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优美文章分享【多篇】 每年时令一进腊月,年逾七旬的奶奶便忙活起来。逛市场,赶大集,挑挑拣拣买回大包小包的红枣、莲子、核桃、杏仁、桂圆、青丝少说也有十几样。然后戴上老花镜,眯着眼一颗一颗地清洗干净,并浸泡得圆润透亮,像极了晶莹剔透的珍珠。腊八一到,天色微亮,奶奶便早早起床,极其虔诚地净锅注水,添柴入灶,先大火后微火,将满心的祈愿都熬进了百珍腊八粥里。而这一天,从小到大,唤醒我的都是浓浓的粥香。 奶奶亲手熬的腊八粥,格外香甜爽滑。锅盖一开,浓香弥散,左邻右舍都会涌进院门,争着抢着吃上一碗。等街坊们啧啧有声地散去,奶奶又唤来我父亲,让他把事先准备好的满满一保温桶腊八粥装上车,送往镇子东面的福利院。记得从8岁起,只要我在家,奶奶总会叫上我一起去。 第一次去的时候,父亲蹬的还是三轮车,盛装腊八粥的还是差不多有半米高的木桶。“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坐在车上的我却丝毫感觉不到冷意。因为,我的怀里搂着温热的木桶呢。 “奶奶,你为什么要给那些爷爷奶奶送粥?”我问。 奶奶的回答很简短:“因为,奶奶喜欢,他们也喜欢。” 奶奶没骗我。不等父亲的三轮车驶进院子,那些早已在等候的老人们便围上来,拉住奶奶的手嘘寒问暖。喝下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腊八粥,我看到奶奶和老人们的眼里都亮亮的,湿湿的,如同朵朵花儿在娇艳盛开。 仿佛一转眼,十余年过去。前年,我大学毕业,并顺顺利利地在城里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安家落户。腊八那天,我给父亲打电话,问起了奶奶的状况。父亲说,奶奶的身体好着呢,一早就熬了腊八粥送去了福利院。而这一习惯,已坚持了整整50年。 50年?尽管父亲的语气很轻,可我还是听得心头一震。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年复一年,从未中断,也从未敷衍,奶奶舍出的不是一桶粥,而是真心真意,是爱。不料,当我将这句话说给父亲时,父亲沉默片刻,说:“你奶奶不是施舍,是感恩。” 今年腊八前夕,我回了老家。和往年一样,腊八那天,奶奶早早起了床,架起那口几乎每年只用一次的大锅,加入白米,放进颗粒饱满的红枣、莲子、松仁、桂圆、葡萄、红豆、花生,然后静静地添柴,静静地熬制,静静地等待,宛如在守候倾尽了自己全部心血的杰作的诞生。足足两个小时过后,百珍腊八粥终于熬好了,奶奶眯起眼深嗅一下那沁人心脾的浓香,又撒进了几片玫瑰花瓣。 “奶奶,你为什么要给那些爷爷奶奶送粥?”在去福利院的路上,我又问出了8岁那年问过的问题。 奶奶的回答依旧很简短:“因为,奶奶喜欢,他们也喜欢。” 他们当然喜欢。我知道,住在镇福利院的老人,大多是鳏寡孤独,他们需要的,除了有形的物质,还有一声贴心的问候,一次温情的抚摸,哪怕是短暂到只有几分钟的陪伴。每次奶奶去,他们都亲如兄弟姐妹,彼此握着手聊上一会儿,再聊一会儿,那份依依不舍,看得让人直想掉眼泪。可是,仅仅是因为心中欢喜吗?不知不觉中,我走了神。父亲似乎看破了我的心思,幽幽地说出了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 谁能相信,父亲居然不是奶奶亲生的那年寒冬,尚在襁褓中的父亲被遗弃在了福利院外。是福利院的爷爷奶奶们发现了他,紧紧搂在怀里,贴在心口,用体温给他取暖。后来,因身体原因不能生育的奶奶收养了我父亲,始终视如己出,付出了全部的母爱。如果没有那些爷爷奶奶,就不会有我父亲,是他们给了他生命,给了他爱,也让我奶奶拥有了做母亲的快乐与幸福。 原来如此。望着天性善良慈悲的奶奶,触摸着那一桶热乎乎的腊八粥,我的心头瞬间溢满了阳光般的温暖。是啊,人生在世,唯有常怀感恩之念,才不会愧对天地,良心。 在“腊八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突然发现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大都离不开吃,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腊八当然要吃腊八粥了。也许是因为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中国,吃才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吧。 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期。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一个重要的节日了,俗称“腊八节”。腊月初八,家家户户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让我想起了一段段幸福的往事。 母亲是个很传统的中国人,每年的这一天她都要煮腊八粥和家人一起吃。在农村时,是用大锅来煮腊八粥。我生火,用木柴烧,水开了,母亲便把泡好的腊八米放进锅里,用大火烧个开,再变成慢火煮。晚饭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前,热热闹闹的,吃着“腊八粥”,品着家制的小咸菜,其乐融融。那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我家的腊八米主要是粘黄米、大米加红小豆,只有三样,还要煮得比干饭略稀一点点,稠稠的。煮好的粥里再加入红糖拌一拌,又滑又甜,又禁饿。这种感觉让人甜在嘴里,美在心里,那种幸福更是回味无穷。 浓浓的亲情让人倍感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也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的“爱”。腊八时节,又让我想起了朴实、厚道、正直的姥爷。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他的身上,有着中国式农民最质朴的品质:勤劳、善良、诚实。 小时候,我家有七口人,姥姥、姥爷、父亲、母亲,还有我们兄弟三个。大人们的负担特别重,除了每日不停地劳作之外,生活上更要精打细算,每顿饭都要煮的刚刚好,不能有丝毫的浪费。印象最深的是腊八节那天,晚饭时又来了两个讨饭的人,一副饥饿相,父亲给他们每个人盛了一碗腊八粥吃,也许是出于家中实际情况的考虑,母亲接下来向他们提到我家人口多,意思是说我们只能帮这么多了。姥爷听了很不满意,他坚持让那两个人吃饱了为止。那天晚上,我们家人吃饭时腊八粥中就只能兑着开水了,稀得能看见碗底,成了名符其实的“粥”,可我仍然吃得很香。虽然那时我还小,可我觉得姥爷做的是对的。姥爷常说,帮人嘛,总要尽些力。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那种温情,会让人久久难忘。 往事历历在目,时刻提醒我“什么是幸福”。 而如今,我学会了母亲的手艺,经常做“腊八粥”给家人吃。现在的腊八米种类特别多,各式各样的小豆、杂粮、粘米都加入其中,营养价值和口感都比以前好得多。要说做腊八粥也是个技术活,腊八粥的米一定要泡透,尤其是豆类,要和糯米分开泡,煮开后要用慢火,还得加上冰糖,要用木勺子不停地搅,掌握不好火候,会有硬、糊、不熟、稀等不良的结果。掌握了这门“技术”的我,可以和家人坐在一起,吃着腊八粥,品尝它特有的香甜,再有糯米滑过舌尖油油的感觉,那就是幸福的味道。 今年的腊八节,我们一家人再次坐到一起,吃着腊八粥,感受着生活的幸福。祝愿普天下人再也没有饥寒和痛苦!祝愿每个家庭都欢欢喜喜,和和美美! 一大早,师父们做了两大锅腊八粥。一锅是咸粥,一锅是甜粥。黏糊糊的,很稠。粥里面有花生,红枣,银耳,桂圆很多种食物混合在一起熬成。 天未亮透就有很多香客陆续赶上山来,也有路远的香客是头天就赶来的。膳堂里已是人满为患,他们各自手里拿着碗筷排着队分享腊八粥。听师父说,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做两大锅粥,除了寺庙里师父们吃之外,还有许多人从山下赶来吃粥。有时人来得多了,还不够吃呢。 师父开示说吃了腊八粥可以祛灾病,保佑健康。当年五祖弘忍来西风洞坐禅弘法,后来西风洞也叫五祖洞。唐朝贞观年间,高僧法智禅师建道场叫狮子庵,也就是西风禅寺的前身。禅寺到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来历,做腊八粥的传统也传承了千年。饥荒岁月,寺里僧人常以粥赈救饥饿贫困,普度众生。而今在这繁华盛世,人们还是想吃上这碗腊八粥,不仅仅是求佛佑平安健康,更多的是祈福吧! 腊八粥有一个来历,当年释迦牟尼佛在涅槃成佛之日,也就是腊月初八。因为他要涅槃成佛了,将所有剩余的食物都放进锅里一锅煮烂,分给所有的善男子善女人们吃。也许当年的释迦牟尼佛是在吃完腊八粥之后成佛的。人们吃着碗里的粥,思念着心中的佛。经过几千年的流传,腊八粥成为一种文化,源远流长。 前天,侄儿送我上西风禅寺,拜见过释跃平老和尚。与师父见过礼,提出要在寺里小住数日以静养心性,且发愿心皈依三宝。师父是一个慈善祥和的老僧人,他同意了我的请求,并择日为我打皈依,也就是腊月初八。这几日里,我跟师父们四点多钟起床,诵早课。我不会诵经文,只会诵“南无阿弥陀佛”之类简单的佛号。晚课在傍晚五点钟做,做完功课用晚膳,九点之前便要熄灯就寝。 身居高山之上,依山临水,放眼望去是苍茫的大别山,脚底下是翡翠碧玉般的花亭湖。因为有了五祖的道场,因为有了西风禅寺,花亭湖被称之为天下第一禅湖。伫立在湖滨的朴初老人深情地凝望水乡,仿佛在参悟禅的真谛。水清流深的花亭湖,你也在参悟么?我一个旅居他乡的游子,一身疲惫与沧桑。今回到香烟缭绕、钟鼓声声、梵音飘扬的氛围中,诵经礼佛,心无旁骛,心,真的清静如止水了。 第一次晚课,跟着师父诵经,我不知为什么眼泪会忍不住地流落。我想到了已故多年的父亲母亲,想到了我的兄弟姐妹,想到了远在南方的妻孥,想到了自己这几年来所受的周折一任泪水倾泻。我想,假如从此以后我远离红尘一心念佛舍得下么?泪水再次滚落,我哭我的伤悲。去年腊月去九华山,拜谒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狱未空,终不成佛”的誓愿至今都给人一种强大的心灵震撼力。我不轻易许愿,许下愿是要去践诺的。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差甚远,目标就像夸父追逐的日头。我认为人大都是有信仰的,我们为自己早年的理想追求着,再苦再累,心中总有那么一个精神支柱在支撑着自己去坚强地生活,去努力地拼搏。 吃完腊八粥后,师父让我去楼上的小禅堂做皈依。本应该在正殿,因今天要大扫除,人多事杂。与我同时打皈依的还有一位女弟子,我们按师父的指点焚香顶礼跪拜。“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师父诵一句,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中国古代文学6》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核科学与技术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海洋大学《机器学习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动画人物设计全流程解析
- 2024年印花纹理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四川自贡市城投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 2025年江苏南通市新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湛江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校园快递代取互助平台建设
- 食品安全监督抽查与抽检培训
- 脐带脱垂护理病例讨论
- 《不朽的贝尼尼雕塑》课件
- 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
- 云计算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 五年级美国大联盟计算和几何专题讲义教师版(含题目翻译答案解析)
-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支撑材料目录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到六年级课本古诗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Premiere视频制作初体验》说课课件
- 农村供水建设和运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