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的发展与研究.doc_第1页
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的发展与研究.doc_第2页
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的发展与研究.doc_第3页
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的发展与研究.doc_第4页
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的发展与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的发展与研究 詹盈雅,金华祥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雅戈尔中学,浙江宁波315151;2.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中学,浙江宁波315151) 摘要:积极探索和尝试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成为当下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大胆尝试了走班式特色课程教学,为学生的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并在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中注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四性”及教学方式的“三培养”。实践证明,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的实施有其自身的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师向“双师型”转型;加快学校特色进程。 关键词:走班式;特色课程;教学方式;创新能力 :G633.955:A:16711580(xx)04011403 :xx0929 作者简介:詹盈雅(1978),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雅戈尔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育。 金华祥(1977),男,浙江舟山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育及当代写实油画。 一、缘由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已成为中小学追求的理想办学境界。新课程改革呼吁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出现,并将教学改革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主、有个性的发展上。近年来,形式各异的社团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主旋律”。 笔者所在的学校一贯坚持“诚信为本、厚德育人、特色纷呈、科研兴盛”的办学理念,努力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特长,教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向,并开设了走班式特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走班式课程,即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其水平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能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套餐”,并通过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 为了特色课程能够稳步发展,作为战斗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通过进修、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陶艺、琉璃的专业技能,最终摸索出一系列适合初中生学习陶艺、琉璃的教学内容及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闪光点” 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立足学生,根据本校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专业特长来进行相应的教学,与其他美术特色课程在教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操作性充分考虑社团本体学习的规律性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篇、创作篇、拓展篇、欣赏篇四大模块。这一学习过程遵循了内容的内在推进和结构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并结合了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其中,第三篇(拓展篇)在陶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了备受学生欢迎的琉璃制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内容安排上主要通过“活化”的状态来进行陶艺、琉璃的教学,这种“活化”不仅体现在对技法的传承上,更要求师生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创新而形成特色课程。为此,教学内容总体安排如下: (二)合作性小组合作活动成为学习的主力军 古谚语云:“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课堂教学改革也呼吁我们实行小组探究的课堂模式。在教学中,内容大多数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现象及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进行陶艺创作活动时,先给学生定好主题,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调查、探究,寻找到适合本小组的创作内容。如:何佳缘小组的让我们一起歌唱祖国作品结合了陶罐中泥片成型的方法,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三个同学唱歌的表情;郑央央小组的幸福及虞庐斌小组的父亲作品都结合泥塑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他们对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的个性化理解。这些作品都很好地说明,学生在进行小组创作活动时能将生活融入其中,并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成果。 (三)创造性内容依托文化资源巧妙地进行创新 地方文化资源能够反映地方的传统特色,是当地精神文化之“根”,让广大学生了解本土文化能够引导他们参与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地域资源。为此,笔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因地制宜,大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民俗文化中的梁祝传说、它山堰十兄弟、元旦等;民间艺术中的余姚河姆渡黑陶、鄞州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鄞州朱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中的红帮文化、雅戈尔服装文化、编竹筐等)来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活动。学生进行陶艺、琉璃制作时,将梁祝文化、红帮文化、春节、元旦等题材作为作品的表现内容,并创造性地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巧妙地将剪纸、面塑、草席编织等制作技法嫁接到陶艺琉璃制作中来,并且能够合理地将文化资源“为我所用”,这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表现。 (四)文化性涉猎各方知识,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在教学的安排中,笔者妥善处理陶艺、琉璃作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并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教学内容不但涉及中外传统陶艺、琉璃的历史与发展,还包括现代陶艺、琉璃的发展及特点这样的知识点。当然,教学的内容不光有线性知识的呈现,还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让学生在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能更直观地学习更多的制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进一步认识到美术创造活动中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站在世界多元化的背景下,不断探索、实践,形成鲜明的个性,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陶艺、琉璃作品。 三、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教学方式的“关注点” 教学内容是陶艺、琉璃社团活动的“航向”,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做一个优秀的“舵手”来加强学生的“三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的成员是由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的学生自主报名组成的,有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些则刚刚起步。面对学员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我们将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分插在各小组中,这样就能让优秀的学生带动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将繁杂的作品当堂完成,从而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合作意识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社团活动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认真、自觉地学习。因此,在社团里,更多地呈现出这样的现象,即下课了,部分学生也不愿离开,自觉地“拖课”成了社团的常态。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他们从小到大体验过的最快乐的课程。笔者认为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从学生喜好出发,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如:动物大家族、缤纷储蓄罐、创意小花瓶、交通工具总动员、小小建筑师、身边的人物等都是学生喜欢表现的内容,并通过对优秀作品进行展出、比赛、施釉、烧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作品的原创性 创新意识是学习美术的重要品质,也是目前我国普遍欠缺与亟须培养的国民素质。然而,对初中生来说,“美术创新”谈何容易。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对中外优秀陶艺、琉璃作品,尤其是对中外现代陶艺、琉璃作品的欣赏、评价,不断学习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艺术观念。笔者努力引导学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最终让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实践中不断迸射出来。 四、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教学实践的“显著点” 在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实践中,其教学内容与形式有着显著的特色: (一)学生“乐参乐学”,享受成功喜悦 从实施效果来看,孩子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聪明才智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使美术课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体验的课程、生态的课程,让学生乐参乐学。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级的各种比赛,作品多次上传到市教育网、区教育网、吾爱艺术、校园网等等,让学生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此外,特色课程活动通过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地方文化艺术,理解传统文化思想,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珍惜、继承文化遗产。 (二)教师不断发展并向“双师型”转型 为使特色课程活动能够稳步发展,笔者不断地和本校团队成员及校外的同行、专家进行积极的交流、探讨,并多次参加陶艺班的培训,同时,还参加了上海大学琉璃工作室的进修,在交流、合作、培训、进修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论文、课题,编写校本课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及理论素养,成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及“探究型”并存的“双师型”教师。 (三)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成果显著 在社团成员的不断努力及教师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稳步发展,并不断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凭借着本课程,学校通过了区中小学办学特色学校的评估;社团被评为区中小学优秀社团;学生也在省、市、区级比赛中屡屡获奖;教师也多次获得省、区级优秀指导教师的殊荣;本课程在市区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陶艺琉璃走班式特色课程实践以来,我们寻找到了一条适合社团师生的共同发展之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课程套餐”里乐参乐学,尽显特长,敢于创新,体验快乐,享受成功;让教师团队在特色课程教学中不断向研究转型,做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但这仅仅是我们成功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如果要让特色课程更上一层楼,就要在实践中勇于创新,不断进步。我们相信,通过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必将获得更多沉甸甸的成果,我们的特色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远。实践告诉我们:陶艺琉璃课程走班式教学有着诸多的成功之处,我们不妨借鉴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地应用到其他的美术课程,乃至文化课的教学当中来,也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洪琪,唐杰.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xx. 2曹明亮.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xx. 3陈雅玲.怎样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xx. 4彭赞宾.传承与创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建校50年而写J.中国陶艺家,xx(2). 5何炳钦.从传承中谋发展从创新中求生机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陶瓷艺术专业特色办学理念J.美术观察,xx(5). 6刘红.新中国学院式陶瓷艺术教育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xx. 7金文伟.我国古代陶瓷传授思想的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xx(4). 8李砚祖.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中国美术馆,xx(6). 9李正安.我国高校陶瓷设计教育发生探究J.装饰,xx(3). 10白明.关于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思考J.文艺研究,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