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_0_第1页
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_0_第2页
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_0_第3页
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_0_第4页
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_0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校园德育建设之我见 从“一记耳光”谈起 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看法 山东省诸城市西郊学校副校长 孙术法 前不久,一家权威报纸报道,武汉市一位男生,因不满老师制止其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竟然当众扇了老师一记耳光,还举凳冲向讲台,欲砸老师 掩卷沉思,扼腕叹息之余,不由无限感慨学校发生学生殴打教师事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在责怪学生的同时,更应冷静审视我们的教育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应注意什么问题?对此,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是顺应形势发展 ,转变观念,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 第一,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要随之变化。感性的讲,学生打老师是让人难以容忍的。然而,在无奈和愤慨中,我们往往忽视了打老师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学生。根据笔者的调查,这些学生多数是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在学生中间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在性格上比较外向,好表现,易冲动,处于教育心理学上的“断乳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自认为已经长大成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得到老师与家长的尊重。另一方面,受知识水2 / 5 平、生活阅历的限制,他们的是非观念比较模糊,缺乏正确的审美情 趣,一定程度上甚至会以丑为美。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注意心理疏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宽容、关爱和赏识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学生。 第二,彻底摒弃“德育就是靠灌输”的观念。德育并不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现行德育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者忽视了只有在特定情境下,受教育者方可将道德理念内化为道德行为这一规律。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远离受教育者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隔靴搔痒式的说教,这必然会使德育步入歧途。 第三,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平等、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它极大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迫切要求我们变革旧的师生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友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从而实现师生的相互关爱,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二是科学构建德育目标,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长期以来,人们似乎习惯性地把中小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境界中。有些德育目标与中小学生的认识视野及其道德倾向性差异太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如有的把德育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小学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初中进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高中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样安3 / 5 排完全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命内在要求,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并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世纪年代就多次强调,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目标。为造就“四有”新人,当前中小学最为要紧的是将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作为办学思想,并将这一思想作为 德育教育的总纲,号召全体教职工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只有这样准确地构建起学校的育人目标,才能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指明方向。 三是讲究方法,培养能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一,开展主题活动,鼓励自主参与,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党旗在我心中”主题活动、“青春现象”大讨论,礼仪教育等。 第二,鼓励自主管理,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任何教育和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要求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如,在全校推行班级干部聘任制,或是开展争创 文明班级活动,制定文明班级评比细则面开展竞赛,参评项目每日检查公布,每月总评,颁发流动红旗等。 4 / 5 第三,赞许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是发挥社区作用,构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 为了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增强德育工作效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工厂,去农村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学习、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 利用双休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父母单位实践,这都大大增强了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 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发放家教材料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家长。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作为学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构建起自主性教育框架,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构建起学校 家庭 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起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德育教育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学生暴力”事件将不在重现。 德育工作需要艺术化 山东省安丘市白 芬子镇初级中学副校长 张智宝 如何使德育工作入耳、入脑、入心呢?如何使学生们的心5 / 5 灵得到锤炼、净化、升华呢?当然,上好政治理论课,加强思想教育,搞好日常的一些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