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doc_第1页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doc_第2页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doc_第3页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doc_第4页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 李宏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本文以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对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类型、文化特性、音乐特征、功能及演唱特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重点突出了土家族民歌在我国音乐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土家族民歌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以及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必将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特征:演唱特点 :G62371:A:16732596(xx)08026304 沈从文的一部边城曾以牧歌式的情调向世人描绘了美丽、神奇、灵动的湘西世界。在这个田园般的地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尤其以民歌最为著名。土家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地域环境及演唱特点己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土家族勤劳朴实的风土人情和土家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刻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一、湘西土家族民歌的主要类型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湘西土家族民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带有浓郁土家族文化的民间歌曲,从不同方面诠释着土家族人质朴的民风和对生活的无限追求,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将其归类主要分为:儿歌、情歌、风俗歌、劳作歌。 (一)儿歌 儿歌又称童谣”,是以儿童为主要创作对象的歌曲,曲调简单,歌词浅白且具有教育意义。土家族的民间儿歌是土家族人民以简洁生动的韵语所创作的,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他们作为一种口头短语长期流传于民间。土家族儿歌通常分为:催眠歌、游戏歌、知识歌、教诲歌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游戏歌讨狗儿最具代表性:孩子们手脚并用,一边唱一边做各种动作,充满了童趣和幽默。 (二)情歌 情歌是土家族民歌之精华,以其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丰富的结构表达土家青年儿女们之间的相思、爱慕、别离、挑逗、迷恋、反抗等各种复杂细腻的思想情感,是用来传情达意的最好工具。 湘西土家族情歌可分为”动心歌、试探歌、赞美歌、挑逗歌、初恋歌、相思歌、反抗歌”等,种类繁多,依据男女相恋的各个阶段而作,情意悠长,耐人寻味。如情歌相思中词句“日想郎来夜想郎,好比春蚕想嫩桑”等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鲜明、风趣含蓄的表达了处于热恋的青年男女之间睹物思人的相思之情。凸显了土家族情歌中着重体现的生动形象、清新意境和韵律感等特点。依据其表现形式又分为山歌和小调,土家山歌曲调高亢嘹亮、纯朴悠扬,与劳作歌有类似之处,但从整体旋律曲调看没有号子那么强烈严谨的节奏,而是一种自由的抒情歌曲。小调通常分为谣调、灯调、三棒鼓调等形式,是由山歌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多在表演性场合应用,其结构丰富、题材广泛,表演者往往将情感与美妙的旋律融为一体。 (三)风俗歌 风俗歌是在特定的风俗活动中传唱并直接反映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审美特征的一类民歌,又称作风习歌”和习俗歌”。湘西土家族风俗歌主要包括哭嫁歌、丧歌、摆手歌、梯玛神歌、上粱歌等几种形式,主要描述了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以及祭祀仪式等。其中以梯玛神歌和摆手歌最具特点,梯玛神歌以本族土家语为主要演唱形式,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对神”的敬畏,因此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用于祭祀、奔丧、祈天等法事活动中;摆手歌是一种集歌、舞为一体的演唱形式,主要为土家族人举行特定活动时伴唱所用,土家族人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往往被反应在表演的内容中,因此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 另外,哭嫁歌在土家风俗中出嫁的女方及家人在出嫁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在土家民歌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分为: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上轿等几个部分,细腻的表现了女方在出嫁前对婚姻的恐惧、家人的别离及婚后生活的担忧等内心复杂的情感。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个性化内涵。土家族风俗歌因其广阔的内容、丰富多姿的形式,成为今天我们了解土家族音乐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劳作歌 湘西土家族劳作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和田歌两种,是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劳作时所喊唱的歌曲,主要用于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士气,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内容,劳作歌可划分为诸多类型,仅劳动号子就可分为多种,如船工号子、排工号子、挑工号子等;田歌也就是挖土锣鼓,是一种有鼓伴奏的歌唱形式,用以在劳作过程中鼓舞士气和减轻疲劳。劳作歌是土家族人勤劳智慧的结晶,表达了土家族人的心声,唱出了土家人的民族精魂,并真切的反映了土家族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勇于创新的社会现实。 二、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特性分析 土家族民歌作为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的文化特性外,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及传统文化的特性,体现出了土家民歌音乐久远的历史根据及文化内涵,这些独特的文化特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民俗文化特性 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一致性的特点,它是基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信仰、知识水平等方面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对于树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家族民歌音乐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民歌音乐都是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如:土家族在祭祀时演唱的梯玛神歌”,在婴儿出生时演唱的喜花鼓歌”,在女儿出嫁时演唱的哭嫁歌”,以及在老人去世时演唱的丧歌”等。民俗文化的影响贯穿了土家族人的始终,也因此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形式。我们总能在不同的民歌展演过程中时时感受着民俗文化的强大魅力与深厚底蕴。 (二)传统文化特性 湘西土家族民歌生活,记录着土家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同内容的民歌演唱形式反映着土家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信仰以及对生活的无限向往。湘西土家族民歌是一种歌、乐、舞相结合的民歌艺术形式,自产生至今处处都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性。随着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汉族文化逐渐深入其中,使的土家民歌在句式结构、内容及韵律上都发生了改变,以致出现了七言四句体、五句子歌等具有汉文格律特征的词曲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土家族民歌的文化样式。总之,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 (三)语言文化特性 “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清朝之前以土家语为主要沟通媒介,清朝实施改土归流(改土归流:雍正期间,废除湘西的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直接派进行官员取代世袭土司及土官的职权。)之后,土家族人与汉族不断融合对语言及习俗均有较大的影响。” 土家族民歌音乐的语言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场合其演唱形式也比较独特,在梯玛神歌里加入了舞蹈动作、吟诵等特点:在婚礼活动中,除了歌曲的曲调与语言融为一体外,又加入了哭的元素,以哭”代歌”的演唱形式成为土家族人独特的风格。土家族民歌是由湘西当地的特殊方言与声音曲线相结合的产物,土家族人以歌会友,用歌舞来进行语言沟通,抒发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从土家人的民歌语言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土家人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变迁,由过去的土家语演唱发展到现在用汉语歌唱,成为土家语言文化变迁的印记。 (四)宗教文化特性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宣扬神权的至高无上,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生活的多个方面,达到控制人们的目的。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群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了宗教信仰、组织结构、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诸多方面。湘西土家族民歌自产生发展至今,处处体现出了宗教文化的特点,与宗教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土家族人民利用民歌音乐来表现敬天地、驱鬼邪、祭亡灵、祈神保佑等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文化活动,其中以梯玛神歌最具有代表性。梯玛神歌指的是梯玛土司也就是巫师的意思)在驱鬼邪、祭祀祖先和神灵时所表现的一种歌舞形式。歌唱中梯玛起着人与神之间桥梁的作用,它可以代表着土家人的意愿与神进行交流,又将神灵的意愿转达给土家族人。整个过程是人神共聚、唱奏齐鸣的歌舞形式,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 三、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特征审美分析 (一)内容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在歌词的运用上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处处体现出了与文学的紧密相连。如在一些摇篮曲或劳动号子的歌词使用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比拟歌词或者衬词等文学修辞手法,使得土家族民歌歌词极具特点、富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歌曲所刻画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丰富多彩。另,土家族民歌的歌词生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表现田野生活的山歌,有表达男女爱情的小调,还有体现集体劳作的号子以及婚丧嫁娶的风俗歌等等。这些歌词通过歌曲的旋律将土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宛如一幅画卷诠释着土家人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程。 (二)形式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根据其不同的曲调、环境以及风格有多种演唱形式,目前普遍为大家所熟悉的有原生态唱法、混声唱法、轻声唱法等。其中原生态唱法又称为真声唱法,是表演者使用胸腔呼吸,依靠气息冲击喉咙自然发出的声音,通常音色高亢明亮,土家族民歌山路十八弯就是典型的代表;混声唱法是在土家族地方戏曲演唱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也就是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在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阳戏中,将用嗓分为夹咙”和窄咙”,其中唱词部分用真嗓,拖腔部分用假嗓的称为夹咙”,每句开头两个字用真嗓,其余部分用假嗓演唱的则称为窄咙”。“夹咙”和窄咙”分别由剧中适合的不同角色演唱,以达到丰富的声音效果:轻声唱法是采用一定的演唱技巧如:逆波音和上下滑音),稍以挤压喉部发声的一种特殊的演唱方法,在土家族的摇篮曲、催眠歌以及做堂歌中较为常见,用以充分表现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润腔之美。土家族民歌丰富的演唱形式和技巧不仅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对于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审美形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构美 歌曲的结构是民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湘西土家族的民歌在句法结构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通常以整齐一律为主,有规律的长短变化句为辅;在民歌体式上通常分为“奇体”和偶体”,其中奇体”指整首歌曲由奇数句构成,以“七言五句”最为常见,主要用于情歌。“偶体”则是由偶数句构成整首歌曲的体式结构,主要有“七言四句”、“七言六句”、“七言八句”等,最多的有七言二十二句”,但应用最为广泛的为七言四句”。两种体式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得湘西土家族民歌在结构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也从侧面反映出土家族民歌结构是按本民族自身理念,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不同风格类型的民歌在句法和体式的运用上是不同的,这也使得土家族民歌在外观形式上更加的丰富多彩,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结构美。诚然,湘西土家族民歌在句法和体式上的巧妙运用,造就了土家民歌独特的结构美,既体现了湘西土家族人民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对我国民歌审美形式的丰富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四)节奏韵律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旋律和节奏的使用上也彰显了其独特的韵律美,旋律上:土家族民歌运用五声民族调式音阶体系,采用框内旋律法(在四度音调”框架内级进运动),以小三度音程和大二度音程为主,其中小三度音程是旋律使用中频率最高最为活跃的,四度以上的框架外旋律音程几乎没有,句尾断尾通常用下降型旋律法,总特点是偏爱级进旋律和窄音程。节奏上:土家族民歌的节奏较为平庸,以平均行和短长行为主,较为舒缓,没有十分急促的节奏型,在节奏布局上呈现出前密后疏的特点。在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上以偶数拍子和奇偶混合拍子为主。土家族民歌是土家人在日常劳作中口头传承下来的,在旋律和节奏上都十分的讲究,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体现出了土家族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情感生活。 (五)情感韵律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土家人简单质朴的生活,所创作的民歌没有过多的加工,依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家族风格,多方面体现了土家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歌唱艺术是土家人内心思想情感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形式,饱含情感的歌唱将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土家族人热爱歌唱、善于用歌唱来表达内心真挚的思想情感。 湘西土家族民歌除了丰富的情感美之外,在韵律上还体现出了其独到的美感。在韵律上以阴平、阳平及上声为主,极少用去声,这使得土家族民歌更加的委婉细腻、清新自然,没有重音、浊音之感,加之以轻快的节奏更增加了无限的美感。相对于汉族的格律诗而言,尽管土家族民歌大多是押韵的,但其平仄变化的自由度要比格律诗宽泛的多,演唱时其轻扬委婉的旋律也更加的和谐舒畅,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六)情趣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以其美妙的趣味、极富感染力的情调,充分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其中以吼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吼山歌”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民族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他们对着大山竭尽全力,用最大的音量和音高把心中的话语和情感一起传递给对面的人们。吼山歌的声律具有纯粹的音乐性征,是土家族人的生命之歌,也体现出了其豪放粗犷的审美情趣?情歌”是土家族民歌的精华丰富的种类在土家族民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歌为媒”是土家族自主婚姻的特征,给青年男女提供了相互表白、坦露心声的良好沟通平台,因此土家族情歌充分体现了痴情情歌的审美情趣。 四、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功能及演唱特点分析 (一)功能分析 湘西土家族人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土家人民的生活历程,善良淳朴的人们怀着纯真的心灵体会自然、体会世界,并用肢体的语言生动的把其表现出来。善于审美的民族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较高。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音乐与本土语言高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现真我。因此湘西土家族民歌有着其特殊的功能:文化传承及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实用性功能以及存储功能等多重性。湘西土家族民歌这些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土家人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反映出了土家族人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展现出了土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以及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轨迹,是土家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 (二)演唱特点。 湘西土家族民歌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得其在唱腔特点、语言特点以及演唱技巧方面与其他少数民族民歌有显著的不同,加之以土家族人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及信仰,更使得土家族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民族特色造就了土家族民歌较为独特的演唱方式。 1注重唱腔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所谓唱腔特点指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演唱上注重气息和声音,在音色上注重声音的高亢明亮,声音具有穿透力,在唱法上则注重以大嗓”、“小嗓”、“高腔”为主的演唱形式。大嗓指土家族人通常俗称的莽声(即形容某人大嗓门的意思),演唱时具有音量宏大、底气十足、声音扎实有力、呼气吸气有很强的对抗力、咬字吐字位置靠前等特点,在劳动号子、船工号子以及一些山歌的低声部音区类型的民歌中应用较为广泛;小嗓在土家族民歌中俗称尖声”与我国传统民歌中的假声”有众多相同之处,演唱时采用头腔共鸣,更加注重腔体感的统一(口腔、鼻腔、咽腔、胸腔的统一),气息较浅,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音位置较高,在旦角和小生角色的演唱中运用较多;高腔是土家族民歌演唱方法的一种创新,根据其演唱风格的不同,可分为船工号子高腔和山歌高腔两种,演唱者在中低声区运用大嗓唱法,在高声区则运用混合共鸣在小嗓唱法中加入少量胸声,使得音色比小嗓唱法更加结实明亮),这使得湘西土家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带给人以美的感受。 2注重语言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语言是歌唱的载体,歌唱要依赖于语言,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有一些旋律性不强,节奏与韵律一致,歌唱接近口语化的演唱形式?说唱”、“喊唱”、“哭腔”。这些唱法别具一格,体现出了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艺术特点,这些以土家族生活语言为基础的口语化、生活化的演唱形式使得土家族民歌的传唱速度大大加快,传播范围更加宽广。说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一大特色,即唱中有说。由于很多类型的土家民歌作品中旋律与唱词的音调非常相似,这就要求在进行说唱表演时说与唱要时刻保持统一协调;喊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基本演唱形式,在号子(劳动号子、船工号子)和山歌的歌词中有较多的运用,土家族人天生激情、豪放,唱到极致时往往随旋律而加入喊唱的成分,这就形成了情与歌,唱与喊的完美统一,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3注重演唱技巧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其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乐曲(唱腔)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润腔在演唱中属于高难度的技巧,要求演唱者具备相当的实力才能完成。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润腔技巧的运用上独具特色一方面以装饰音来校正字调,另一方面使用各种演唱技巧来润色曲调),使得歌曲韵味十足、悦耳动听,凸显了土家族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运用的润腔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