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组织申报材料.doc_第1页
上海体育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组织申报材料.doc_第2页
上海体育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组织申报材料.doc_第3页
上海体育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组织申报材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组织申报材料 上海青年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 -上海体育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 参与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慈善活动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增长社会见识和人生阅历,提高自身才干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参与类型多样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活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现状及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近年来,上海体育学院志愿者服务总队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拓展志愿服务形式,突出重点,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内涵,使志愿服务得到了蓬勃发展,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群体和特色项目。 第一,依托体育特色,大力开展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活动。近年来,我院紧紧抓住上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有利契机,充分挖掘体育项目优势,围绕专业特点、结合体育特色,组织学生参与网球大师赛、F1方程式大赛、xx年F1中国大奖赛、F1十周年纪念活动、xx年第一届上海新北龙舟文化节、BMW高尔夫球大师赛、网球大师赛、国际田径钻石联赛、足协杯开幕式、CBA联赛上海男篮主场志愿者、安利纽崔莱健康长跑以及科技馆等赛事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者活动的各个岗位上,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圆满完成了志愿者工作。通过赛事服务融入比赛、服务上海,使广大学生在参与顶级赛事的组织服务工作中奉献社会,不断成长。 第二,依托体育特长,积极开展体育进社区进校区活动。近几年,为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大学生专业特长,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按照“体育特色、体院特点”的原则,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体育学院科研和专业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以“传递爱心,服务社会,传播文明,展示才华”为宗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进社区、进校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如330项目、社区健康指导、居民体质测试和健康讲座、体育科研进社区活动。自xx年以来,在学生中多次组织招募篮球、跆拳道、民间体育等志愿者担任“阳光星期六”市级文体工程教练,于每周六固定时间为周边10余所中小学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的喜爱、认同、支持和欢迎。 第三,依托专业优势,积极组织慈善公益社团开展慈善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团、特奥志愿团、P.E.C社团等公益社团,定期定点下社区、阳光之家开展帮老助残等慈善志愿服务。如上海体育学院特奥团,其主要的活动是长期的下社区志愿服务,主要服务杨浦区殷行街道、四平街道、五角场街道、控江街道、长白街道、大桥街道、三门街道、延吉街道、定海街道、江浦街道等10个阳光之家,团员于每周三下午分组到各个阳光之家进行志愿服务,每次活动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每次下社区人数在30人左右,每学期累计服务时数可达1200多小时,平均每人服务时数达4小时。活动开展一般以体育活动为特色项目,如殷行社区的手指操、四平社区的武术教学、延吉社区的体育小游戏等。今年的慈善活动由五个子项目组成,围绕“体育、健康、阳光、关爱”的主题分设“P.E.C手语培训”、“特奥阳光之家”、“红十字急救知识培训”、“330爱心服务”和“老年人体质测评与推拿按摩”。此外,还积极引导志愿者服务团、PEC协会等依托心理、运动科学等专业的学生积极开展敬老、助残、心理救治等服务。 第四,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唱响时代旋律。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以挂职锻炼、考察调研、社区共建、宣讲支教、志愿者服务等为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组建了多支“知行杯”团队。三年来共组建组建了党史宣讲团、体育支教、爱心夏令营等334支队伍,实践队伍足迹遍布上海、北京、江西、云南等21个省市,每年参加实践服务的人数超过2000余人,占全校总人数的70%以上。 第五,投身西部志愿服务,为祖国奉献激昂青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九年来,我院结合体院特色制定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对大学生“西部计划”进行广泛宣传。大力支持大学生“西部计划”,鼓励毕业生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加阅历,健康成长。截至xx年8月,共有77名志愿者赴云南、西藏、重庆等西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彰显了我院青年深入西部、服务西部展开支教服务的激情与活力。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机制,使慈善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朝长期化、规范化、阵地化方向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倍努力,不断探索新方法、新形式,进一步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