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_第1页
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_第2页
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_第3页
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_第4页
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 全国师德论坛发言选登 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 黑龙江省晖春市果树新村教学点 马宪华 我是一个农家女儿,亲眼看见了父辈没有文化的苦恼,无数次听到了他们的感慨,这些都强烈地刺痛过我,我曾在心底发过誓言:绝不让下一代再有睁眼瞎!让我去果树新村教学点代课时我也犹豫过,学校在大山里面,路途太远,一个来回就 70 多里地;儿子就要上小学了,在原地教书可以带他一块走,而我去那儿以后,五六里山路谁来接送?但想到十几个孩子和家长们眼巴巴的等待,我咬着牙答应下来。 1996 年 8 月 25 日,我骑车上路了。教室是一间土坯房,只有 25 平方米,黑板是家长自制的。第一批来上学的 5个年龄段的 12 个小朋友,穿着新换的干净衣服,整齐坐在那儿。看着这样的教室,看着这群孩子,看着窗前不肯离去的家长,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的命运已经和这个学校紧紧地连在一起了,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 2 / 6 为保证 8 点以前到校,我常常起早贪黑。从家里出来,要绕过四座山、趟过五条河,正常情况下,走在路上也要花费两个多小时。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很长的水壕路,村民们只是在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时才走上几次,平时几乎 没有人走,转过山坡就是一片坟地。这就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开始走时真害怕,常常头皮发麻,直冒冷汗,可怎么也得走啊。冬天山区雪大,时常骑不了自行车,为了按时到校,我就推着自行车出来,能骑的地方骑,实在骑不了就推一段或拎一段。拎也拎不动了,就把车子埋在路旁的雪堆里,自己“连滚带爬”地赶到学校,回家时再把车子从雪堆里扒出来。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我的思想上有时也有波动。尤其是当一批孩子送走后,我都会考虑是否再坚持下去。但一想到我的一点坚持可能改变那些孩子的命运,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就这样,七年间我吃 了不少苦,但我今天可以无愧地说我没有误过孩子一节课! 我是一名教师,我必须尽我的全部力量,让孩子们受到最好的教育,否则,我吃的那些苦就没有意义了。在这个简陋的教学点,我每天给孩子上满七节课 (其中一节自习课 ),小学一至三年级该开的课程,除英语以外,语文、数3 / 6 学、思想品德、生活、自然、音乐、体育、美术都开了。学校没有办学经费,我就自己做教具。遇到做不了的,就骑车到 20 里以外的市第一小学求借。孩子们入学的年龄参差不齐,水平不一,我就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七年间,我付出了爱,山里的孩子也用他们 特有的方式回应着我:每天清晨,我的讲台上都会放着一个苹果或梨,教柜里也会被一袋袋苹果、梨塞满。有时孩子带两个苹果,准会把最大一个送给我,有时还非得看着我吃。上班路上,我总能遇到已经到市区上学的学生,孩子们远远地看到我,都会马上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向我行礼问好,我不走过去,他们不肯上车。这样的情景常常让我落泪,每当这时,我觉得自己受的一切苦都值了。 我从小就向往教师的岗位,果树新村圆了我这个多彩的梦。七年来,我教了三批学生,加在一起是 31 名,这些孩子都是大山明天的希望! 修德诲人 育才报国 中国海洋大学 宋微波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尊师重教始终作为一个突出的文化特质,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和传统之一。4 / 6 大学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告别学校生涯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大学教师也因而担负着特殊的任务,他们应该是指引青年学子汇入社会海洋的灯塔。 高校师德 承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道德建设的坚强基石 教师,代表了希望与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维系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保障,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薪火传递者。大学教师不但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人才的重任,而且对国家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学识,而且应有崇高的品行。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师德建设。近 20 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让我从领悟到笃信这样的信念: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爱国敬业、热情执著、人格独立、富 有爱心、公正正直、品行端方的人。我想,这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教师的人格力量是5 / 6 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更持久,更深远,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增强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长期的努力和实践让我有幸收获了“名过其实”的荣誉。自 1995 年以来,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国青年科学家。近年来所培养毕业的研究生中国共产党有 4 人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 论文” (2002 xx), 1 人次获得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xx)。 自律、自尊、自强 为新时代的“师范精神”而呼唤 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是我们的天职,科学研究、追求真理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此外,由于人们对科学的信任也使得教师享有高度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期许。人们对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