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9695.28-1991 肉与肉制品 维生素B2含量测定》是一项国家标准,专门用于指导和规范肉类及其制品中维生素B2(核黄素)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类肉及肉制品中的维生素B2定量分析。

根据此标准,维生素B2的测定主要采用荧光法。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包括提取、净化等步骤,以确保待测物质能够被准确地分离出来。具体来说,是通过将样品与特定溶剂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维生素B2从样品中释放出来,并进一步去除干扰物质,得到较为纯净的维生素B2溶液。接着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该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基于已知浓度的标准曲线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B2的实际含量。

整个过程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等因素,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肉制品,可能还需要调整具体的预处理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提取目标成分。通过遵循本标准规定的程序,可以为食品质量监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9695.28-2008
  • 1991-03-26 颁布
  • 1991-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9695.28-1991肉与肉制品维生素B2含量测定.pdf_第1页
GB-T9695.28-1991肉与肉制品维生素B2含量测定.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9695.28-1991肉与肉制品维生素B2含量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肉与肉制品维生素含量测定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与肉制品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肉与肉制品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引用标准肉与肉制品取样方法原理试样用稀酸经高压釜处理 提取维生素核黄素维生素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经照射产生蓝色荧光 荧光强度与维生素的浓度成正比 以此测定维生素的含量试剂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冰乙酸溶液冰乙酸高锰酸钾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连二亚硫酸钠维生素标准溶液标准贮备液将维生素标准品溶于乙酸溶液中并定容至棕色容量瓶中可在水浴上加热溶解 冷却后再定容标准工作液吸取标准贮备液于棕色容量瓶中定容 摇匀 吸取此液于棕色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摇匀 用时现配仪器和设备实验室常用设备绞肉机 孔径不超过高压釜 温度可控制在荧光分光光度计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试样按取样取有代表性的试样于绞肉机中至少绞两次使其混匀 贮于密闭容器中备用分析步骤试样前处理称取精确到试样于具塞锥形瓶中 加入盐酸溶液塞好瓶盖用力振摇 使试样与酸混匀 再用盐酸溶液冲洗瓶壁 总体积约为将锥形瓶放入高压釜中加热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氢氧化钠溶液调为用精密试纸检查 使蛋白质沉淀将其全部转移到棕色容量瓶中定容 摇匀 过滤 滤液避光备用测定吸取备用滤液 维生素标准工作液各分别加入棕色试管中 加入冰乙酸在不断摇动下加高锰酸钾溶液滴 使溶液显紫色 静置然后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滴 摇匀使紫色在内退去在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处测定其荧光强度和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连二亚硫酸钠轻摇内测其最小荧光强度和分析结果的计算计算公式式中样品中维生素含量试样的荧光强度维生素标准的荧光强度试样加连二亚硫酸钠后的荧光强度维生素标准加连二亚硫酸钠后的荧光强度维生素标准工作液的浓度试样质量当符合允许差规定的要求时 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精确到允许差同一样品同时或相继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起草主要起草人焦烨 苏真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