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旅游文化活动及特色研究.doc_第1页
明清旅游文化活动及特色研究.doc_第2页
明清旅游文化活动及特色研究.doc_第3页
明清旅游文化活动及特色研究.doc_第4页
明清旅游文化活动及特色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旅游文化活动及特色研究 明清时期的旅游者按照其职业划分主要包含四大类:贵族官僚、文人雅士、商人和市井乡民,这四种旅游者的旅游内容、旅游方式和旅游动机均有显著的差异。明清时期旅游已经表现出近现代化发展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是明清时期,各阶层旅游呈现大众化发展趋势,旅游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二是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并且伴随着近代化的商业旅游业发展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旅游服务者;三是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专业旅游组织;四是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服务于旅游活动的旅游书籍以及专职导游群体。 明清旅游旅游方式特色近現代化 K928Axx-09-12 AbstractThetouristsinMingandQingdynastiescanbedividedintofourcategoriesaordingtotheiroupations:aristocraticbureaucrats,scholars,businessmenandordinarycivilianswhosetravelingcontent,waysandmotivesdiffersignificantly.TourisminMingandQingdynastieshasshownmoderncharacteristics.First,tourismofallclassespresentedatrendofdemocratization,andthetravelingmotivesindicateddiversification.Second,somescenicspotsbecamefamousandprofessionaltravelingservicemenappearedwithdevelopmentofmoderntouristindustry.Third,somepreliminaryprofessionaltravelingorganizationswereformed.Fourth,travelingbooksandfull-timetouristguidesturnedup. KeywordtourisminMingandQingdynasties;travelingways;characteristic;modernized 在我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旅”主要是指商人或者是旅馆,而“游”则主要是指今天的旅游者。实际上,古代著作周易正义楚辞远游尚书皋陶漠庐山遥寄卢侍卿虚舟等,其中均出现了有关“旅”或“游”的使用。但是旅游两个字真正地组合一起,则出现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诗人沈约在其诗词悲哉行中记载:“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此诗词中旅游的含义已与现代旅游的含义相差无几。而到了唐代以后,旅游一词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韦应物在诗词送姚孙还河中、白居易在诗词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中均体现了对旅游词组的运用,他们将旅游解释成为一种出游或游览方式。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古代的旅游与现代旅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古代旅游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活动类型主要是基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古代的旅游往往表现出与时代相互适应的特征或特色。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明清时期的旅游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明清时期旅游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色,有利于后人对于明清时期旅游文化活动的深入了解。 一、明清时期的旅游者构成及主要活动 明清时期的旅游者按照其职业划分主要包含四大类,即贵族官僚、文人雅士、商人和市井乡民,这四种旅游者的旅游内容、旅游方式和旅游动机均有显著的差异。 1.贵族官僚的旅游活动。从古至今,官职是体现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杠杆,表现在古代旅游方面,官职其中之一的作用是,借助于公干的机会进行旅游。官员在旅游的过程中不需要担负旅游费用即可游山玩水。明清时期,大量的官员凭借职位的便利进行旅游,他们成为明清时期旅游的主要构成者,宦游也成为明清时期最为主要的旅游方式之一。按照官员任职的差异,明清时期的官宦旅游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官员利用守卫疆土的便利,在辖区之内进行游玩;二是官员利用上任、觐见、公派等长距离旅游的机会,借助于明清时期的国家驿站系统,在沿途周边进行游览;三是官员卸任之后,回本籍或者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游览天下。其中,第一种旅游方式是明清时期官员守土的共有特征。 贵族官僚旅游的优点在于使得明清时期的文化在旅游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劣势在于官宦贵族利用旅游方式进行结群,形成复杂的关系网,影响着地方资源和利益的分配。另外,官宦旅游浪费国家大量的财政资源,造成国家和当地百姓强大的财政负担,强烈扰乱了地方居民安定。 2.文人雅士的旅游活动。与官宦旅游有明显的不同,文人雅士往往强调个人的风骚独韵,因此其旅游方式和旅游的内容,往往是平常百姓和商人以及官员所不感兴趣的。在史学界,关于文人雅士的界定也有很大的差异。从广义的含义来讲,文人雅士主要是指一些诗词、小说、戏剧的作者,而本文则主要基于明清时期的社会现实,将文人雅士界定为一种狭义的群体,即一些考取功名的知识分子以及闲居世外的清逸雅士。 明清时期的考试制度,主要是采用了三年为一周期的乡试和会试制度,考试地点均分布于各省或者是南北两京,因此每年学子进行考试需提前准备,长途结伴而行,这也成为当时学子赶考的特点,而这一科举考试制度对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旅游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是表现为一部分赶考士子往往借助寺庙的形式进行借读,顺便游览庙宇风光;二是赶考士子利用结伴而行的形式,在沿途寻芳访胜;三是赶考完成之后,一部分士子往往会在应考的城市宣泄放纵。这三种不同的旅游方式均对明清时期的旅游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学子赶考的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准备进行沿途旅游,一方面可以增强自我游玩兴趣,还可以增加士子个人的知识和见闻,为考试增添新的思路。而结伴而行的方式往往有利于增强旅游中学子之间的文思交流,尤其是一些常年拘束在乡下的学子,初到京城繁华之地,创作的思路被打开;而考试结束以后,赶考士子往往是如释重负,其旅游方式则是通过游览当地名胜或者是寻花问柳方式进行宣泄。 文人雅士聚集旅游是古代一种极为常见的旅游方式,很多志同道合的文人士子聚集在一起,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而展开讨论,进行集会或实施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知识的传递。但同时一些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以文会友,有的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进行联谊,这对古代的政权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3.商人的旅游活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商人旅游也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商人成为明清时期旅游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商人往往在行商的过程中专门绕道旅游,贩货成為部分商人旅游的借口,这些商人或者是为人之色,或者是为景之色。在旅游过程中,商人是旅游活动的积极策划者,也是旅游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他们往往带着家眷,甚至带着一群名妓进行郊外访游,美色成为商人旅游的调剂品。 明清时期商人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商业风险和商业时机,因此,商人们爱好旅游是纵情娱乐的一种调整方式。尤其是商人到达外出经商的一个陌生环境中,在外出门的商人往往会降低日常道德约束,因此有人批判明清时期商人旅游存在着道德弱化的倾向问题。例如,程春宇在士商类要中就对商人的夜游进行规劝。由于商人经营往往伴随较高的风险,因此明清时期商人旅游更倾向于对寺庙景观的旅游,这促进了明清时期寺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整体来看,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旅游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较为频繁的旅游方式,商人旅游丰富了明清时期城市生活的内容,同时也带动了商业旅游的繁荣。 4.市井乡民的旅游活动。明清时期的市民主要居住于城市,因此清新自然的近郊区成为他们旅游的常驻之地,尤其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踏青郊游成为市民旅游的主要活动;另外,城外庄园狩猎打围是明清时期富豪们主要热衷的项目,醒世姻缘传中就对晁大舍邀请富豪赏雪饮酒的场景进行了描述;受到城市文化和风俗的影响,明清时期各地的旅游节日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主要的节庆有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等。在明清市井乡民的旅游者组成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旅游群体,即帮闲和老白赏,均是一些蹭人助自己游览并骗取钱财,替游客招嫖聚赌,与游客一起游览风景、饮酒作乐相凑同行的人群。 受制于社会经济条件、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影响,明清时期的乡村居民旅游发展相对落后,一些乡村居民主要是在节庆的时候进城观赏风景,例如元宵节观灯,或者是共赏城市烟花美景。而乡村居民比较热衷的游乐项目主要是观社火、参加当地的庙会,或者是进行烧香聚会等几种常见形式。 二、明清时期旅游的近现代化发展特色 尽管明清时期的旅游活动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具有其自身的现实特点,但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中期以后,已经形成了类似于近现代化的旅游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清时期,各阶层旅游呈现大众化发展趋势,表现为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市井乡民、商人等多种阶层。而旅游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主要为文化交流动机、山水探胜动机、社交访友动机、宗教信仰动机等多种类型。这也是明清时期旅游近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第二,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并且伴随着近代化的商业旅游业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旅游服务者。例如,王士性在广志绎中就记载:“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所藉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止,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酩者,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也。”可见,当时的杭州西湖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旅游发展中心城市,商业旅游发展相当繁荣,收入“日进千金”,同时伴随着旅游发展,西湖的饮食服务业也得到关联发展,同时出现了一些旅游服务从业者。小说豆棚闲话中记载,虎丘是因为旅游而得以发展壮大的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虎丘旅游业发展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并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需求。 第三,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专业旅游组织,这类似于现代的旅游组织团体。明清时期,以宗教朝觐为名形成了专业组织,例如民间朝圣进香的民间信仰组织香会,这与现代的进香团体或者旅行社有着相似之处。明清时期的香会在旅游前期会进行一部分旅游策划,同时还准备各种旅途食宿,并配有固定的合作旅店,这与现代旅行社的功能有所类似。 第四,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服务于旅游活动的旅游书籍以及专职导游群体。明清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旅游活动的需要,出现了大量的旅游书籍,以指导大众旅游活动,例如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等等。这些书籍均对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地天气等进行了记载。具有旅游指南性质的各种“路程”刊行,是明清旅游近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明清徽州文人士大夫旅游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4). 2王子超.明清时期山水怡性旅游的自然回归J.南都学坛,xx(1). 3黄一斓.明晚期女性热衷宗教节日旅游之原因基于同期小说的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xx(6). 4徐永斌.镜花缘与旅游文化J.明清小说研究,xx(1). 5宋立中.明清江南妇女“冶游”与封建伦理冲突J.妇女研究论丛,xx(1). 6宋立中.明清江南妇女游风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6). 7周建波,孙淮宁.明清时期的文化消费J.社会科学家,xx(8). 8魏向东.晚明旅游活动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