / (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 2)在 20 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 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填 “ 饱和 ” 或 “ 不饱和 “ )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 60时,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2 溶解度导学案(第 3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3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3-3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能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 1: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阅读】课本 P36表 9-1。查找: 20 时, Nacl的溶解度 g;60 时, kNo3的溶解度 g。 【讨论】分析 “ 列表法 ” 表示溶解度的不足之处。 温度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表 9-1 是用“ 列表法 ” 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但该表还是不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22 / 41 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 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变化的曲线。 【阅读】课本 P37图 9-12和图 9-13溶解度曲线图。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 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下的溶解度; .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的溶解度; . 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 物质的溶解度受变化影响的大小。 【小结】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 三线、两点 ” 。 “ 陡升型 ”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 kNo3; “ 缓升型 ”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 下降型 ”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温度下状态)。 两曲线的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三、合作探究: 知识点 2: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专题研究】认真分析右图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习题。 Q 点的含义:。 P 点的含义:。 t1 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3 / 41 t3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t 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或。 t3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 W 克,降温到 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有物质,无晶体析出的有物质。 从甲溶液中获取甲晶体(即提纯甲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乙溶液中获取乙晶体(即提纯乙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 除去甲中的泥沙用法;分离甲与乙(含量少)的混合物,用法。 在 t2 时, 30g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 “ 能 ” 或 “ 不能 ” )为什么? 四、巩固达标: 1.下图为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Q 点的含义是。 (2).在 t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若使接近饱和的 A 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可采用的方法是。 2.下图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24 / 41 (1).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 (2).物质 B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3).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若将 t1 时 A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 ,则溶液变为; 若将 t1 时 B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 ,则溶液变为。 时,分别向盛有 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 ( 1) 20 时,(填 “A” 或 “B” )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2)图 2 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 “a” 或“b” ),要使 A 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3)图 3 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 “a” 或“b” ),要使 A 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右图是甲、乙两种固 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 t1 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 (填 “ ” 、 “ ” 或“ ”)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两种 ); ( 3)将质量均为 Wg 的甲、乙两物质分别加入到两支盛有25 / 41 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 t3 时所得乙溶液为, (填“ 饱和 ” 或 “ 不饱和 ”) 。 5.将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通常有三种方法,分别是: ; 。 6.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食盐 (氯化钠 )和纯碱(碳酸钠 ),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 (俗称纯碱 )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 度为 1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 “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 。请你使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 夏天晒盐 ”“ 冬天捞碱 ” 。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2 溶解度导学案(第 4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4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3-4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气体溶解度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2.知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 1:气体溶解度的外 在因素 【交流讨论】课本 P38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 26 / 41 1.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还与有关; 3.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 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 【归纳小结】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越高,溶解度越小;越大溶解度越大。 知识点 2:气体溶解度的涵义 【阅读】课本 P38,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气体溶解度:气体在为 101kPa 和一定时,气体溶解在体积水里达到状态时的气体。 如:在 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即:在 101kPa和温度为 0 时, 1 体积水里。 三、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 P39,知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增大汽水中 co2的溶解度?或。 3.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4.如何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四、巩固达标: 27 / 41 1.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此时气体溶解度,其原因。 时,氧气溶解度为,是指条件下,一体 积水里溶解氧气即达到饱和。 3.(多选)下列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A.熟石灰 B.食盐 c.硝酸钾 D.氧气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常浮出水面;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会逸出; 喝了汽水之后,人常常会打嗝。不能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5.右图是开启后的 “XX 牌 ” 碳酸饮料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数); (2).开启时,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该现象可说明 的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夏天的 “ 雪碧 ” 比冬天的“ 雪碧 ” 填 “ 难 ” 或 “ 易 ” )挥发出 co2气体,这说明温度升高使气体的溶解度。 (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课题 2 增设课外练习题 课型:复习课课时:第 1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3-5 28 / 41 1.将少量 味精 酒精 面粉 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会出现沉淀的是,液体出现分层的是,均一、稳定的是。 Fecl3溶液是色的, Fecl2溶液 是色的, cuSo4溶液是色的, kmno4溶液是色的, Nacl溶液是色的。 2.用 “”“”“=” 填空。 ( 1) 50ml酒精与 50ml水混合后体积 100ml。 ( 2) 50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 3) 20 时 40g氯化钠加入 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 140g。 (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 3.小丽非常喜欢学习化学,并乐于活用化学知识。 ( 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实了分子的性质。 ( 2)小丽注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 到有气泡,但当打开瓶盖之后却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 ( 3)小丽经常帮妈妈洗碗,她每次都能很容易地把 “ 油乎乎 ” 的菜盘洗干净请你猜猜看,她可能在水中加了,去污的原因是。 ( 4)若要用大粒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 。 29 / 41 4.下图中的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集气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 1)要使图 A 中小气球鼓起,应选择下列试剂是; ( 2)要使图 B 中小气球鼓起,应选择下列试剂是。 . 碳酸钙和稀盐酸 .NaoH 溶液与 co2. 生石灰 和水 NH4No3 和水 .NacI 和水 .NaoH 固体与水 5.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氧化钙固体 E.硝酸铵固体 F.氯化钠固体 右侧 U 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 右侧 U 型管中的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右侧 U 型管中的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6.建筑工地上常看到刚买的生石灰加水时热气腾腾,这因为生石灰加水 “ 煮 ” 成了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的缘故。试回答: ( 1)写出生石灰加水 “ 煮 ” 成了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 2)这 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 3)将生石灰加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7.一根细铁丝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 1)实验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 30 / 41 (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A铁丝 B硫酸铜 c硫酸铁 D硫酸亚铁 ( 3)如果细铁丝的质量是克,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是 200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不溶固体的质量是克;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克。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3 溶液的浓度导学案(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1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3-6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其涵义;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其涵义 【实验探究】课本 P42实验 9-7,探究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 分析 :对于有色或有味道的溶液,可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但这种方法比较,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比方我们应该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成。任选一种硫酸铜溶液,给它设 计标签。要求必须有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常用溶质的分数和分数表示。 【阅读】课本 P43,溶液组成的最简单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31 / 41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与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 1)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 ( 2)溶液质量 = 质量 +质量。 注意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且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任何条件时,溶液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 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思考】 1.从 100g20的某溶液中取出 l0g 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下列对 “10 的食盐溶液 ” 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多项) 水中溶解了 10g食盐食盐溶液中溶解有 l0g食盐 c.将 10g 食盐溶解于 90g 水中得到的溶液 D.将食盐与水按l:1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3.某果汁饮料中果蔬汁含量 20% ,其含义是什么? 知识点 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 1.把 10g 氯化钠放入 4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2 / 41 例 2.在 20 时,将 40g 氯化钠放入 100g 水中,结果有 4g固体剩余,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 3.将 40g10%的氯化钠溶液和 6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 4.现有 50g 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通过下列方法后,计算改进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向原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解: ( 2)向原溶液中加入 50g水。解: ( 3)把溶剂蒸发掉 25g。解: ( 4)向原溶液中加入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 解: 【讨论】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试完成下表。 溶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溶质质量分数 /% 增加溶质 增加溶剂 蒸发溶剂 例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则在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33 / 41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思考】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已知溶解度 (S),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讨论】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g ,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则 a 与 b 的大小关系为() 大于等于小于 bD.无法判断 三、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在 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g。在 20 时,将 25g食盐放入 50g水中,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巩固达标: 1.在 20 时,从 200g24的饱和 kNo3溶液中取出 5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密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D. 2.下列对 “5 的硝酸钾溶液 ” 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多项) 水中溶解了 5g 硝酸钾硝酸钾溶液中溶解有 5g硝酸钾 c.将 5g硝酸钾溶解于 95g水中得到的溶液 D.将硝酸 钾与水按 l:2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3.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则下列质量比关系不正确的是() 34 / 41 A.溶质 :溶剂 1:4B.溶质 :溶液 1:5c.溶剂 :溶液 4:5D.溶质 :溶剂 1:5 4.某温度时,蒸干 35g氯化钾溶液,得到 10g氯化钾,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将 40g20的 NaoH溶液与 60g40的 NaoH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时 kNo3的溶解度为 46g,该温度下 50g水中加入 25gkNo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有 40g质量分数为 5的 cacl2 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 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 2gcacl2 固体 B.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c.把溶剂蒸发掉 20gD.加入 4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cacl2溶液 8.在一定温度下,下列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w%)与加入氯化钠质量 (m)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不断搅拌()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导学案 (第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 2 课时班级: 1、 2、 3、 4 班姓名:35 / 41 杨永祥董丽华日期: XX-3-10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溶液稀释的关键,能进行简单计算。 2.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与步骤。 二、自主学习:知识点 1、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复习 :将 1g 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 9mL 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 10mL水,搅拌。 (水的密度 1gcm -3) 溶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溶质质量分数 加入 10ml水前 加入 10ml水后 【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例题 1】:化学实验室现有 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 50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 【思考】( 1)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x,请列出方程式并计算。 ( 2)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x,请列出方程式并计算。 【练习】 1.把 200g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 36 / 41 2.把 3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 100g。求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例题 2】:某工厂化验室配制 5000g20的盐酸,需 38的盐酸 (密度为 cm -3)多少毫升 ? 提示 1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示 2根据上述公式和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则,列出方程式: 知识点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 【例题 1】:在实验室如用食盐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 500g。 【讨论】:需要的仪器:主要有、。 步骤:( 1):需氯化钠 g,水的质量 g,体积为 mL ( 2):用称取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量取水。 ( 3):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搅拌,使其溶解。 (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中,盖好瓶塞并贴好标签,放在试剂柜中。 三、合作探究: 37 / 41 【思考】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g,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先做到游码拨零,调平衡;物质放盘,砝码放盘,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中称量。 2、用量筒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如果俯视读数,会引起量取水的体积(填 “ 偏低 ”“ 偏高 ”“ 不变 ” 下同),造成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如果仰视读数,会引起量取水的体积,造成 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实验中,若 Nacl 未经干燥就直接配制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例题 2】:在实验室如用溶质质量分数 37,密度为 cm -3的浓盐酸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稀盐酸。 讨论 :需要的仪器:主要有、。 步骤:( 1);( 2);( 3);( 4)。 四、巩固达标: 1.将 20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 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 g,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g。 2.在寒冷的冬天,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问卷调查成果讲解
- 抢救药品规范化管理
- 洗浴卫生管理汇报
- 综合整治结果汇报
- 嗜酸性粒细胞
- 体育活动颁奖典礼执行方案
- 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
- 水利流程图讲解
- 生物质谱技术原理
- 农作物耕作栽培(甘蔗)-新植蔗栽培技术
- 大方县猫场镇硫磺矿渣综合治理工程环评报告
- Sony MD随身听的历史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九年级第一二单元综合数学试题
- Foxconn连接器设计手册
- 学习解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PPT课件(带内容)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GB 11121-2006汽油机油
- 沙尔夫柴油机齿轨卡轨车课件
- 房产无抵押情况说明及承诺书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