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旅游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畅游召稼楼.doc_第1页
【闵行旅游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畅游召稼楼.doc_第2页
【闵行旅游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畅游召稼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闵行旅游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畅游召稼楼 一想起召稼楼古镇,我总是浮想联翩,既觉得她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的名作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活生生的现实写照,又是金庸、古龙诸位大侠口中的烟雨江南,或者是唐代诗人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桃花依旧笑春风中”与桃花争辉的窈窕女郎。 我居住在上海,因为路途方便,到过周边的许多水乡,如:周庄、同里、乌镇、西塘、南浔、朱家角、甪直等地,但是,其他水乡给我的感觉就是除了水乡还是水乡,除了民居还是民居,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还是古色古香的街道,包括民居中中国式室内摆设都千篇一律,几乎都是一样的。但就在我们闵行浦江镇,却有着一座与众不同的古镇召稼楼,宛如邻家渔女但朴实高贵,浓妆淡抹总相宜。 我有幸去玩过召稼楼多次,如若把召稼楼喻作一明眸皓齿、雅姿安静的仕女,我便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但敬于她的娴静不可方物,只敢远观不可亵玩。 那是在今年的5月,立志从文、整天埋身写作的我想孤身一人去近处游玩一番,于是通过查询丁丁地图,毫不犹豫地乘坐地铁1号线转8号线去寻访召稼楼。凑巧那天正洒着细密密的江南霏雨,隔着车窗,看到天地间时隐时现的阡陌、村舍,湖水,不由为领略“烟雨江南”的秀色而感叹。 当我迈进召稼楼的大门后,雨渐渐密集了起来,与手忙脚乱纷纷取出雨具的众旅客不同,我十分惬意地享受的这仰慕已久的申城江南霏雨,出门前早已准备好的雨具只好“英雄无用武之地”地躺在背包中。当我一踏上雅致的拱桥,望着原汁原味、幽静的四周环境,心旷神怡,禁不住朝天长长了吸一口这申城幽镇的一口清雅之气,深深吸了口新鲜雨丝,恍然觉得一踏入这里,所有俗世的喧嚣都被阻隔住了外面,那悠悠的湖水、别具特色的各式拱桥,和那明清时代的古巷民居、在碧水摇曳的渔娘,使我悠然吐出了:大隐隐于召稼楼,世外桃源在此家! 就这样,可以说,我乐此不疲地逛了召稼楼的几乎所有景点:清光绪初年的“资训堂”、礼耕堂、梅园、召稼楼第一湾、资训桥、古戏台,饿了就在街头津津有味地品着咸腣胖、咸脚爪、走油肉、吃着草头饼、臭豆腐,走着走着,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白墙黛瓦,亭台楼阁惊叹着:它们在菲菲细雨线条那么优美,气质是如此高雅这时,正在沉醉此间的我突然看到一白发老翁在一桥桥下河岸边摆了个小摊位,支起4张桌椅,在卖清凉的绿豆粥。正好有些累了,就欣然买粥歇脚。这时我突然听见头顶有密集的清脆声响,极有乐律和结构感,大感奇怪,望上一看,心中大乐:原来头顶铺着一张硕大的塑料大布,方才的声音乃雨水敲击所发。眼望前方雨蒙蒙的召稼楼第一湾,耳听雨打“塑料天篷”的妙音,嘴饮清凉甘美的绿豆粥,时不时地同那老人聊聊家常,此情此景,真感老天此刻待我不薄。老人的老伴是邵家楼负责为游客划舟的渔娘,他的儿子、儿媳在不远处开了家食杂店。正说着时,我急匆匆地拎着数码相机想到召稼楼第一湾旁照相,情急之下,把自己另一传统相机和背包落在桌子上。这老翁赶快提醒了我,并主动提出帮我保管,又忙前忙后,主动请缨给我拍照,我不禁由衷地赞叹:召稼楼,不虚此行啊!不但景美,人更好!在幽幽古镇看似平静恬淡的背景下的人们,实在有热心、睿智的人生哲学! 下午我尽兴而归,带走的恋恋不舍的情怀以及这申城水乡的明珠那水墨山水画般的风情和四袋走油肉(两袋送亲戚,两袋自己享用)。带不走的是那卖粥老翁的善良和“雨飘古镇碧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