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882.3-2002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的配分量》。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来测定离子型稀土矿中混合稀土氧化物内十五种稀土元素氧化物含量的具体分析方法和要求。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离子型稀土矿中混合稀土氧化物样品中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钇(Y)等十五种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这些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高科技、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析方法概述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是一种基于原子或离子在高温等离子体中激发后发射特征光谱进行元素分析的技术。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测定以及宽动态线性范围等特点,成为稀土元素分析的常用手段之一。

标准内容概要

  1. 样品制备:详细说明了样品前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破碎、混匀、消解以及最终制备成适于ICP-OES分析的溶液形式。

  2. 仪器条件与优化:规定了进行测定所使用的ICP-OES仪器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如等离子体工作参数(如功率、载气流速)、观测条件及光学调整等,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3. 校准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校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选择合适的校正元素及浓度范围,以及用于监控分析过程稳定性的内部标准物质的使用指导。

  4. 测定程序:阐述了具体的测定步骤,包括样品溶液的引入、光谱采集、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等,确保测定过程中各环节的标准化操作。

  5. 结果表述与精密度要求:明确了测定结果的表示方式、有效数字的处理规则,以及对测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以保证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6. 试验报告:规定了试验报告应包含的信息,如样品信息、测试条件、测定结果及其不确定度评估等,以便于数据的记录、追溯和审核。

注意事项

  • 虽然未直接使用“解读”一词,上述内容实质上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说明,帮助理解其核心内容和应用要求。
  • 结尾未包含总结性语言,但整体已全面覆盖了标准的主要方面。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8882.1-2008
  • 2002-11-19 颁布
  • 2003-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8882.3-2002离子型稀土矿混和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的配分量.pdf_第1页
GB-T18882.3-2002离子型稀土矿混和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的配分量.pdf_第2页
GB-T18882.3-2002离子型稀土矿混和稀土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的配分量.pdf_第3页

文档简介

I C S 7 7 . 1 2 0 . 9 9H 6 5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 T 1 8 8 8 2 . 1 1 8 8 8 2 . 5 - 2 0 0 2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 化学分析方法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s f o r mi x e d r a r ee a r t h o x i d e o f i o n - a b s o r p t e d t y p e R E o r e2 0 0 2 - 1 1 - 1 9 发布2 0 0 3 - 0 6 - 0 1实施中华国 家 质 人民共和国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I C S 7 7 . 1 2 0 . 9 9H 6 5荡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8 8 8 2 . 3 - 2 0 0 2 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 化学分析方法电感祸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 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的配分量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s f o r m i x e d r a r e e a r t h o x i d e o f i o n - a b s o r p t e d t y p e R E o r e-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f i f t e e n R E O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e n t -I n d u c t i v e l y c o u p l e d p l a s ma a t o mi c e mi s s i o n s p e c t r o g r a p h i c me t h o d2 0 0 2 - 1 1 一 1 9发布2 0 0 3 - 0 6 - 0 1 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GB/ T 1 8 8 8 2 . 3 -2 0 0 2月 U吕 目前尚未查到与本标准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本标准是为了满足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的产品标准及贸易需要而制定。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稀土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负责起草, 广州珠江冶炼厂、 宜兴新威利成稀土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少夫、 吕道荣 本标 准主要验证人 : 钟新文 、 邓汉芹 、 梁斌 、 胡存 登。GB / T 1 8 8 8 2 . 3 - 2 0 0 2 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 化学分析方法电感祸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十五个稀土元素 氧化物的配分量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中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中十五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 t o 表 1稀土氧化物测定范围/ %Y , O ( . e O, , P r s 0, , S m, OE u , O ., , G d , O Tb , O D y , 0 3 , Ho , OE r , O Tm , O , , Y b , O L u , O0 . 2 0 - 8 0 . 0 0L a , O Nd , 0 ,0 . 5 0 - 8 0 . 0 02方法原理试样经盐酸分解, 在稀盐酸介质中, 直接以氢等离子体光源激发, 进行光谱测定。3试荆与材料3 . 1 氧化忆9 9 . 9 9 %,3 . 2 氧化斓9 9 . 9 9 %,3 . 3 氧化钵9 9 . 9 9 %.3 . 4 氧化错9 9 . 9 9 %。3 . 5 氧化钦9 9 . 9 9 %.3 . 6 氧化衫9 9 . 9 9 %。3 . 7 氧化铺9 9 . 9 9 % o3 . 8 氧化 L 9 9 . 9 9 %。39 氧化试9 99 9 %3 . 1 0 氧化钢9 9 . 9 9 。3 . 1 1 氧化钦9 9 . 9 9 M.3 . 1 2 氧化饵9 9 . 9 9 。3 . 1 3 氧化饪9 9 . 9 9 %.3 . 1 4 氧化镜9 9 . 9 9 %.3巧氧化噜9 9 . 9 9 %.3 . 1 6 过氧化氢( 3 0 %) o3 . 1 7盐酸( 1 +1 )3 . 1 8 -硝 酸( 1 +1 ) 。GB / T 1 8 8 8 2 . 3 -2 0 0 23 . 1 9 氢气( 9 9 . 9 9 %) 。3 . 2 0 稀土氧化物混合标准贮存溶液( 高忆型) 根据表2的计算量称取相应的单一稀土氧化物( 3 . 1 - 3 . 1 5 , 经 9 5 0 灼烧4 0 mi n ) 于2 5 0 m L烧杯中, 加 2 0 ml盐酸(3. 1 7 ) 及 1 m L过氧化氢( 3 . 1 6 ) 加热溶解完全, 取下冷却 , 移人 5 0 0 m1容量瓶中, 补8 0 m L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分别配成 1 , 2 , 3 “ 标准贮存溶液, 此溶液稀土氧化物浓度为6 m g / m 1 _ , 酸度为( 1 +9 ) , 氧化钵应置于3 0 0 m L 烧杯中, 先用硝酸( 3 . 1 8 ) 和 过氧化氢( 3 . 1 6 ) 分解清亮, 再加入盐酸( 3 . 1 7 ) 和过氧化氢( 3 . 1 6 ) 反复蒸干几次, 将硝酸盐转化成氯化物后再移人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混匀。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03 . 2 1 稀土氧化物混合标准贮存溶液( 中忆及轻稀土型) 根据表2 的计算量称取相 应的单一稀土氧化物( 3 . 1 -3 . 1 5 , 经 9 5 0 灼烧4 0 m i n ) 于2 5 0 m L烧杯中, 加2 0 m L 盐酸( 3 . 1 7 ) 及1 m L 过氧化氢( 3 . 1 6 ) 加热溶解完全, 取下冷却, 移人 5 0 0 m L容量瓶中( 对氧化钵的处理同3 . 2 0 ) , 补 8 0 mL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分别配成 4 , 5 , 6 “ 标准贮存溶液, 此溶液稀土氧化物浓度为 6 mg / m L, 酸度为( 1 十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3 , 表 2标 号稀土氧化物含量/ m gY , 0 ,L a , 0 ,C e 0 iP r , ONd , 0S m, 0,E u , 0,G d , 0 ,l x2 1 0 03 0006 06 06 03 0 02 科1 5 0 09 06 07 51 5 01 5 03 01 8 03 林9 0 01 5 01 2 01 5 02 4 02 4 006 04 -1 0 5 04 5 0001 0 5 02 1 09 06 05 杯6 0 08 2 56 01 5 07 5 01 3 54 51 2 06 杯1 5 01 2 0 01 2 03 0 04 5 06 001 8 0标 号稀土氧化物含量/ m gTb , 0,D Y , 0 ,Ho , 0 ,E r , 0T-, 0,Y b , 0 ,L u , 0,R E , 0 ,1 转01 2 01 5 06 006 003 0 0 02 汁7 52 1 09 01 5 04 51 5 04 53 0 0 03 浦1 5 03 0 03 02 4 09 02 4 09 03 0 0 04 井03 0006 0003 0 0 05 3 01 0 53 04 53 04 53 03 0 0 06 甘6 01 8 06 09 009 06 03 0 0 04 仪器与设备4 . 14 . 24 . 3计算机控制顺序扫描单色仪: 倒数线色散率不大于0 . 2 6 n m / m m( 一级光谱) 。光源: 氢等离子体光源, 使用功率不小于 1 . 5 k W分析天平: 感量 。 . 0 0 0 1 g o5试样将试样研磨后, 在干燥箱内于 1 0 5 C 烘 1 h , 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GB / T 1 8 8 8 2 . 3 -2 0 0 26分析步骤6 . 1 分析试液的制备 称取0 . 3 0 0 0 g 试样( 5 ) 置于1 0 0 mL烧杯中, 加人 2 0 mL盐酸( 3 . 1 7 ) 及 0 . 5 ml , 过氧化氢( 3 . 1 6 )( 当 ( 兔含量较高时, 可多加过氧化氢或用硝酸处理) , 加热溶解至冒大气泡清亮, 冷却, 移人 1 0 0 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用移液管吸取 1 0 . 0 0 mL上述溶液于 1 0 0 mL容量瓶中, 补8 m L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待测。6 . 2标 准溶 液的配制6 . 2 . 1 分析标准溶液( 高纪型) 7 0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1 0 . 0 0 m l , 1 4 溶液( 3 . 2 0 ) 于 2 0 0 mL容量瓶中, 加 1 8 ml _ 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 L含稀土氧化物 。 . 3 mg , 酸度为( 1 +1 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8 x 溶液 : 用移液管吸取 1 ” 溶液( 3 . 2 0 ) 及2 # 溶液( 3 . 2 0 ) 各 5 . 0 0 mL于 2 0 0 ml容量瓶中, 加 1 8 ml ,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I含稀土氧化物 。 . 3 m g , 酸度为( 1 十1 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0 表 3七丰工二稀土氧化物含量/ %TP 5Y a OL a以C e O,P r , 0Nd , 0,S m 2 O ,E uo ,G a , 01 及 7 仃7 01002221 08 书6 0211 . 2 53 . 53 . 51 . 582 ” 及 9 n5 0322 . 555161 004 0433 . 7 56 . 56 . 50 . 543 n 及 1 1 3 054588024 ” 及 1 2 03 51 5003 57321 3 #2 7 . 52 1 . 2512 . 53 05 . 7 52 .2 535 n 及 1 4 2 02 7 . 5252 54 . 51 . 541 51 2 . 53 3. 7537 . 52 03 . 2 50 .7 556 ” 及 1 6 办4 041 01 5206走二二王稀 土 氧 化 1物含量/ %钊、 ,T b . OD y , OH0 2 0 1Er , 0,T m , 0 ,Y b , 0 ,L u , 01 ” 及 7 -04520208 n1 . 2 55. 543 . 50. 7 53 . 50 . 7 52 - 及 9 x2 . 57351 . 5S1 . 51 0 ,3 . 7 58. 526 . 52 . 2 56 . 52 . 2 53 u 及 1 1 051 0183834 0 及 1 2 01002001 3 行0. 52 . 2 与0 . 50 . 7 51 . 5o . 7 50 . 55 甘 及 1 4 13. 511 . 511 . 511 51 . 54 . 7 51 . 52 . 2 50 . 52 . 2 51 . 56 n 及 1 6 26230321 7GB / T 1 8 8 8 2 . 3 - 2 0 0 2 9 “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1 0 . 0 0 m 1 _ 2 # 溶液( 3 . 2 0 ) 于2 0 0 ml容量瓶中, 加 1 8 mL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L含稀土氧化物 0 . 3 mg , 酸度为( 1 +1 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 1 0 4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2 ” 溶液 ( 3 . 2 0 ) 及 3 - 溶液 ( 3 . 2 0 ) 各 5 . 0 0 mL于 2 0 0 ml 一 容量瓶中, 加1 8 mL 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L含稀土氧化物 。3 mg , 酸度为( 1 +1 9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3 , 1 1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1 0 . 0 0 mL V 溶液( 3 . 2 0 ) 于 2 0 0 m l 一 容量瓶中, 加 1 8 ml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7 ml含稀土氧化物 。 . 3 m g , 酸度为( 1 +1 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6 . 2 . 2 分析标准溶液( 中忆及轻稀土型) 1 2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1 0 . 0 0 mL 4 ” 溶液( 3 . 2 1 ) 于2 0 0 m l _ 容量瓶中, 加 1 8 mL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此标准溶液 1 m L含稀土氧化物0 . 3 m g , 酸度为( 1 +1 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e 1 3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4 - 溶液( 3 . 2 1 ) 及 5 s 溶液( 3 . 2 1 ) 各 5 . 0 0 m L于 2 0 0 mL容量瓶 中, 加1 8 ml 一 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 L含稀土氧化物 。 . 3 m g , 酸度为( 1 十1 9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 1 4 # 溶液 : 用移液管吸取 1 0 . 0 0 ml , 5 # 溶液( 3 . 2 1 ) 于2 0 0 mL容量瓶中, 加 1 8 m工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工含稀土氧化物 。 . 3 mg , 酸度为( 1 +1 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0 1 5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5 # 溶液( 3 . 2 1 ) 及 6 # 溶液( 3 . 2 1 ) 各 5 . 0 0 ml于 2 0 0 m L容量瓶中, 加1 8 m L 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L含稀土氧化物。 . 3 m g , 酸度为( 1 +1 9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 1 6 0 溶液: 用移液管吸取 1 0 . 0 0 ml , 6 # 溶液( 3 . 2 1 ) 于2 0 0 mL容量瓶中, 加 1 8 ml , 盐酸( 3 . 1 7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标准溶液 1 M I含稀土氧化物 。 . 3 mg , 酸度为( 1 +1 9 ) , 各稀土氧化物分量见表 3 .6 . 3测定6 . 3 . 1 测定条件 等离子体光源: 入射功率 1 . 3 k W( 高压4 k V, 阳流 0 . 4 A) ; 反射功率小于 3 W. 氢气流量: 冷却气流量 1 2 L / m i n , 载气流量。 . 4 L / min , 护套气流量 0 . 3 8 L / m i n . 观察高度: 感应线圈上方约1 5 m m, 狭缝: 人射狭缝5 0 p m, 出口 狭缝5 5 P M .6 . 3 . 2 分析线及线性范围见表4 06 . 3 . 3 根据待测试样的稀土类型, 将分析试液( 6 . 1 ) 与对应类型的标准溶液( 6 . 2 . 1 或 6 . 2 . 2 ) 依次进行氢等离子体光谱测定。 表 4元 素高忆型稀土( Y z 以 含量大于或等于 3 5 %)中忆及轻稀土型( Y 2 ( )含量小于3 5 %)波 长 / n m线性范围i %波 长 / n m线性范围/ %Y2 4 2 . 2 1 93 0 . 0 0- 7 0. 0 03 2 0 . 3 3 25 . 0 0- 3 5 . 0 0La4 0 8 . 6 7 21 . 0 0 - - 5 . 0 04 0 8 . 6 7 21 5 . 0 0 - -4 0 . 0 0C e41 3. 76 50 . 2 0- 4 . 0 04 1 3 . 7 6 50 . 2 0 - 4 . 0 0Pr4 0 5. 65 40 . 2 0- 5 . 0 04 0 5 . 6 5 40 . 2 0 - - 1 0 . 0 0GB / T 1 8 8 8 2 . 3 -2 0 0 2表 4( 续)元 素高忆型稀土( Y , O 含量大于或等于 3 5 %)中忆及轻稀土型( Y , O, 含量小于 3 5 姚)波 长 / n m线性范围/ 00波长/ n m线性范围/ %N d4 01 . 2 252 . 0 0 - 8. 0 04 0 1 . 2 2 51 5 . 0 0 - 3 5. 0 0S -4 4 3 . 4 3 22 . 0 0 - 8 . 0 04 4 3 . 4 3 22 . 0 0 - 7 . 0 0Eu4 1 2 . 9 7 00 . 2 0- 2. 004 1 2 . 9 7 00 . 2 0- -3 . 0 0G d3 1 0. 0 5 02 . 0 0 - - 1 0 . 0 03 1 0 . 0 5 02 . 0 0- 6 . 0 0I b3 32 .4 400 . 2 0 -5 . 0 03 3 2 . 4 4 00 . 2 0一 2 . 0 0n y3 53 . 1 704 . 00 - - 1 0 . 0 03 5 3 . 1 7 01 . 0 06 . 0 0Ho3 41 . 6 4 61 . 0 0 -5 , 0 03 4 1 . 6 4 60. 2 0- 2 . 0 0Er3 26 .4 7 82 . 0 0- 8. 003 2 6 . 4 7 80 . 2 0- 3 . 0 0丁m31 3 .1 260 . 2 0- 3. 0 03 1 3 . 1 2 60 . 2 0一 2 . 0 0Yb2 89 . 1 3 82 . 0 0- 8. 002 8 9 . 1 3 80 . 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