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广汇人朱国强先进事迹.doc_第1页
最美广汇人朱国强先进事迹.doc_第2页
最美广汇人朱国强先进事迹.doc_第3页
最美广汇人朱国强先进事迹.doc_第4页
最美广汇人朱国强先进事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美广汇人朱国强先进事迹 扎根大漠戈壁心系矿业发展 用使命和责任铸就新时代广汇人的风采 最美广汇人朱国强先进事迹 矿业公司机电管理部副部长朱国强,凭着对煤矿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煤矿生产一线一干就是8年,始终以苦为荣,默默奉献,以一个“老黄牛”的工作态度为公司默默耕耘。他带领的创新工作室先后被集团、股份及矿业公司授予多项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朱国强本人也先后被授予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三等功荣誉称号。 一、情系矿区,无怨无悔 xx年1月,怀着对事业的追求和憧憬,朱国强来到了矿业公司一矿区工作。当时的一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夜间照明只有一台发电机供电。生活必需品,只能通过一条简易砂石路运往矿区。刚进入公司的他并没有犹豫,暗自发誓一定要扎下根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决不能被困难吓倒! 到矿的第二天,朱国强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时设备维修工作都在露天进行,时处严冬季节,气温在零下40度左右,冷了就把手放在嘴前呵呵热气,然后接着干活,下班后就蜷缩在冰冷的被窝中休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朱国强带领员工们自己动手,没有生活设施就自己制作,没有专业维修人员就自己摸索,大到设备维修,小到制作食堂的切菜板,只要是他能做的事,根本不需要领导来安排。那些日子,从早到晚,大家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早上他第一个起床,把里里外外的卫生打扫干净;晚上,把所有的工具都要清理一遍,直到收拾得井井有条。矿上的技术人员紧缺,从外面招人也十分困难。他从教新员工如何操作使用设备开始,工作场也是教练场,他一边亲手操作一台台机器,一边不厌其烦给徒弟们演示重要环节,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经验传授给他们。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身心疲惫,但他还是与同事们有说有笑,显得那么乐观。他先后培养了38名徒弟,如今大部分已经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公司的员工队伍建设和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xx年3月8日上午,一场特大沙尘暴袭击淖毛湖地区,风力达8级左右,阵风高达10级左右,公司的110kv变电站到35kv变电站的一座高压输送铁塔被大风刮断,白石湖二采区直径约40cm的水泥电线杆被连根拔起,一、二、三采区电力中断。煤场多处基础设施、生产设备被大风摧毁。公司生产、生活全面瘫痪。为使损失降到最低,他主动请命,带领员工们抬着线桩、扛着线圈,一场大会战就此开始了。3月的戈壁滩依然寒风刺骨,他带领徒弟们连夜挖坑、栽桩、接线,争分夺秒,攻坚克难,饿了就啃一口干馕,累了就裹着棉大衣靠在车轮旁歇一会。经过两天多的抢修,电力系统恢复了正常供电。 这些年来,面对无数的重担,朱国强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和坚韧的毅力,把困难和责任看做是一种挑战、一种修炼、一种机遇,以旺盛的进取精神,点燃了团队的激情,激发了团队的活力! 二、身先士卒,当好标杆 在工作中,朱国强身先士卒,不怕脏、不怕累、人勤快又踏实。八年来先后从事过电焊工、机修工、汽修工等技术工种,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持之以恒,刻苦钻研,为员工们作好表率,当好标杆。 xx年10月,为了满足煤炭生产需求,公司购买了一套1200t/h破碎站筛分系统。加快进度安装该系统成了朱国强当时最重要的任务,他和徒弟们积极配合厂家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参与设备组装工作。由于风大,吹得天昏地暗,辨不清方向、看不清路。面对此情此景,有人提议等风小了再动工,可朱国强不这么想。他说,设备提前安装一天,我们的生产效能就能提高很多,我们不能等啊!就这样,他第一个操起工具,来回穿梭于工地,虽然他们戴着口罩,但嘴里仍然灌满了沙尘。风实在太大时,他们就把一些小型设备搬运到车间、宿舍等能避风的地方组装,以致到最后地上、床上、被子上到处都是油污。为确保设备安装不发生任何误差,他和工友们克服一切困难,不懂就学、边学边干,一本崭新的说明书被他翻阅得残缺不全。经过三天两夜的苦干,设备终于组装好了,并投入到紧张的运营之中。 xx年5月1日,当其他人都沉浸在“五一”长假的欢乐中时,朱国强仍奋战在生产一线,同事们都劝他:“师傅,五一了,您都一年没回家了,早点回家去看看吧。”可他说:“采煤机的维修现在正缺人手呢,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呢!”原来,这台950型采煤机,使用时间较长,以前就故障频出,朱国强一直放心不下。说来也巧,就在这时,电器部分突然冒烟,未经历过险情的年轻员工们一个个愣住了,不知怎么办。朱国强大声呼喊:“危险,大家赶快离开!”一边喊着,一边飞奔到后仓,一把抓起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灭火剂,“轰”的一声,只见一股白雾笼罩在火焰上。火熄灭了,机器上留下薄薄的一层黑灰,重要部件完好无损,经过维修,设备很快恢复了正常运转。 同年9月,公司领导对原煤生产设备进行调整部署,决定把黑顶山煤矿四采区的950型采煤机搬运至白石湖煤矿二采区,以确保完成年度煤炭生产目标。公司安排机电管理部进行搬运,由朱国强担任搬运总指挥,要求在五天内完成搬运任务。950型采煤机体积比较大,长29.72米、宽5.4米、高6.96米,整机重量达160吨,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朱国强丝毫没有胆怯,他向公司领导表明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火球似的太阳高悬空中,炙烤着戈壁大地;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戈壁滩烤得滚烫,热浪灼面而来。他和同事们顶着50多度的地面高温,像蚂蚁搬家一样,将机器拆分成一块块、一片片,往返于两个工地之间。在朱国强的带领下,徒弟们和他一起加班加点,奋战了60多个小时,提前两天圆满完成采煤机搬运任务。 三、锐意进取,敢为人先 朱国强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人人当能手、个个做专家”的倡议,为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xx年5月,以朱国强同志名义命名的“国强”创新工作室在煤矿挂牌成立,他们结合矿业工作特点,扎实开展创新活动,成效明显。 煤尘在地表压力及温度的作用下,一旦受外力,容易在常温常压下形成50微米以上的颗粒粉尘,粘附于煤块表面,在运输和破碎中的粉尘污染十分严重。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及对员工健康的影响,打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司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了高压喷洒装置,来实现抑制粉尘的目的。通过运用该系统,煤炭粉尘从原有的12.7毫克降低至现在的2.52.7毫克,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5毫克。 经过近半年的检测使用发现,该系统虽能有效抑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但生产过程中存在喷嘴价格昂贵、购买周期过长等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创新团队从图纸设计和材料选择入手,考虑到加工成本,他们首先从尼龙材料试制,研制出来后发现,尼龙材料光洁度差,造成喷洒水量大,喷洒弧度不均匀,且容易损坏,不能使用。创新工作室成员又将目标放到了价格更为适中的铝质材料上,加工制作后,铝质材料的光洁度容易保证,且耐磨损,使用周期较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测和使用,发现使用铝材自制喷嘴时依旧存在喷洒面不均匀、水量过大等问题,还需改进。 这不是朱国强所要的结果,他认为,做产品就要做好,做到位,做出高品质,不能将就凑合。干好一项工作,必须有“燕子垒窝”的恒劲!经过创新工作室成员的五次论证,最后发现影响喷洒不均匀的因素竟然是喷嘴口月牙形的开槽口,可不要小看这个开槽口,它直接影响了喷洒效果。在本来就不大的喷嘴上开这么小的槽口,何尝容易呢?创新团队将自制喷嘴和原装喷嘴进行对比,认真分析喷嘴的结构、确定其关键部位的尺寸,经过反复实验对比,最终掌握了喷嘴口月牙边的尺寸,攻破了这个技术难关,加工出了合格的产品,并投入使用,达到了国外进口喷嘴的使用效果。 虽只是一个小喷嘴,但从国外进口铜质的单价为368元,而创新工作室自行加工的铝制喷嘴,综合费用才50元左右,按照2个铝制喷嘴使用寿命等于1个铜质喷嘴来计算,两者的价格差为268元。xx年创新工作室自行加工了486个铝制喷嘴,累计为公司节约费用65124元。通过实施该技术,将破碎站、入料口周边呼吸性粉尘浓度,均降至国家规定允许最高标准范围以内,抑尘效果十分显著。今年1月,经伊吾县环保局综合评估,公司享受排污费减免157万元的优惠政策。 去年10月,公司破碎站沫煤皮带因设计缺陷,经常跑偏,时常会发生皮带剐破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为了找到问题发生的症结,朱国强在皮带下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细心观察每一个部件运转情况,认真分析皮带跑偏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主要原因是设备使用时间长,磨损严重,井架变型所致。如果更换井架,既会影响生产,又会产生近250万元费用。他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能否生产一套矫正装置?灵感一来,他和徒弟门动手了,首先在工作室制作了一套模拟装置,并对其工作原理反复推演,得出了可行性的结论,然后正式生产皮带矫正装置。等装置生产出来后,他们迫不及待地进行安装调试,才发现由于模拟装置太小,与实际装置比例相差太大,矫正装置发挥作用不明显。 他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反而更加执着!就这样,他们拆了装、装了拆,先后8次,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矫正装置终于发挥了作用,到目前为至,再也没有出现皮带跑偏的问题。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经费近200万元。 xx年,由朱国强负责研制的人工研磨气门技术已在公司投入使用。由朱国强带领创新团队探索研究出的降尘喷头改造、皮带纠偏装置、筛网改造方案等重点技改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许可,5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已向国家申报了发明专利,其中4项申报通过,仅在xx年就为公司节约成本234.9万元。如今,“国强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自治区级创新工作室,这也是伊吾县和集团公司范围内唯一一家自治区级创新工作室。 四、关爱员工,激发动力 在工作中,朱国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生活中和蔼可亲,乐于助人。他对员工的关怀无微不至,无论是工作中的难题,还是生活上的小事,都能够积极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所以大家都喜欢和他谈心,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 每次部门新分配实习生,朱国强都要给他们仔细地讲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史,让员工们全面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还积极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员工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年轻人感受家的温暖。 近年来,他结合企业特点,制定了符合矿业公司的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环保制度和企业文化制度,并全力推进。从强化班组建设入手,做到了班班有安全员、有培训师、有资料员。对班组文化进行统一规范,明确了“五项关爱”的具体内容,建立了员工生日信息卡,制作了员工生日祝福墙。组织员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100余件,陶冶了员工情操,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他带领部门员工创建了职工小家,目前,职工小家已经拥有了电视机1台、乐器8件、图书1000余册,还购置了健身器材,配备了篮球、羽毛球及各类棋具。今年1月,自治区总工会转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命名职工之家(小家)的决定,矿业公司机电管理部职工小家成功入选,这也是伊吾县范围内唯一被推荐成功的一个“国家级”职工小家。 xx年3月份,朱国强又忙着为员工组建“乐队”,专门从哈密请来一位学乐器的朋友,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给大家手把手教导学习,他自己也忙得不亦乐乎。用他的话说,就是“忙中有快乐啊”!自从乐队组建后,工地上经常能听到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这也无形中赶跑了员工们工作一天的劳累,使大漠戈壁激情飞扬,热血沸腾! xx年8月,集团公司领导到矿业公司调研,专门到机电管理部全国级模范职工小家和机修车间参观,对车间班组文化及职工小家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无私奉献,痴心不改 在矿上,他是人人称道的好师傅,可在家人眼中,他却不是一位称职的好丈夫和好父亲。谈及朱国强的家人,他黝黑而执着的脸上满是愧疚和无奈,刚到煤矿工作的时候,与家人通次电话都很困难。xx年10月,回到家中的第一天,年幼的孩子问他:“爸爸,你是不是忘了这个家,不要妈妈和我了?”面对这样辛酸的问题,朱国强眼角湿润了!对于每年在家陪家人不到20天,把绝大多数时间献给煤矿事业的他,真是无言以对! 妻子的不理解,孩子的埋怨,成了压在他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他也想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但当时煤矿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公司离不开他,10多名手把手教的徒弟离不开他,倾注了深厚感情的黑金土地更使他难以割舍。在重任和亲情之间,朱国强几度徘徊,甚至彻夜难眠,但最终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在煤矿的事业,因为这里已经有了他的“根”。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他郑重地对妻子说:“老婆,煤矿就是我的第二个家,那里有我的同事,有我的事业,也有我的感情寄托!就像你们一样,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朱国强的妻子虽然不舍,但看到丈夫如此坚决,还是同意他继续在煤矿工作。 公司领导考虑到他长期坚守岗位,很少有机会照顾家人。今年1月,特意安排他休假。朱国强也想利用这个假期,前往河南接正在上高中的女儿,然后返回安徽老家探亲。刚到安徽,他得知一矿区采煤机出现故障,急需配件,他立即拨通了领导的电话,主动请缨,直奔江苏。到达配件厂后,连饭都没顾上吃,就直接到车间查看配件情况。当天晚上,配件加工完成,他第一时间联系物流公司将配件发往哈密。看着配件完好无损地装到车上运走,朱国强的心才落地。 考虑到这种配件使用频率高,经常更换,如果总是从厂家进,价格昂贵,运输不便。如果自己能生产,既节约成本,又方便高效。此技术山东泰安机械厂领先全国,第二天一大早,朱国强就赶往泰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