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 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何丽 :G623.71:A:1671-0568(xx)24-0128-02 笔者在从事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困生上课经常调皮捣乱,不是不带教学器材,就是唱歌时不跟着节奏来,常常令教师头痛不已。对此现象,笔者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最后得出结论:要真正上好以唱歌教学为主的音乐课,教师就要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和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尝试做一名智慧型的音乐教师,只有这样,音乐课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课唱歌活动组织教学的探讨 各个学校在安排音乐课时,都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般排课都在上午最后一节或是下午。对学生来说,这一个时段,旺盛的精力有所消退,他们普遍感到疲倦、困乏,思想不够集中,正处于唱歌的低效阶段。这时上音乐课,如果不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课堂效率将会大打折扣,歌唱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因此,精心地设计组织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笔者认为,要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在上课前,教师可弹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也可以与学生一起作动作,以节奏练习的方式进入教室;还可示意全班学生唱歌来创设课堂歌唱氛围,等等。上课开始,师生可以用音乐的方式相互问好,可通过音乐语言建立起音乐常规,如起立:用主和弦的上行音阶;坐下:用主和弦的下行音阶;安静:用一段旋律平和的音乐;律动:用一段节奏鲜明的音乐等,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后迅速做出反应的良好习惯。 二、从巧妙发声,谈激发学生的唱歌兴趣 在唱歌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以训练学生巧妙地发声为例:在小学高年级的歌唱课中,学生的发音尤其重要,所以教师们大多会在新歌教唱之前做些发声练习。传统的发声曲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因此往往达不到训练目的,而给发声曲填上合适的词或将发声训练与学习歌曲结合起来,效果就会好很多。例如,发声曲1234|5|555|555|5432|1教师配上趣味化的词,如“小鸡怎么|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还可不断变换动物的名称和叫声,再加上模仿动作,学生就会很感兴趣,而且还可启发他们自己进行创作。又如,童年多快乐这首歌曲,其中后八小节的二声部合唱是歌曲中的难点,但如果把它作为发声曲来练习,效果就很明显,既练了声音,又解决了难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就要保护他们的音乐好奇心。作为音乐教师,应了解儿童与成人对音乐兴趣的差异,让学生对音乐美感进行自然、无拘无束地参与和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儿童有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对其所聆听的音乐发表看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从现代教育理念看来,倡导苦学并不能有效解决学习问题,而对于以美育为特征、具有审美愉悦性的音乐学科来说,枯燥、机械的苦学方式更是不可取的,要营造高效的音乐课堂,就要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 三、关注学生唱歌的心理特点 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歌曲的态度处在“写实阶段”,他们喜不喜欢作品的刻板标准是像和不像。例如,他们喜欢的歌曲多是以拟人化手法所写的动物、植物,或者是贴近自己生活的人和事,像动物说话、老鸟、小鸟、鸭子拌嘴、小雨沙沙、蒲公英等歌曲,这些歌唱作品因其形象鲜明而使他们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在唱歌活动中,他们往往对唱歌、律动、音乐游戏等内容感兴趣,并以教师或某一模仿对象作为评价优劣的标准。低年级学生在校内的音乐学习中,一般以教材和教师的选择为喜欢标准。 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基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歌唱作品,他们对课堂中教唱的歌曲逐渐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对歌曲的喜好方面,更喜欢给人以力量的队列歌曲、进行曲,给人以美感的抒情歌曲、器乐小品。同时,在唱歌的表演风格上也开始有了需求,如优美、舒展、活泼、开朗、奔放、豪爽,通俗易懂,能够共鸣等。这一阶段,他们对歌曲的态度处于一种动态变化时期,由喜欢到不喜欢,由满足到不满足,对于合乎他们品位的作品,他们就喜形于色,积极配合,课前、课后要求教师教唱或者组织聆听;对于不感兴趣的作品,则往往消极对待。 四、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人人参与唱歌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赏识,赏识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赏、最大的鼓励,学生不同的特点决定赏识点的不同,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细微变化,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与别人的差距。 赏识每一名学生,不仅是一个理论和观念问题,还鲜明而具体地反映与体现在唱歌教学之中。任何层次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有着被别人尊重的渴望,因此,教师的注意力应投向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开口唱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歌唱潜能,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歌唱教学中。 五、鼓励学生在歌唱中创作 实践证明,把创作运用到唱歌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为歌曲配伴奏的创作,为歌曲打击乐伴奏,要求学生挑选合适的乐器,按节拍、节奏及歌曲情绪特点,注意音量、力度的控制,创作出固定节奏的伴奏,等等。例如,在学会别来接我、我们学校亚克西等歌曲后,笔者就要求学生根据旋律创编歌词,让他们来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这样,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唱得特别投入。 六、用歌唱的美感染学生 气质是音乐教师人格和个性特点的外化,主要体现为聪慧、自信、幽默、真挚等。作为美与爱的使者,音乐老师不仅要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须有优异的音乐感、开阔的音乐视野、较好的理论和审美修养。诚然,音乐教学也会因教师而异,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这种个性化特征如果为学生所认同,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魅力,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为他们所喜爱。 笔者认为,面对天真可爱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看到一个美丽的音乐的传递者,因为在小学生的眼中,漂亮的老师和好听的歌声是融为一体的。例如,在教学生学唱歌曲茉莉花时,笔者特地换了一身漂亮的白色连衣裙,化了淡妆,在音乐伴奏声中舒展着轻盈的舞姿,模仿着飘舞的蝴蝶和摇曳的花朵,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进行歌曲范唱时,学生们的眼中除了被吸引,还闪着奇异的光彩,那是对老师的欣赏和喜爱。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气质培养,让学生对自己产生好感,这样,他们就能更真切地看到歌唱中的美,从而情不自禁地走近美,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成就感是学生的认可。一滴汗水,一级台阶;一分耕耘,一片秋色。让智慧唤醒歌唱的课堂,让课堂创造歌唱的智慧,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如何“建构智慧音乐课堂”,是我们毕生的思考。笔者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践行音乐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探索前进,学习做一名智慧型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郭静舒.从网络歌曲看数字原住民的文化审美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城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国盛证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州市天河区华融小学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汽车音乐与汽车结合资讯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福建福州港后铁路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农垦土地资源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全渠道订单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原木特色家居饰品电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心得
- 2025年疼痛医疗服务行业品牌建设与市场影响力研究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大学普通化学-课件文档
-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DB37T 4010-2020 含阿胶的食品中阿胶含量的测定方法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同化物的运输
- 质量成长记-过程模式作业表
- 漆黑的魅影-精灵分布图鉴
-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课件课件
- 200T钻具点压校直机技术方案
- 挡土墙计算书(共1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