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doc_第1页
浅谈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doc_第2页
浅谈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doc_第3页
浅谈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doc_第4页
浅谈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 陈丹心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健康管理平台中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移动健康管理的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的思路方案。 【关键词】移动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obileIntertechnology,howtousethemobileIntertechnologyinhealthmanagementplatformhasbeeanimportanttask.Inthispaper,fromthecharacteristicsofmobileIntertechnology,weanalyzestheneedsofmobilehealthmanagement,andputsforwardtheschemeofamobilehealthmanagementplatformconstruction.【Keywords】Mobile,Healthmanagement,Thelargedatacenter 【Authorsaddress】QingyuanCityChineseMedicineHospital,Guangdong511500,PPC doi:10.3969/j.issn.1671-332X.xx.10.064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节奏也快速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随之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因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传统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症状越来越年轻化,慢病占比越来越高,这也引起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相应也出现各种健康管理机构。这些健康管理机构在进行健康管理时,主要还是基于体检着手进行健康分析,都需要人员每年到机构进行体检,体检出问题再去医疗机构就诊,这带来一个明显问题就是间隔的时间较长,无法满足人们需要时刻关注个人健康,特别是慢病跟踪管理的需要1。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不断发展,医患沟通也已开始借助信息化技术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正确的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而能达到较好的医疗效果2。 而当前信息时代已经进行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技术带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使我们的生活随时都可以传递快速的信息,这种技术特别适合健康管理的需求,可以随时随着地的让人们了解健康信息、跟踪自身的健康问题,实现对自身健康的快速关注。 如何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健康管理需求进行紧密结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移动技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藉着高覆盖率的移动通讯网、高速无线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移动信息终端,移动技术的使用开辟了广阔的移动交互空间。近年来3G和智能手机的引入无疑为移动应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心剂,现在手机CPU的速度已经达到前几年台式机的水平。而手机和移动终端的可移动性是普通电脑所没有的巨大优势。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话工具,而且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可以随身移动的信息处理平台。这些移动的计算平台与笔记本电脑构成了移动的“云”,因此应运而生的“云计算”概念正在不断地扩大它的影响力,必将带来一次新的技术的飞跃。因此移动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包括移动医疗、移动办公、移动政务、移动商务、移动执法、移动旅游服务等等。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多可以找到和他所在位置相关的信息、处理的办公事务或私人事宜。现在有许多IT界的巨型企业加入进来,例如Google推出开源的Android移动平台,整合了他的Gmail、Google地图等资源,创建了一个庞大的移动应用产业链,并引入了各行业的巨头参与(手机制造,软件开发,移动运营)。移动应用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革3。 移动互联网有如下特点: 高便携性:除了睡眠时间,移动设备一般都以远高于PC的使用时间伴随在其主人身边。这个特点决定了,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可以带来PC上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沟通与资讯的获取远比PC设备方便; 隐私性: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不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技术上如何实现它,高隐私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特点数据共享时即保障认证客户的有效性,也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这就不同于互联网公开透明开放的特点。互联网下,PC端系统的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 应用轻便,除了长篇大论,休闲沟通外,能够用语音通话的就用语音通话解决。移动设备通讯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动设备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延续这一特点及设备制造的特点,移动通讯用户不会接受在移动设备上采取复杂的类似PC输入端的操作。移动互联网的前提,抓住行业强势资源,相关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产业的资源。 2健康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健康管理平台是基于健康管理需求来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一般由医院体检中心或健康体检机构来负责建立,该管理平台主要依托健康管理专家为各种人群提供健康体检、体检评估、预防干预、临床干预和慢病跟踪等全健康管理过程4,这些过程如图1所示,这些过程不仅需要使用健康管理平台的人群使用,而且全程需要各专业专家等共同参与健康服务。因此一个完整的健康管理平台有如下需求: 全健康过程管理,我们从图1可以看到健康管理过程是保证人体健康、预防、治疗等整个完整的健康干预管理过程,整个流程是紧密相连的过程,现在的健康机构主要是预防干预过程,而医疗机构更重视临床干预过程,因此他们的健康过程管理还不完善; 健康管理需要时刻关注健康状态的变化,健康管理过程是人体健康各种状态变化的管理过程,各种状态的变化需要时刻关注,它的时效性很高,特别是一些疾病病灶出现的时候很可能就是某些疾病要出现的表象,而一般人是难以判断和提前干预的; 健康管理过程需要多个专业专家的参与,健康管理从体验的基本指标开始需要体检的专家进行判断,如果只出现医学化验指示的异常,营养专家就需要用饮食进行调整,健身专家需要提供健身建议,而当出现疾病病灶时需要相应的专科专家进行判断并进行前期临床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使健康管理过程更专业和更安全。 3移动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 移动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实时快速沟通的互联能力,而健康管理平台的全过程专家参与和健康预防等也需要快速的服务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健康管理平台,将健康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要建立好一个完善的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必须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健康管理平台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健康管理平台包括健康的评估、营养管理、健身管理、疾病管理、疾病诊疗和疾病的病后跟踪等,这一系列数据都需要基于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通过建立各个专业的资源库以支撑健康管理平台的信息建设; 健康管理平台移动终端建设,为方便人群快速的使用健康管理平台,对自身健康进行快速的管理评估,就需要人群能快速的使用健康管理服务,而移动终端是实现这些服务最便利的设备,通过移动终端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专业化的管理和咨询,同时现在也可以通过IOS或Android等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各种生化指标测试设备实现实时的生化指标数据的采集,以提供各专家的诊断; 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的建设,要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就必须要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专家的参与,通过一个健康管理云平台5可以让各类专家随时提供相应的服务,而不只是局限于在一个健康管理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这样才能快速的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提出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模型如下图所示: 近来提出的云计算正迅速地从概念和理论探讨走向实际应用。它是一种崭新的体系架构,是一种服务方式和运行模式,是合理组织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平台。6该模型通过建立一个健康管理云实现一个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而各类专家和普通人群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7随时接入该健康管理平台中,实现快速的健康管理使用、咨询和服务等功能,以实现各种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快速集成,提高移动互联网的高效健康管理平台。 4结束语 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和健康管理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健康云管理平台大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为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康管理平台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常盼盼.云计算在医疗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思考J.医疗论坛,xx,(9):2579-2580. 2李郝,程铭,王鹏,等.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医患沟通J.现代医院,xx:93-94. 3刘军,马文丽,姚文娟,等.基于GPRS远程医疗系统的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xx,27(3):9-12. 4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178-185. 5潘凤明,张烨.医疗卫生云计算化应用管理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xx,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