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XX 届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04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二讲地球上的大气 (必修 1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大纲】 1.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 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网络】 能量太阳短波辐射能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大气温室效应原理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传递热量 近地面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2 / 22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一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大气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温室农业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维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的差异 形成过程: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得气压差异大气的 水平运动 原理应用: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 风的方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决定 等值线的判读 1.判断气压系统 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 3.判断风向 4.判断天气状况 大气环流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输送热量和水汽,影响天气和气候 前提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形成因素: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3 / 22 三圈环流低纬环 流:赤道 南北纬 30 之间 形成过程中纬环流:南北纬 30 南北纬 60 之间 高纬环流:南北纬 60 南北纬 90 之间 分布特点: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成因: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 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7 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大陆上: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 分布海洋上: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1 月:副极地低压 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大陆上: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 海洋上: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东亚季风环流冬季: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西北季风 夏季:夏威夷高压和亚洲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东南季风 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4 / 22 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间水热得到交换,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分布 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类型不同 低纬度热带地区: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案例分析中低纬度亚热 带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中高纬度温带地区: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锋面: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出现的一个倾斜 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天气晴朗 天气变化过境中:阴天、下雨、刮风、降水等天气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晴朗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5 / 22 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湿度小、天气晴朗 天气变化过境中: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湿度升高,天气晴朗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天气变化:形成长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气 中心气压:低气压 气流运动垂直方向:上升 低压系统(气旋)水平方向:辐合北半球: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 天气状况:阴雨天气 中心气压:高气压 气流运动垂直方向:下 沉 高压系统(反气旋)水平方向:辐散北半球: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逆时针方向 天气状况:晴朗天气 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中心附近风力可达 12 级以上 台风源地台风:西北太平洋 飓风:印度洋、大西洋 灾害性天气灾害:主要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6 / 22 形成: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大范围的降温, 寒潮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 灾害:主要由强烈降温、大风、大雪、冻雨等造成 气候: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变化概念概念: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 分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 1 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过去 1 万年的气温变化:波动上升 全球:气温升高,平均上升 近百年的气温变化整体:与全球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 我国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增温最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明显 季节:冬季增温最明显 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 农业生产低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 高纬度地区农作 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 水循环蒸发加剧 7 / 22 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对策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 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手段实行直接控制 应用经济手段 鼓励公众参与 技术节能技术 生物能技术 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要点串讲】 1.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能是地面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但地面是近地面(主要指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所以对流层大气中气温垂直递减: 6/1000 米)。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 大部分得以到达地面 地面获得太阳能量后 地面长波辐射把能量传给(近地面)大气 (近地面)大气增温 (是否需要把大气分层,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等知识粗略讲解?) 8 / 22 例题 1.在 “ 大气热力作用 ” 有关知识的联系图上注出各代号所代表的相关内容,以反映事物间的联系性。 A 辐射 B 辐射 c 辐射 D 辐射 E 作用 F 辐射 2关于地球大气各层热量来源的正确叙述是 A.热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 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a 太阳辐射传到地面使得地面增温; b 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增温; c 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案例: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 多云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阴天比晴天温差小 阴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不低。 3.简单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表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 9 / 22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水平运 动 地表冷热不均的主要原因:纬度高低;海拔高低;海陆差异(下垫面性质)等。 练习 ()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D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 2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处气压较 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关于水平气压的问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判断;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变化与比较;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区别; 例题 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10 / 22 2.在下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风力比乙地风力(大或小)。 5.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 山谷风等现象。 等压线判读 一、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高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二、(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 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 3)判断高压脊 (线 )和低压槽 (线 ): 11 / 22 高压脊 (线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 (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 低压槽 (线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 (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 ( 4)判断鞍部:鞍部国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 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三、等压线图的判读规律 1.判断气压系统 ( 1) .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 2) .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 3) .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风力也小。 12 / 22 3.判断风向 判断风向规律: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 ),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如图: A 点的风向为东南风, B 点的风向为西北风。 4.判断天气状况 (1).低压中心地区: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 ( 2) .高压中心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 3) .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温暖湿润。 ( 4) .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例题读图 “ 北半球某地区气压分布图 ” ,读图后成下列各题: 1. (1)在气压场中, D 是气压中心, m 是气压中心, B 处于上。 (2)此时, E 处吹风, F 处吹风 (3)图中 HD 是锋, kD 是锋 (4)此时, A 地天气是。 c 地天气是。 (5)按风力强弱, E 较 F 处,依据是。 2( 1)该地可能处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赤道上空 D.无法判断 13 / 22 ( 2)下列说法符合上图的是() A.东北气流为下沉气流 B.西北气流 周围处有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 c.高空没有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该地此时受低压控制 解: (1)D 是低压中心 m 是高压中心 B 位于高压脊上 (2)E 处吹西北风 F 处吹西南风 (3)暖锋冷锋 (4)晴, (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 )c 地阴雨天气, c 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5)E 处风力较 F 处小。 (因为 E 处等压线疏, F 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同 6.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形成:地表性质均一(无海陆差异,无海拔 差异,无地转偏向力) 形成单圈环流 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 三圈环流 (理想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可见,三圈环流的极度理想的一个模式,因为不考虑海陆差异与海拔差异,这些条件在现实中不可能满足。故而其结果(气压带与风带)在现实中也与大图有着很大的不同。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独立气压场(重点内容,可以放到季风环流处补充) 南半球海洋面积大,尤其是南纬 40 度到 60 度,几乎全部是海洋,故而海陆差异很小,相当于满足了三圈环流所假想的14 / 22 条件,气压带状分布也比半球明显得多(等压线近似与纬线平行)。 例题 1.下列 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多雨带 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 4 个低气压带、 3 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7.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总体来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趋势一致 8.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 地表 性质均一(无海陆差异,无海拔差异,无地转偏向力) 形成单圈环流 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 三圈环流 (理想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尤其是北半球) 气压带断裂成独立气压场(掌握考试中常见气压场的名称,位置,及出现的月份) 如 1 月份,北纬 60 度,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北美高15 / 22 亚切断; 7 月份北纬 30 度,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例题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 ( 1)由于的季节移动,导致和 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 季移,冬季移。 ( 2)图中北半球节气: ABc (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甲是乙是 (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 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 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 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9.季风环流的形成。 气压带断裂成气压场不同季节高低压位置转换 季风环流(东亚为代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南亚夏季风为代表) 季风环流出现于陆地东侧。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成因风向性质 东亚 季风冬季 : 16 / 22 夏季:冬季: 夏季: 南亚 季风 ; 冬季: 夏季:冬季: 夏季: 10.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多种气候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如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亚热带季风的夏季风形成等等。 案例: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1.大气环流的气候意义 大气环流主要决定气候里面的降水因子,(当然高低 纬之间的气流交换,也能传递热量) 17 / 22 高压带多雨;低压带少雨。西风带湿润,极地东风带、信风带干燥。 气候模式图要背,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要熟悉。 例题 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D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 12.锋面的概念、类型。 掌握概念,会画示意图 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暖气团运动被迫抬升主动爬升 图示 符号 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气温较低。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阴天、大风、雨雪、降温多为连续性降水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气温湿度上升,18 / 22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降水区主要在锋后锋前 天气实例 冬季的寒潮 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一场春雨一场暖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 梅雨 ” 13.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冷暖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的不同对比;雨区位位置的判断;锋面气旋知识点的 补充;一些典型锋面的代表,如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等。 案例:下图是 “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 ” 。读图回答: ( 1)从图中用 “ 高 ” 、 “ 低 ” 分别标注出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 ( 2)分别填出下列两气团性质: AB ( 3)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 A 偏, B 偏, A 地风力比 B地更。 ( 4)冷暖锋都能引起降水,则甲、乙、丙、丁四地处于雨区的是。 例题 1.(1)该锋面按性质来分应为锋,判断理由是。 (2)6 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汇,该地区在江淮静止锋控制下,会出现 “” 天 气。 19 / 22 (3)图中可见降水区处于锋 (前或后 )。 (4)7、 8 月间该锋北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 天气。 (5)该锋控制的范围还包括 () A.日本 B.朝鲜 c.南韩 D.蒙古 (6)给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带来雨水的夏季风包括 () A.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B.来自内陆的西北季风 c.来自北冰洋的极地东风 D.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2.“ 高温、干旱 ” 是去年夏季我国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据此结合下图回答 6 8 题。 () 6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 7属冷锋过 境的曲线是 A B c D 14.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会画气流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示意图;高压脊、低压槽处的典型天气,风向的画法等。 气旋反气旋 气压状况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20 / 22 南北球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冰雪旅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年市场扩张与品牌建设策略
- 年产2500万支冷冻保存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高频难、易错点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年产420万件地毯卡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主管护师(中级)练习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模考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研优卷)
- 房地产行业VR看房与销售管理系统方案
- 中医助理医师模拟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重难点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章节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