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与《GB 17406-1998》相比,在内容上有所更新和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GB/T 5009.153-2003》明确了其适用范围为植物性食品中的植酸含量测定,而《GB 17406-1998》虽然也涉及到植酸的检测,但其标准名称并未直接指出这一点,说明新版标准更加专注于特定成分——植酸的检测方法。

其次,在原理描述上,《GB/T 5009.153-2003》提供了更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技术参数,包括样品处理、溶液配制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等,增强了实验操作的可执行性和准确性。相比之下,《GB 17406-1998》可能在某些细节上的规定不够明确或全面。

再者,《GB/T 5009.153-2003》增加了对结果计算方式的具体说明,并给出了如何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出最终植酸含量的方法。这有助于提高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而在《GB 17406-1998》中,这部分内容可能没有得到如此详尽的阐述。

此外,《GB/T 5009.153-2003》还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出了对于试剂纯度、仪器校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检测过程的质量。这也反映了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对于检测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5009.153-2016
  • 2003-08-11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5009.153-2003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pdf_第1页
GB-T5009.153-2003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pdf_第2页
GB-T5009.153-2003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5009.153-2003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0 4 0C 5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5 0 0 9 . 1 5 3 -2 0 0 3 代替 G B / T 1 7 4 0 6 -1 9 9 8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h y t i c a c i d i n v e g e t a b l e f o o d s2 0 0 3 - 0 8 - 1 1 发布2 0 0 4 - 0 1 - 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国 国家 标准 化 管理 委 员 会 卜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1 5 3 -2 0 0 3前 蔺 本标准代替 G B / T 1 7 4 0 6 -1 9 9 8 食品中 植酸的测定 。 本标准与 G B / T 1 7 4 0 6 -1 9 9 8 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 。 一 一 按照G B / T 2 0 0 0 1 . 4 -2 0 0 1 标准编写规则第 4 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 修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胜杰、 曲宁、 元晓梅、 蒋明蔚。 原标准于 1 9 9 8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1 5 3 -2 0 0 3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离子交换分离, 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的植酸含量。本标准适用于谷类、 豆类、 坚果及块茎类植物性食品。2 原理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将植酸和植酸盐吸附, 使之 与无机磷及其盐类等杂质分离, 用氯化钠溶液洗脱,洗脱液中的植酸与三氯化铁一 磺基水杨酸混合液作用, 产生褪色反应 , 植酸含量与褪色程度成正比,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5 0 0 n n , 处测定吸光度 , 计算试样植酸含量。试 剂3 . 1 3 0 g / 1氢氧化钠溶液。3 . 2 0 . 7 m o l / L氯化钠洗脱溶液。3 . 3 0 . 0 5 m o l / 1 , 氯化钠洗涤溶液。3 . 4 1 0 0 g / 1- 硫酸钠一 盐酸提取溶液 : 称取 5 0 g 无水硫酸钠溶于 1 . 2 盐酸溶液 , 并定容至 5 0 0 m L o3 . 5 三氯化铁一 磺基水杨酸反应溶液: 称取 1 . 5 g三氯化铁和 1 5 g磺基水杨酸, 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 0 0 m l 。 使用前以水稀释1 0 倍。3 . 6 植酸标准溶液: 称取 1 . 7 3 4 7 8 植酸钠标准品( 纯度 9 8 ) , 精确至 。 . 0 0 0 1 g 。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 0 0 m l 。使用前, 吸取 5 m l用水定容至 5 0 0 n i l , 其浓度为 。 . 1 m g / ml 。3 . 7 阴离子交换树脂 : A G 1 - X 4 ( 1 0 0目一2 0 0目) 。4 仪器与设备4 . 1 分光光度计。4 . 2 离子交换柱: 向. 8 c m x 1 0 c m5 试液的制备5 . 1 提取: 称取经干燥粉碎的均质试样 0 . 5 g -2 . 0 g ( 约含植酸 8 m g ) , 精确至 0 . 0 1 g , 置于具塞三角瓶中, 加人5 0 m l . 硫酸钠一 盐酸溶液(( 3 . 4 ) 5 0 m l . , 振荡提取2 h , 过滤, 收集滤液备用。5 . 2 分离: 将 0 . 5 g阴离子树脂( 3 . 7 ) 湿法装人交换柱( 4 . 2 ) 中, 用氯化钠溶液( 3 . 2洗脱交换柱, 再用水洗涤交换柱至无氯离子。取 5 M L -1 0 M I试样提取液( 5 . 1 ) , 加 1 ml , 氢氧化钠溶液( 3 . 1 ) , 补加水至总体积 3 0 m l , , 混匀后倒人离子交换柱 中。然后分别用 1 5 ml , 水和氯化钠洗涤溶液 ( 3 . 3 ) , 以1 m l , / min 的流速洗涤交换柱, 弃去洗涤液。最后用氯化钠洗脱溶液 ( 3 . 2 ) 洗脱交换柱, 收集于 2 5 m l ,刻度 具塞试管 中, 并 定容至刻度 。6 分 析步骤6 . 1 工作曲线的制作 : 精确吸取植酸溶液( 3 . 6 ) 0 . 0 , 1 . 0 , 2 . 0 , 3 . 0 , 4 . 0 , 5 . 0 m I于六只 1 0 m l . 比色管中, 用水补足至 5 m l , 加人反应溶液( 3 . 5 ) 4 m l , 摇匀 , 以 3 0 0 0 r / m in离心 1 0 m i n 。放置 1 0 m i n2 0 m i n 后, 将上层液倒人 1 c m比色皿中, 于 5 0 0 n m处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 植酸含量为横坐标 , 绘制工作 曲线 ( 见 图 1 ) 或计 算 回归方程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5 0 0 9 . 1 5 3 -2 0 0 36 . 2 试液测定: 取洗脱液 ( 5 . 2 ) 5 m 1 ( 约含植酸 0 . 3 m g ) 于 1 0 m l , 比色管中, 加入反应溶液 ( 3 . 5 )4 ml , , 摇匀, 其余步骤同 6 . 1 , 测其吸光度值, 并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或从 回归方程计算 出试液中植酸含量 。 吸 光 度0 . 80 . 60 . 40 . 20 0 . 1 0 . 2 0 . 3 0 . 4 0 . 5含最/ mg图 1X 二植酸标准 曲线7 结果计 算试样中植酸含量按式( 1 ) 计算 :CVI X V 3一一 Xm VZX V4(1)式中:X 一 试样中植酸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克( m g / g ) ;。 样液含植酸量 , 单位为毫克( m g ) ; 刀 zV, 一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提取液定容后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L ) ;V分离后 , 提取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L ) ;V 3 分离液定容后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1 ) ;V 4 一 试液测定时, 取分离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 ml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