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人物事迹材料】用“心”点亮希望 回归路上有我们相伴.doc_第1页
【禁毒人物事迹材料】用“心”点亮希望 回归路上有我们相伴.doc_第2页
【禁毒人物事迹材料】用“心”点亮希望 回归路上有我们相伴.doc_第3页
【禁毒人物事迹材料】用“心”点亮希望 回归路上有我们相伴.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禁毒人物事迹材料】用“心”点亮希望 回归路上有我们相伴 今年53岁的仲阿凤是北塘区的一名普通禁毒社工,熟悉她的人都亲切的称其为“阿凤”。六年前,随着企业的转制她下了岗,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后,当她得知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在无锡实施试点,并且北塘区禁毒办正在招聘社工的消息后,要强的她决定尝试。xx年6月,她以一名“4050”下岗女工的身份应聘为北塘区第一批专职禁毒社工,实现了她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从此与禁毒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年来,仲阿凤从当初的对毒品一无所知,到后来成为被大家所认可的禁毒社工,这六年的禁毒工作,开展得艰难而不易,个中所饱尝的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正因为她对禁毒工作的执着,才有了今天的禁毒业绩。六年间,她先后走访帮扶了辖区260余名涉毒人员,动员了113名戒毒人员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为11名吸毒人员办理了低保,帮助40余名戒毒人员康复就业。她用一颗真诚的“心”点亮了吸毒者生活的希望。 刚开始接触禁毒工作,因为没经验,许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难度并不小,每项工作对于她来说都是挑战。最困难的还数跟涉毒人员及他们的家人打交道。在她的工作经历中,曾有一户人家,儿子因为吸毒,耗尽了家中所有的财产,为此,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了家中年迈的母亲和一个幼小的女儿。没有工作加上无任何经济,就整天躲在家里睡觉。她一次次上门,却一次次吃闭门羹。那是一个雨天,她又再次去了这户人家,为了敲开门,仲阿凤在门外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大半个小时,半边身子全淋湿了,最后这家老母亲终于打开门,冲着她说道:“我儿子没得救了,你这是何苦呢?”在她的再三要求下。终于见到了老人的儿子,通过反复宣传服用美沙酮的好处,终于让他心动,主动去了门诊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 自那天因为淋了雨,回家后钟阿凤就发烧了,但在她的心中始终纠结着此事,眼前总是浮现出祖孙三代一贫如洗的情形。吸毒人员因为自卑而自闭,因为脆弱而讳疾忌医,其实他们内心深处想戒除毒瘾、重新生活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啊,她第一次深深地意识到,毒品是多么可怕,禁毒工作是多么重要,禁毒社工的责任有多么的重大。 帮助吸毒人员戒毒康复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拿出比他们更强大的信念和毅力。为了劝说更多的吸毒人员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她平均每天至少要跑五个家庭。有一名吸毒人员,刚开始时他答应去参加美沙酮治疗,可是约好的时间他没来,她去找他,他就躲,她就天天守在他家附近,整整守了两个月,最后因为她的坚持而感动了他,他终于参加了治疗。还有一名吸毒人员,不小心把腿摔坏了无法到治疗点去,由于腿伤疼痛,他又动了吸毒的念头。钟阿凤得知情况后,急忙赶到他家,二话没说驮上他1米85的大个子,骑着自行车带他去体检,替他垫付体检费,办理好门诊治疗等相关手续,看着气喘吁吁忙前忙后的仲阿凤,40多岁的大男人说了一句让钟阿凤刻骨铭心的话:“大姐,你不放弃我,我就不会放弃自己!” 为了让更多的吸毒人员安心戒毒,这些年,仲阿凤反复多次地奔波于相关部门,为吸毒后接受美沙酮治疗的患者申请低保,为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依靠创造条件。有一名吸毒人员的母亲,当得知儿子的低保批下来后,哭着对她说:“感谢政府救了我儿子的命,现在我就是闭眼也放心了”。挽救吸毒人员不但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更要真心尊重,真切关怀,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点亮他们重生的希望之灯。有一对年轻的吸毒夫妻,接受了美沙酮治疗,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儿子,哺乳期间,由仲阿凤负责送药上门,当时婆家根本不知道儿媳妇也是涉毒者,只知道是送药给她儿子的,所以当她每次去送药的时候都要千方百计把她婆婆支开,看到他们刚出生的宝宝,大冬天的连一件毛衣都没有,仲阿凤就熬了几个晚上,为孩子打了套毛衣送她,当夫妻俩接过她送去的毛衣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除了感谢,还回赠了仲阿凤一份珍贵的承诺:“以后再也不会去碰毒品了,一定好好培养教育孩子。”至今,这对夫妇一直信守着承诺。 戒毒是正与邪的较量,最终要靠吸毒人员自己战胜心魔,实现自我拯救,禁毒社工能给他们的,就是心理上的力量支撑。一个偶然的机会,仲阿凤阅读一本叫毒殇的书籍,反映的是中国吸毒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存现状,她连着读了三遍,书中所描述的艾滋病吸毒人员在吸毒、戒毒过程中,饱受亲人、家庭、社会的种种歧视等内容,这些都是在她日常禁毒工作中所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例。为此,她决定购买这本书,送给戒毒人员,让他们引以为戒。当她上门将这本书送到有着12年吸毒史的小蒋姑娘手中时,见她翻开书的第一页,看到钟阿凤为她写下的“送给新生的您”时,眼中竟噙满了泪水,她将书紧紧的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大声哭喊着:“这是能让我新生的书籍,说完,她再也控制不住,抱着仲阿凤失声痛哭。这一幕情形深深地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也促使了仲阿凤对如何做好禁毒社工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她觉得要做好禁毒社工工作,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情感,更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和专业的技能。为此,这些年来,她一刻也不放松自己对学习的要求,及时充电禁毒法律知识,主动阅读禁毒理论书籍,用心探究国内外禁毒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总结了“三会”、“三勤”、“四心”、“四不怕”工作法,同时还学会了上网,用QQ与戒毒人员聊天,并特意起了个网名叫“凤凰”,寄予对戒毒人员重生的寓意。这些年来,她的手机一直24小时开着,为的就是方便那些戒毒人员和他们的家人能随时随地找到她,她想通过这种最真实的行为让他们明白,回归的路上,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等着他们,陪着他们。 回首与戒毒人员打交道的日子,从最初仲阿凤千辛万苦找他们,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变成了现在他们随时随地来找她,吐心声、诉真情、交朋友,这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仲阿凤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她总是安慰自己,自己所遭受的不理解、不尊重,与这些涉毒人员在戒毒过程中所经受的艰难痛苦相比,我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xx年,随着市“百千计划”的实施,如今在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部内,扩建了就业安置培训基地,引进了包装加工业务,实现了药物维持治疗人员服药后不出门就能工作,使戒毒人员在家门口有业可就、病有所医、困有所帮的愿望真正落地生根。仲阿凤凭借对禁毒工作的执着和独到的见树,区禁毒办决定让其具体负责基地的运作,从基地建成起,她就组织其他社工姐妹一起,走街串巷动员戒毒康复人员参加劳动就业,对戒毒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如今,已有42名戒毒人员走进基地劳动就业,他们不仅戒断了毒品,而且像普通工人一样上下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