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老师工作案例范文:.doc_第1页
小学班主任老师工作案例范文:.doc_第2页
小学班主任老师工作案例范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班主任老师工作案例范文: 行为规范养成一直是学校学生习惯养成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如何更好地突破并落实行规教育,各学校各班主任也是各显其能,各领风骚。但是就在如此之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下,还是有很多班主任哀叹学生的行为依旧难以规范,而且有越来越难教育的趋势。这种尴尬现状被放在公众面前后,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教育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一时间百家争鸣、自说自话、药方满天飞。所以我也就着自己不算很长的从教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看法:尴尬现状的产生:是因为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上,学校与家庭节奏不同步,出现了“放纵”的缓冲区。 案例一:本学年接手六年级班主任,小S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沉默但喜欢闯小祸的男孩子。之前在熟悉学生资料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环境:父母离异、跟着到上海来打工的父亲;由于父亲工作单位在郊区,现在和负责看管小区车棚的爷爷住在小区车棚里,并且长时间无法和父亲见面;他很亲他的父亲。所以起初在他刚违反行规的时候,我采用的是最常见的动情法:你爸爸在外辛苦工作,供你吃穿,让你上学,就是想让你多读点书,而且能做一个好孩子。所以你在学校表现好了,就是对你爸爸最好的安慰。这番教育后,小s好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反复,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只是再次与他单独交流的时候,他说出一句让我始料未及的话:老师,你打电话告诉我爸爸说我闯祸了吧,这样他就会经常打电话给我,我也能经常和他说说话了。之后,我和他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入沟通,转达了孩子的诉求,并与他分析了家长关心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他父亲也承诺会经常和小s交流沟通的。这之后,我注意到了小S脸上有了之前少见的笑容,而且在行规方面也有了很好的转变。如果这就是结尾,本案例也就完美了,可是,在学期临结束前,我却发现小S的行为却又回到了原地,甚至更糟。在和他爷爷的沟通中,了解到他父亲由于之前工作和个人感情问题不顺利,自己提前回老家并且也不愿和小S联系“教育缓冲区”这个案例中应该是“教育空白区”就此出现,在学校中,作为班主任是不可能放松行规要求和教育的,但是由于家庭原因,使得孩子的行为乃至心理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偏差,这到底该归咎于哪方呢? 案例二:与小S同班的小Z小学时就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闻之摇头哀叹的学生:智商有证,纪律糟糕,与老师对着干开学后,小Z也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点,期中考试前基本天天都要来办公室受训:打架,骂人各种违规。于是他爸爸也是和我联系最多的家长之一,天天一短信,3天一电话,在沟通中我们达成一个共识:无论成绩如何,但一定要矫正并养成小Z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且家校之间无缝衔接,避免孩子钻空子。于是在期中考试之后的后半学期,小Z来办公室的挨训的次数开始减少,并且有同学反映他的行规也有了一定的好转,虽然他现在依然还是一名行规困难生,但是较之前有了可见的进步。小Z的这一点进步不能说是我教育的成效,因为单凭我一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正是小Z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步调一致,使得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感受到必须要遵守行规,从而能逐渐形成一种自我行为意识与习惯。 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中,学校承担着主要的规范任务,同时家庭也承担着主要的养成任务,家校是行规养成中的双主体,不分主次。而现在很多家庭把孩子往学校一放,把所有责任全放给学校而逃避自己教育责任和义务却也是事实。该如何解决,就现在班级家长的现状我还真不知道,一句“我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所以教育孩子还是要靠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