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涂乙宁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xx年5月-xx年5月我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吞咽电刺激,两组均治疗2个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VFSS吞咽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电刺激;吞咽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 本研究探讨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xx年5月xx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9212.38)岁,平均病程为(25.632.85)d。入组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通过的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过头颅CT以及MRI检查所证实。6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吞咽障碍,并且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神志清晰,对于医务人员的简单指令均能理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67.7311.90)岁,平均病程为(26.073.18)d;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69.1613.47)岁,平均病程为(25.202.23)d。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吞咽训练治疗,具体方法为:(1)头颈部控制训练:由于头颈以及躯干的过度紧张可能对舌咽部以及口腔的周围肌肉运动造成妨碍,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吞咽控制能力以及咳出误咽物的能力。(2)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包括吸气提积肩呼气沉肩、缩口呼吸、手法介入在呼气末推压患者腹部、吹水泡、吹蜡烛等训练。(3)相关器官运动功能训练:包括口唇闭锁、下颌开合以及舌部运动等训练。 (4)流涎对策:在唾液腺开口处进行并刺激、口腔知觉训练、唇力量训练、吞咽动作训练。(5)咳嗽训练:强化咳嗽以促进患者喉部闭锁,能够锻炼患者有效咳出误咽的食物。(6)喂水训练。(7)空咽训练1。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电刺激治疗,使用德国Physiomed吞咽言语诊治仪,输出脉冲频率为3080Hz,刺激强度为58mA,输出波形为双相方形,波宽700ms。治疗师根据患者感觉、吞咽障碍类型以及病情等调节电流强度和电极的贴放位置。在进行电刺激治疗的同时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次治疗20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共治疗6次。两组患者均治疗两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评定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均由同一专业康复医师采用VFSS对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VFSS满分为10分,10分表示患者吞咽功能正常。治疗后评分提高68分记为显效,评分提高35分记为有效,评分提高12分记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显效21例(65.63%)、有效8例(25.00%)、无效3例(9.38%)、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显效9例(28.13%)、有效11例(34.38%)、无效12例(37.50%)、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X2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