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地理陆地水生物和土壤考点专项复习9_第1页
xx届高考地理陆地水生物和土壤考点专项复习9_第2页
xx届高考地理陆地水生物和土壤考点专项复习9_第3页
xx届高考地理陆地水生物和土壤考点专项复习9_第4页
xx届高考地理陆地水生物和土壤考点专项复习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XX 届高考地理陆地水生物和土壤考点专项复习 9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承压水和潜水。潜水和承压水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是复习的重点,命题常结合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地质构造等对这两种地下水进行综合考查。 潜水承压水 埋藏 情况 定义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潜水承压水 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潜水 排泄蒸发,出露地表为泉转化为潜水,出露地表为泉 主要特征 有自由水 面; 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 水量不稳定; 水质易受污染; 埋藏较浅; 地势高处潜水位高,低处潜水位低。 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 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局部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 水量较稳定; 水质不易受污染; 埋藏较深。 2 / 10 开发利用 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 过量开采地下潜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 沿海地区过量开采,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 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 承压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区,恢复相当困难。 特别提醒 (1)等潜水位线图 的判定及应用:潜水等水位线通常是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曲面,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由于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应选用同一时期的资料才较为准确,并在图上注明测定该水位的日期。在同一地区,如有不同时期的潜水等水位线图,通过对比,可从中了解潜水面的变化情况。总的说来,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潜水等水位线的形状与地形大体一致,但比地形起伏要平缓得多。 (2)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别: 确定潜水的流向或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潜水是沿着潜水 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并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或者画一条水平线,找出潜水与地表水的水位关系,从而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 3 / 10 a 为潜水补给河流, b 为河流补给潜水, c 则为右岸潜水补给河流,左岸则河流补给潜水。 确定潜水水资源的更新速度:需要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确定了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水流方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就是潜水的水力坡度。潜水等水位线越密,水力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 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埋藏深度指潜水等水位与 其相对应的等高线的差值,也就是地表到潜水面的深度。 确定有无固定的潜水位:由于水位随时间而变,因此无固定的潜水位。 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 (3)河流流向判读: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 (呈正相关 ),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 (递增或递减 )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由此可知河流流向。 特别提醒 湖泊水、河水 与地下水具有水资源互补关系。 【例 1】 (XX湖北武汉 5 月 )下面甲图是某河段及4 / 10 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 A、 E 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河流 EF 段、 cD 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EF 段流向为由北向南, cD 段河水补给潜水 B EF 段流向为由北向南, cD 段潜水补给河水 c EF 段流向为由南向北, cD 段潜水补给河水 D EF 段流向为由南向北, cD 段河水补给潜水 (2)比较 a、 b、 c、 d 的数值大小 ( ) A a b c d b c d c a b c c b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河流流向、水体补给关系、等值线判读等知识,是一组经典的试题。 AE 位于湖泊两侧,而年径流量曲线显示 E 处变化较小,说明湖泊对 E 处水量起到了调节作用,而湖泊只会调节下游河段的水量,故 EF 河段由南向北流;河流附近的潜水位能反映地势高低,依上面分析可知地势南高北低,则 abcd 数值依次升高;再依据河流处潜水位弯曲情况可判断,河流处潜水位高于河流两侧潜水位,则河水补给潜水。 【答案】 (1)D (2)B 【例 2】 (XX江 苏 5 月 )读下面中国地表风化壳断面图,回答 (1) (2)题。 5 / 10 (1)图中由 至 反映了中国风化壳的变化是 ( ) A由东向西 B由南向北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西南向东北 (2)比较四个地区的土壤,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区的有机残体较多,但风化壳较薄 B 地区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c 地区的化学风化较强, 地区的物理风化较强 D 地区的风化壳最厚 【解析】 本题组命题背景新颖独特,富有创意,考查了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土壤状况,是一组经典的能力型试题;能锻炼学生读图分析 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依据年均温和降水量数值,以及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可推知图中反映的是我国由东南向西北的风化壳变化情况。 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在绿洲附近或灌溉农业区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干旱区因风力大而物理风化作用较强,降水较多、气温高的地区化学风化作用较强。 【答案】 (1)c (2)B 【例 3】 (XX江苏苏锡常镇 5 月 )读下面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 (1) (2)题。 (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6 / 10 ( ) 河流水位 地下水位 (2)当该河流入海口出现咸潮 (注:指河口海潮上溯,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 )时,该河 ( ) A处于最高水位时期 B为赤潮多发季节 c处于最低水位时期 D可能会出现断流 【解析】 本题组考查河流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咸潮发生原因及季节等知识,对锻炼读图获取、解读信息能力有很大帮助。第 (1)题,河流下游剖面图显示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四幅图中只有 A 图能反映这种关系;第 (2)题,河流水位低时,海水倒灌导致出现咸潮。 【答案】 (1)A (2)c 【例 4】 (XX广东佛山 2 月 )读下图,完成 (1) (2)题。 (1)该岛的水循环属于 (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2)从水循环来看,小岛 ( ) 7 / 10 夏季水循环的速度较一年中其他季节慢 夏季水资源丰富,造成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 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循环的平均速度会加快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水循环会出现异常 A B c D 解析 由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第 (1)题 ,岛屿上的水资源与海洋间存在循环,属海陆间循环。第(2)题,夏季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更新快,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会造成气候异常,从而影响水循环。 答案 (1)A (2)D 【例 1】 (XX广东 )下图是一张反映 “ 滴水叶尖 ”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 (1) (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解析】 第 (1)题,根据题意, “ 滴水叶尖 ” 现象常年出现的地区应是常年多雨区,选项中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8 / 10 多雨,最易出现该现象。第 (2)题,我国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 “ 滴水叶尖 ” 现象在此出现较为普遍。 【答案】 (1)D (2)B 【例 2】 (XX广东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 (1) (2)题。 (1)图中 分别为 (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 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 A取水 保护水源地 B输水 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 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 防止当地污染 【解析】 第 (1)题,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和流程可判断出 表示降水, 表示地表径流, 表示蒸发, 的图例含义为流域间循环,因此为跨流域调水。故选 B。第 (2)题,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排水环节,既要注意防止当地污染,又要防止对9 / 10 下游地区造成污染。 【答案】 (1)B (2)D 【例 3】 (XX上海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 “ 小山 ” ,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 “ 湖泊 ” ;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 “ 小山 ” 底端的土壤里 (见下图 )。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 “ 小山 ” 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据此回答 (1) (3)题。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2)实验中 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